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千年发展目标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千年发展目标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DGs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视角论文,MDG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是MDGs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受过无数的挫折与失败。“选择什么样的生存与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实现它,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重大课题。”(注: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时至今日,人类已从对以往过失的反思中,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一经提出,在短时间内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并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正确处理和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被各国政府和各国际组织普遍接受。

在2000年联合国举行的千年首脑峰会上,包括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内的全球189个国家的首脑,一致通过了一份包含八个具体发展目标的千年宣言,又称千年发展目标(MDGs),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被提出。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要求实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内化到国家的政策和计划中,改变环境和资源的过分损耗状况;到2015年,缺乏安全饮用水和公共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比现在减少一半;到2020年,至少要使1亿居住条件恶劣的人口的生活水平取得明显的改善(注:http://www.undp.org/mdg)。

发展问题是当今中国的首要问题,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外交部和联合国联合主办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国际研讨会,作为“联合国MDGs指标与中国小康社会内涵和指标的整合框架”这一课题的负责人,笔者有幸受邀参加。会议发表了联合国驻华机构关于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报告。来自世界各国和国际机构的高级官员、中国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等就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注:http://www.fmprc.gov.cn/chn/wjdt/wshd/t80600.htm)在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被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注:《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11)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和主要内容,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保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发展模式,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第三步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中国为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而选择的一条坚定而理智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向来众说纷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从社会学的角度,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人类生活在永续的良好生态环境容量中,同时又要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发展。”(注:CUN,UNEP,WWF:Caring for the Earth:a Stately for Sustsainable Living,1991)它强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环境。联合国发表于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一个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这个概念由于不涉及学科特点,且简明易懂,成为目前得到认可程度最高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也成为各国推行可持续发展观念时的标准化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统一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五大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发展,这五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三个基本内涵:

1.资源永续利用

人类要发展,首先必须取得维持生存的所需。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的发展程度与人类利用资源的水平是分不开的。在生产力较低的时代,利用资源是人们最直接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利用资源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历史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时代以后,资源问题以一种十分突出的方式显露出来。大工业化引起的各种危机“起源于在最广泛意义上的对资源——原料、能源、粮食、土地、水源、空气,等等——的争夺。”(注:梅萨罗维克、佩斯特尔:《人类处于转折点》,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2页。)人与资源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到了近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使这一矛盾日趋复杂、日趋严重。布朗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通过对石油的兴起、石油文化的出现、石油的衰落过程为例,以“石油时代的黄昏”为喻,提出了“石油时代之后”的能源问题。为此,他列举了从废物中提取能源、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建议人们在维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应该转向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190页。)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导致资源短缺,资源消耗不合理不平衡。可持续发展观呼吁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要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多利用、少浪费,其实质是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

2.建立生态文明

现代工业文明一个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环境和生态失衡。不少科学家指出,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是“处于压力下的生态系统”,正在接近或已经超过自身的承载能力。布朗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中从“稳定生态系统”、“让大地重新披上绿装”、“保护生命之网”等方面论述了保护生态平稳的重要性。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人类处在转折点》等一系列报告都指出了环境危机的极端严重性与维护生态平衡的紧迫性、艰巨性(注:梅多斯、弗雷斯特:《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环,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人类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重要关系,在自身的发展活动中积极而主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创造高度的生态文明。使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达到运行的良好状态。这是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全面小康社会的文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3.提高生活质量

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这一发展巨系统的主动者、推动者,同时,人本身也是发展的结果。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发展都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因此就产生了生活质量的问题。生活质量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是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的统一。发展的目的是同生活质量的最优化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人作为一种社会生物,其生活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活动,还包括各种生活需要、社会参与、自由时间的支配等多种方面,包括政治、文化方面;人不仅要生存,还需要发展、享受……所有这些方面不仅要有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要有质量上的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原则。可持续发展代表了一种社会整体的行为模式,其本身最终也为所有人提供了更高的生活质量。”(注:周长城:《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国际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只有经济、社会等方面持续而协调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

对“唯经济增长论”的审视:“增长”不等于“发展”

对于中国改革发展的路径设计,从一开始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就存在着极大的分歧。相当多的经济学家认为改革必须要付出代价,而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便是他们所认为的增长的代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观点影响了我们的政策取向(注:http://dailynews.sina.com.cn/c/2003-10-17/22101943002.shtml)。这种观点的实质是某些经济学家仍旧抱着“传统发展战略”的思想不放。所谓“传统发展战略”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战略,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增长论。这种发展战略的基本点是把经济增长,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的乃至是惟一的目标,因此又称为“增长第一战略”。实施传统发展战略虽然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积极后果,但是随之而来的消极后果也不容忽视。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W.F.伊尔奇曼和印度学者R.C.巴加瓦尖锐地指出:“在任何领域,正统思想都没有像在发展经济学中存在得那么短促。今天的经济增长总战略可以成为明天的障碍。”(注:查尔斯·K威尔伯:《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把“增长”等同于“发展”忽视了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多结构、协调性、系统性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单纯的追求GDP的增长所带来的弊端。

1.以经济增长为单一目标的发展,偏离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经济增长论提出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程度的主要指标。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其指标则相应地变为人均国民收入。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计算比较容易,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GDP这个指标的不完善之处。它不能将一些不进入市场的产品和劳务计算在内,不能反映增长成果对社会成员的实际意义,也就是无法反映增长成果在哪些社会成员中分配以及如何分配。在国际发展学会第25届年会上,国际发展学会主席、第三世界论坛主席I.S.阿布都拉形象地指出:“如果某个国家的独裁者决定将占人口一半的国民投入监狱,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增长……当然,这个例子是可笑的,但它说明了传统的指标是多么地不合理,又是多么地不现实,因为在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里,人民的基本需求或是不能得到满足,或是完全受到压抑。”(注:转引自孙立平《发展的反省与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这说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与增长所追求的目标是根本不同的,增长只意味着注重数量增长,忽视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加速经济增长,而且还要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经济的增长并不能自动实现诸如平等、就业、收入差距等社会目标

经济增长论的一个理论假设就是“间接流下”。这个假设认为,经济增长的成果会间接但迅速地流向社会下层,政府的调节会重新分配增长的结果,从而解决不平等问题。然而,这种预期的结果并没有在实际中产生。“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大,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2.8提高到2002年的3.1,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五倍,甚至是六倍。据此次测算,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大的。”(注:http://news.xinhuante.com/fortune/2004-02/25/content-1331124.htm)发展经济学家达德利·西尔斯曾尖锐地提出:“问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如何,就应当提到,贫困状况有何变化?失业状况有何变化?不平等状况有何变化?如果这三者都从原有高度降落下来,那么无疑是有关国家的一个发展时期,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一两个问题越来越糟,尤其是三者都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即使人均收入增加一倍,把这称之为‘发展’,也是很奇怪的”(注: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页。)。

3.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经济增长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性影响

“经济增长论”是以资源可以无限制地供应的假设为基础的,以这种发展战略为指导的经济活动必然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浪费。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的统计,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扣除这部分损失,纯GDP只剩下78%”。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的规划报告和1970年第二个发展十年规划的底本,也都是强调“先增长后分配”。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发展战略的局限和带来的问题日益明显:资源浪费和短缺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贫富差距悬殊、产业结构畸形、债务有增无减。很多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如平民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往往被作为增长的代价牺牲掉。这样就形成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注:http://dailynews.sina.com.cn/c/2003-10-17/22101943002.shtml)

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以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唯经济增长论偏离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忽视了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这些都从反面促使人们去反思:“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来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还包括其他更广的方面。发展是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即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与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4页。)

全面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的思考

中国虽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社会,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是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前提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小康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克服在达到总体小康过程中所采取的“唯经济增长论”等错误的思想。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要确立整体的、综合的、全面的发展观念。社会发展是综合的和全面的,其中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文化进步等各个方面。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居于优先和主导地位,但经济增长并非发展的全部内涵。“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相关性和互相促动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政治民主、公众参与、社会平等、文化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社会保障和精神动力。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难以获得成功,只有经济与社会协调互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注:杨信礼:《理性与价值的整合:新发展观的确立与发展实践的转型》,载《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象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250页。)

其二,要确立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发展观念。人类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地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此,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和征服、统治、索取的方式,尊重自然规律,维护自然界的动态平衡;建立高效低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尽量减少发展的资源、环境与生态代价;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净化能力、资源的再生能力以及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相适应,在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中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

第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机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以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为主的综合管理作用,其核心是形成一个价值观与行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新机制。一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实施经济管理。这是指政府采用宏观调控手段,从影响经济单位的运营成本和效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的行为选择,以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和持续利用资源的目标。另一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实施法制化管理。要切实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的执法力度,通过处理违法案件、处理纠纷等,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惩罚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倡导新型文明消费模式,推行绿色消费。应把推行绿色消费作为切入点,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时尚,广泛开展绿色营销活动,积极推广环保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的数量,提倡绿色包装、控制白色污染,通过提高居民食物结构的质量,引导生态农业体系和生态工业体系的建立;同时,要重点建设城市安居工程和康居工程,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居民交通工具。还要开发丰富多彩、有益于社会成员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建立和完善现代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保证全面小康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当代人类需求的满足,也关注未来人类需求的满足;不但关注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注生态与社会的发展。”(注:刘培哲:《可持续发展——通向未来的新发展观》,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第9期。)全面小康决不是一部分人的小康,也不是一代人的小康,更不是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小康,而是能让子孙后代实现全面发展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小康,正是从这一点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标签:;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千年发展目标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