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类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开始运用于高层建筑设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生态建筑理论的概念和特征着手,对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建筑;现状;方法
一、生态建筑理论的概念和特征(一)生态建筑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生态建筑属于建筑学范畴,是生态学理论和建筑学原理融合后想要达到建筑与生态同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从狭义上来讲,生态建筑就指具体的建筑,是指将生态学原理与建筑学原理相融合的过程,包括建筑设计、应用以及建设施工等部分。通过生态建筑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生态建筑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主要包括促进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人类活动对资源的损耗等。
(二)生态建筑的特点生态建筑的特点非常明显,它是在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建筑概念。生态建筑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建设施工上都充分考虑了人与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原则。另外,生态建筑属于综合学科范畴,是科学技术、生态学和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总之,生态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建设施工与生态气候、地理特征相统一;第二,生态建筑与人文、历史等要素相统一;第三,生态建筑需结合建筑施工所在地实际状况,施工建设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二、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一)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我国学术界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有很多种观念,不同学科领域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同,但是,整体上都是从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义。
例如,人们将生态建筑理解为建筑学与生态学的融合,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建筑施工与多种因素之间保持协调关系,最后达到节约资源、净化环境以及促进各行业经济发展的目的。由于人们片面地认为生态建筑就是在建筑施工地周围种植绿色植被,更有甚者认为在建筑物内摆放绿色植物就是生态建筑。
(二)对生态设计研究不全面我国生态建筑概念从国外引进,受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国内对生态设计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距,生态建筑在城乡的发展速度也因此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农村地区,受技术落后、投入资金不足以及思想意识偏低等原因的影响,农村生态建筑发展尤为困难。为了加快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的步伐,相关单位必须加大研究力度,为城乡生态建筑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生态建筑设计实践性较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态建筑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建筑行业针对生态建筑做了大量理论研究,为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设计工作过程中,生态建筑的实践性相对较差,很多建筑单位针对生态建筑发表了大量论文,然而论文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建筑设计,主要阐述了西方各发达国家在生态建筑上取得的成就,忽视了生态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快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加快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发展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是建筑行业发展建设的最终目标,还是促进社会进行发展的最佳动力。因此,生态建筑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强化建筑物结构体系的生态化强化建筑物结构体系的生态化是加快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措施。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外界因素,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历史环境等。强化建筑物结构体系的生态化,需要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的理念,综合施工所在地各种环境因素,提高建筑物的节能型。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将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到建设施工中,这些资源不仅具有无污染的特点,还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经费的使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建筑强调节约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筑学中生态建筑设计,必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人们耐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供不应求的现状,为了满足生态建筑发展的需要,建筑行业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长期的发展探索中总结出,人们以空间资源弥补了土地资源的不足。例如,现代城市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的特点,是现代社会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促进生态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建筑企业还应该根据施工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建筑特点以及地形状况等选择最合适的建筑类型,为节约土地资源提供保障。
(四)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结合的协调促进建筑学设计中生态环境设计的发展,需要建筑单位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结合的协调。结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尽可能将自然环境因素引入到建筑物的设计中,拉近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结合和协调的关系。与常规建筑不同的是,生态建筑强调人员自然之间的共同发展,生态建筑的发展建设应该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使用者的各项活动也应该满足生态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五)增加绿化面积增加绿化面积是促进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建筑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在建筑如大自然相呼应的前提下,建筑设计者还应该体现出人文绿化的观念。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以及降低噪音等作用,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生态建筑为绿色植物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例如,用户可以在建筑物居室内摆设绿色盆景植物;设计人员可以将建筑物的屋顶设置为开启式屋顶,以季节变化为依据,改变室内的居住环境,增加建筑物的绿化面积。
结束语总之,生态建筑是现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生态建筑满足了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为城市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进步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因此,建筑行业必须在了解生态建筑理论的概念和特征的前提下,明确我国生态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增加绿化面积等,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1]霍续东.西北地区土遗址博物馆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2]王蔚.模块化策略在建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3]谢静.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
论文作者:周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1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