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有制论文,市场经济论文,试论论文,形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改革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整体推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形成了新的财产所有结构。改革促进了所有制的多样化,也促进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关于继续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观点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客观必然性
1、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出资关系、财产组合、支配方式、治理结构等社会微观层次上的具体体现。具体到企业,主要是企业的产权制度形式及其法人所有权、经营权的实现形式等,它与企业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交织在一起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始全面纠正“左”的错误,包括纠正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左”的错误,并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与我国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原因一样,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2、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克服一元化的国有制产权制度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实践证明,仅有所有制形式的改革,而没有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主要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机制就不能从根本上转换,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就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公有制条件下,企业产权是指法定主体对构成生产经营要素的资产所持有的归属、占有、使用、支配和收益等权益的总称。企业产权制度,是产权界定、产权经营和产权转让的总称。我国传统的产权制度是一元化的国有制产权制度。国家所有权表现为国家通过其委托管理的各级政府机构对资产进行管理。在市场经济中,这种一元化的国有制产权制度的最大弊端就是产权不清,表现在企业的原始产权不清、产权边界不明;企业成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不具备真正的法人产权,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产权缺乏市场交易性,难以转移,使市场调节成为不完全的资源配置手段。从所有制结构分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不适应市场交换对产权主体的要求,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多元的产权主体,就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交换,也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因此,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克服一元化的国有制产权制度的弊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发展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来建立多元的市场主体,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改革从资源配置方式入手,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发,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明确了,这就是要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的明确界定是市场运行的基础,明确界定产权,强化产权约束,是实现企业机制转换的基础,而产权明晰化又是实现资产自由转让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
3、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环境所决定的。我国公有制的最重要的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现正进入制度创新、配套改革的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正是在于加速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不仅是高速、高效、稳定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具体、最有效的微观制度性手段。我们寻找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目的正是为了推动经济增长,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是可以大胆利用的。
二、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及其意义
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原来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外,又涌现出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等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及由公有资产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等混合所有制形式。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我国股份制试点经过十年探索试验、发展,终从1992年开始进入了波澜壮阔的新阶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公司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独资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据统计,1996年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改建和新建的股份制企业已达9200家,其股本金额6000亿元,共向社会募集资金1500亿元,向内部职工筹集约350亿元,向外商筹资800亿元。实践证明,十多年的国企股份制改造已显示出明显的效益优势,显示了其作为现代企业比较先进的经营组织形式所具有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活力。据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对全国2343家试点企业调查,84.4%的试点企业已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公司制,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已初步形成。作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每一个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权以各自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只负有限责任;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每一个股东分别以自己认购的股份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只承担有限责任。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的归属都是明显的,试点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了国企投资主体和股权多元化,通过规范的公司运作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利于形成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与制衡机制,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化,与国际上企业的通行制度相接近,有利于企业的国际交往与合作。
在国有企业公司制的改组中股份合作制现正日益发展。股份合作制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两种经济形态的特点,它是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劳动者按照协议,各自以资金、实物、技术等入股,联合经营,提取公共积累,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实体组织,是现阶段我国合作经济的新发展,实行这种集体经济新的形式,比较适用于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造,它能够迅速集聚资金,缓解企业资金投入不足,又通过明确企业产权关系,确立投资主体,有效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落实资产责任。股份合作制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其组织管理形式主要是股东大会和职工大会实行合一的制度,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公司法》的实施和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尽快建立国有控股公司,是从宏观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构国有资产的宏观运营机制,强化企业的协作和内部管理的有效途径。国有控股公司是以一种新的财产组织形式建立的国有企业,是以经营国有资产产权为主的经济组织,是介于所控的国有企业和政府之间,对国有产权进行经营管理的中介性机构。组建控股公司,可以有效地实现政企分开,使国有资产产权运营管理明晰化,逐步形成政资分开的国有资产产权经营管理体制,有利于集约经营国有资产,适应国有企业股份制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有全国性行业总公司要逐步改组为控股公司。发展一批全民所有制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促进结构调整,提高规模效益,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集团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企业联合形式,它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在统一管理基础上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我国企业改制的深化,企业扩权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企业产生了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的动力和压力。在专业化协作和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经营规模化,从而提高了国有经济的增长质量,有利于企业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贯彻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的战略,积极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集团。
三、坚持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国有资本组合与经营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总结所有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可知,改革公有制的传统实现形式,一定要解决好企业财产组织形式、资本的组合与经营方式的变革问题,并配套推进金融、财税等诸项经济体制的改革。
1、 要积极探索公有制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继续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独立产权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以相应的产权制度为基础,而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加快推行公司制改造。公司制是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各种所有制都可以实行。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自产生以来,其具体组织形态发生过由无限责任公司到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变化。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同资本主义条件下其他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一样,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可以共享的文明成果。当前,在推行公司制、股份经济的实践中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地方企业财产关系归属不清、所有权不规范的问题还继续存在。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法人财产权的新概念,确立公司制的新概念。深化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企改革,积极探索公有制在财产组织方面的实现形式。
2、实现国有资产向国有资本的过渡,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国有资本的组合与经营方式的变革。
对于国有经济如何进行改组,只能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依托经过初步改革、建立了现代公司制度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对国有资本的组合与经营方式的变革,也即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搞活资本,使之能够最大地增值,产生最大的效益,实现资本价值的最大化为中心进行运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样面临着如何搞活资本、实现资本的最大效益和价值的问题。国有资产是整个社会经济中最庞大的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在与其他经济成份的公平竞争中去获得,这就要求国有资产走向市场,与其他经济成份一样在资产市场上进行流动,优化组合,实现经济效益和货币价值量的最大化,而国有经济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在竞争中追求资本价值的最大化,根本点在于加快实现国有资产向国有资本的过渡,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基本前提。
资本是能够创造利润的资产,表现在能够在不断的运动中保值增值。计划经济下的国有资产表现为实物形态,国家对生产资料及产品进行直接的实物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逐步发挥,使得国有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运用有了效率和效益观念,生产经营中有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导致了在目标模式上由追求产值最大化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转变,在行为模式上由生产型向资本经营型的转变。国有经济资源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新配置,这就要求国有资产按照等价交换原则由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化,实现国有资产向国有资本的过渡,让国有企业现存的资产走向市场,由此带动国有资产宏观管理体制和整个运营体制的根本变革。
国有资产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通过资本市场上的金融活动来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通过扩股融资、股权转让,通过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战略重组、收购兼并、债务重组等具体形式,使国有资产由产权模糊变为产权清晰,由凝固变为流动,在新体制下,按照资本经营型、经营开发型的公司体制进行运营,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和运营企业集团,在国有资本的组合与经营方式的变革中形成我国公有制多样化的实现形式。
3、要配套推进金融、财税等诸项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综合配套的新阶段,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要求加速推进国有企业债务和产权制度结构的重组和制度创新,而且要求外部市场经济机制的配套,要求建立规范的债务市场、产权市场和资本市场并与规范的政府宏观管理体制相配套。因此,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必须配套推进政府职能转换,配套推进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规范的金融制度、财政税收制度、投资融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斑澜多姿的崭新面貌。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公有制论文; 所有制论文; 国企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组织形式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产权制度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产权论文; 有限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