“自学、研讨、运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_贺启峰

“自学、研讨、运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_贺启峰

贺启峰 湖北省团风县总路咀小学 湖北 黄冈 438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128-01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达到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应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努力让学生学会自学方法。

一、自学:引导学生自学,萌发学生求知欲望,激励学生探求新知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学生如果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自学,萌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疑激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家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质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

例如,“要想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样求它们的面积呢?一连串的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2、以情激欲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探求新知的有利措施。

例如,在教学一百以内的加法时,用多媒体设计一个大灰狼和小山羊的动画。一天,大灰狼和小山羊碰到一起,狼非常想吃小山羊。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同学们,你们愿意看到小山羊被大灰狼吃掉吗?”“不愿意…”“好,下面请同学们做屏幕上的练习,做对一道,狼就后退一步,错一道,狼就向前进一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每个同学都认真答题,不敢有丝毫马虎,最后赶走了大灰狼。通过直观的演示,有趣的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情绪高,积极主动开始了对新知的探求。

3、以趣激欲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定的吸引力,即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我们应被数学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学数学的人才会被数学所吸引。

二、研讨:组织学生研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堂研讨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教师严密的教学组织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心理,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讨论欲望。讨论是由问题引起的,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引起讨论,都值得讨论,更不是所有的问题讨论都能收到实效。因此,组织学生研讨,把握以下四点:

1、讨论的内容要紧扣教材,抓住重难点。如:教学“0”不能做除数时,如果只凭老师一味讲解,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假设除数是“0”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展开讨论,学生肯定会感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你说、我说、他说的交流讨论中得出“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学生从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2,讨论的内容要贴近学生,难易适度。教师在选择讨论的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若太难,不切实际,学生就很难展开讨论;问题若太容易,也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因此,教师在选择讨论的问题时要抓住学生的共性问题,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讨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3、要准确把握讨论的时机。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灵活机动地设计思维陷阱,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时学生的学习兴高,讨论激烈,效果也最佳。例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有的学生认为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有的认为末两位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有的认为3、6、9组成的数,就能被3整除等。此时,老师举出一些例子,如113、118、269、369等数让学生讨论,看能否被3整除,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都否认了自己以前的观念,产生了更强烈的求知欲望,此刻,老师再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能知道答案。

4、要及时总结研讨的成果。课堂讨论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评判,用简洁明了的话来归纳讨论的结果,使其贮存进学生认知的仓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运用:指导学生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靠学生的自学、课堂上的研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运用知识来加以巩固,才能把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更加密切的融化一体,并贮存下来。

1、练习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在设计练习时,应由浅入深,由基本训练到提高训练。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动机,应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使学生乐于练习。

2、2、练习的目的性与实效性。练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练习要有的放矢,要对准目标。例如,教学“小数乘法"后,为了突出重点,可设计如下习题:

(1)说出下列各式的积里有几位小数。

1.32×28.9 32.4×0.43 0.82×10.75

(2)根据积的小数点位置,在因数里点上小数点

435×27=11.745 25×99=0.2475 74×28=2.072

3、练习的典型性与多样性。练习应具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以题及类,以点带面,掌握此类练习的解答规律。练习的多样性是指练习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不让学生感到单独乏味。如低年级的练习可采用一些开展竞赛、做游戏、创设情景等活动来代表枯燥的练习。

4、练习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练习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既可以使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自由的、平等的学习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自由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文作者:贺启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自学、研讨、运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_贺启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