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产业化中的政府行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产业化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广大农村兴起了一场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有的称“农业生产一体化”,或“农业产业化经营”或“农业经营系统化”),这一实践的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性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科经教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以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产业化也就是农业的市场化,因此,它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时期,农业产业化的建立和发展,必须要有政府行为,要有各级政府的积极组织、协助、推动,政府应当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本文围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应有的行为问题,加以探讨。
一、政府必须从战略上明确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和意义
政府要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有个认识问题,有个对农业发展的正确定位问题。长期以来,曾经存在过经济形势好时,忽视农业的发展,表现为对农业投资下降,比如从80年代看,国家对农业投资由1978年的53.34亿元减少到1988年的47.19亿元(《宏观经济计划与管理》谭作平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30页),而当强调农业重要时, 却又往往就农业抓农业,孤立地对待农业问题。未能把它与二三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两种倾向都是由于未能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给农业以正确的定位,因而不可能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现代经济,某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反映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就越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社会,农业是单一产业,而到了工业社会,第二产业的工业发展起来,它就成了社会经济的主导,现代社会发达国家经济的主导是第三产业,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必将成为主导。就是说,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形成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各产业之间相互结合、渗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要解决任何层次的产业发展,必须在整个产业经济系统中进行,要解决初始产业农业的发展,必须在二、三产业主导下去拓展思路,孤立地去对待是不可能的。
农业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即社会基本只有农业生产的条件下,生产是分散和落后的,当时的农业生产还算不上现代意义的“产业”,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是工业的同义语,人们称工业革命为“产业革命”,称大工厂的工人为“产业工人”。(见《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6页)由于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复杂的产业经济结构,而后起的产业相对来说生产经营水平更先进,经济效益也更高。现代经济由于第二、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因而第一产业的农业必然要改变其存在意义和发展方式,必然要与其它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去发展,必然要在其它产业的主导下去发展,其生产和经营方式、水平必然要向先进的二三产业靠拢、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兴起,正是体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使我国农业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状况转向与二、三产业相结合。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们对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只能着眼于从宏观上、从外部联系上去认识。比如只看到计划方式的农轻重顺序:只讲农业的“基础”作用,而不愿讲它是二、三产业的附庸,要为二三产业服务的作用;不承认现代的农业是工业的农业、城市的农业……。因而导致不懂得和不可能从微观方面,从一、二、三产业的内在结合上去发展农业,不善于通过三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经营去发展经济。应当看到,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率很高,正是一二三产业的内外有机结合的结果。如美国农业人口只占2%,一个农业人口可供养100—120人。 能有如此高的效率是二三产业为其提供机械、技术以及资金、供销、储存、加工、运输、市场信息、经营咨询等一系列服务的结果,是一、二、三产业微观结合的成果。我国当前的农业产业化正是一种一、二、三产业微观上的内在结合,因而能提升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能发挥杂交的、系统性的优势。这正是农业产业化具有强大魅力之所在。
因此,作为政府行为,当前要使我国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首要的仍是要克服那种传统自然经济观念的影响,加深对经济发展的辩证性、系统性的认识,比如要克服那种为农业而农业的思维习惯,不能孤立地、违背经济规律地去抓农业。又如要克服在农业生产经营上安于现状,陷于自流自发的倾向,或是把发展工业与抓农业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从而不积极主动地以第二三产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经营机制去武装农业,不善于提升农业的经营水平,管理水平。总之,必须从战略上、从国民经济整体上去给农业以正确定位,使农业发展与二三产业发展从微观上有机地、内在地结合起来,从而才能真正认识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和实质。这是政府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政府必须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系统工程去抓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内涵,是一种一体化、系统化的经营。因而如果用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去指导,是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的,它必须要用大农业、大经济、大系统的观念去指导。同时,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又不断加深这个认识,因而从认识论角度讲,它必然是一个系统观念——农业产业化实践——加深系统观念——进一步深入农业产业化实践的过程。
农业产业化内涵着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这几“化”又是互相有机地联系着的,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农业产业化都不能成功;任何一方面搞得不好,都影响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讲,比如社会服务,要做到产前(供)、产中(产)、产后(销)一体化;整个经营要做到贸易、加工业、种养(农)业一条龙;还应形成科技、教育、生产相结合。这些都说明农业产业化本身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系统。其中每个部分,比如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等则是其中一个子系统。而在一体化经营的子系统中:供、产、销,贸、工、农等又是它的子系统。再者,作为一个地区要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有许多实体性环节,包括资源的依托、主导产业的形成、龙头企业的发展、商品基地的建立、农业专业户的培养……等,这里每个环节也是一个子系统。因此,整个农业产业化实践就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
实践证明,必须用系统观念去认识和处理农业产业化问题,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些年来,一些地区往往由于市场意识淡薄,系统观念不强,造成一些环节脱节,因而形不成系统效应,甚至造成经济损失。一些地区受为生产而生产的传统观念束缚,以为只要生产出产品,经济就会发展,因而只顾抓这样那样的基地建设,结果产品出来了,销不出去,这些“商品基地”也就跨了,有些则只是号召农民种这养那,但科技服务严重滞后,结果病虫害一来、血本无归。有些地区只顾发展加工厂、甚至搞不少“皮包公司”,但原材料无着,技术跟不上去,成本很高,工厂成了包袱。有的忽视市场信息,不懂得市场预测,盲目跟风,造成大量农产品的积压浪费,损失惨重。
作为地方政府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抓好利益关系的协调,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的优化,总体发展规划的明确。具体来说:一是对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依托、地理条件、历史背景要有充分了解,从而把握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方向,作出正确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二是制定和运用好政策,去协调利益关系,深化体制改革,重视重点扶持关键环节;三是抓好市场法规建设和运行,使农业经济在与整个国内外市场衔接中,有序地运行,平等地竞争;四是大力抓好农业信息设施建设,做好市场预测,这里包括政府农业部门如何开展信息服务工作,也包括鼓励民间信息行业、农业咨询行业的发展问题;五是抓好农业投资的软硬设施、环境的配套建设;六是抓好农业产业化经验、典型的宣传、推广和总结工作。
其中从方法论角度讲,地方政府必须善于把握系统论与重点论的结合。既要全面地从整体上、宏观上去认识、规划、处理农业产业化的方方面面的发展问题;又要善于从当前实际出发,看准当前本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抓准薄弱环节和能牵一发动全身的切入口,突出去抓,以带动整体的发展。由于各地发展特点,发展阶段不同,比如,一些地方商品基地建设薄弱;一些地方农业专业户缺乏活力;一些地方主要是信息不灵、盲目性大;一些地方是流通闭塞;一些地方是龙头企业发展困难;一些地方则可能是旧体制阻力大;……如此等等,必须明确当前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所在,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不同时期的“瓶颈”,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三、政府必须促使农业产业化建立起协调的利益机制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发展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参与农业产业化系统或称之为“一体化”、“一条龙”的各个实体,比如企业、农户、基地、科研单位、服务性组织……。他们为什么能够结合、协调,怎样才能形成有机的结合,真正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这需要有一个内在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利益关系,即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各个实体必须形成一种利益共亨、风险共担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才是决定农业产业化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可以是“企业+基地+农户”,可以是“专业市场(或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科研”如此等等。那么这个“+”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还是一种行政关系的联系呢?这是农业产业化能否发展的关键。市场经济要求必须是以经济为纽带的,然而由于各地区搞农业产业化,政府必然要发挥作用,而我国受几十年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影响,因而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所以很容易利用行政手段,而忽视经济纽带作用。这样建立起来的“一体化”、“一条龙”必然是形式主义的,失去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同时,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既然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问题,既然是一场改革,因而必然涉及产权问题,所有制结构问题,政府必须推动农业产业化各个实体环节的产权改革,通过改革去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协调的利益机制。各地实践证明,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实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既有外部的关系,也有内部的关系。外部关系一般可用契约、合同等办法规范,内部关系一般应用股份制的办法结合。比如广东温氏集团公司和7000多户养鸡农户的关系是以合同形式确定的。据1986—1994年的统计,农户获利6277.5万元,公司获利6888万元,约各占一半,从而形成一种互利的紧密关系。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集团的紧密结合就是用技术参股办法,该集团总公司与分以司关系也是用参股、控股等办法实现的。还有不少企业实行职工持股办法……,这都较好地协调了内部的利益关系。因此,正确协调处理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内外部利益关系,涉及到产权改革,所有制实现形式改革等较深层次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农业产业化才能健康的发展。
四、政府必须引导农业产业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时代进行的。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背后是科技的竞争,离开科技进步不可能有经济的真正发展。与现代科技相脱节的经济,决非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因此,农业产业化,必须与“科技兴农”、“三高”农业(高产、高效、高价值)紧密结合,必须以吸纳科技力量为根本,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形式,是促使农业经济与科学技术两者内在结合的最好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形成一种让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联姻”的机制。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集团公司实行的“联姻”是一个好的例子。1992年温氏集团已初具规模,为求生存和发展,公司主动把10%股份送给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系,该系以技术入股方式加盟“温氏”,成了该集团的最大股东之一,派出专家组从家禽育种、饲料营养、饲料加工、疾病防治到电脑联网监控管理……提供技术和指导,使集团公司建立了南方育种中心、育种场、家禽研究所和鸡的基因库,……从而使科学技术与农业企业、广大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温氏集团如虎添翼,从小农式、后院式传统养殖向科学化、规范化、机械化发展。比如肉鸡产量,1996年比“联姻”前的1992年增长了10.4倍,总产值由1992年的4200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6.4亿元,增长14.3倍,与此同时, 这种结合形式也促使华南农业大学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教学与科研的难题。该动物系1996年从温氏中获分红100多万元, “温氏”还与校方合资建了“科学楼”,“华南楼”,企业成为校方最好的实习基地。这种科研与农业“联姻”,国家不花一分钱投资,却可以形成科研事业与农业经济发展进入良性互利的状况。总之,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为科技与农业的结合开创了良好的机制、体制环境。农业产业化既可发挥科技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而农业产业化使科技成为其内在因素,这也是其具有强大生命力之原因。
农业产业化过程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其实质是必须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相一致的问题。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科技进步,随着工业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使人们认识到,人的行为除了对当代人类社会有益的同时,要重视对人类后代的利益,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要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否则人类会自取灭亡,于是提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也是如此。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要成为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战略目标。
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技术落后,农户依靠可再生资源为动力,采用精耕细作手工方式操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尚好。因而从总体看,传统农业是一种粗放型的生态农业,亦即粗放型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然而进入工业经济后,机器、化肥、农药大量引入农业,并用工业组织方式经营农业生产过程,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同时也在农产品中造成有毒物质积累,这些有毒物质进入作物和禽畜体内,最终会损害人的健康。同时,依赖化学肥料和一些工业技术,使地力减退、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农业生产环境恶比,使农业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模式。因此,农业产业化中运用科学技术也有一个选择问题,有一个兴利避弊的问题。对此,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方向。80年代中期,美国农业科学家提出要有持续农业模式。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了“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发表了“丹波宣言”,提出: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要求得到满足,这种农业(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可持久的发展,要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发展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必须具有这样的总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