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稳定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效果分析论文_闵立红

闵立红

(通河县肛肠专科医院;黑龙江通河150900)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稳定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抽取年限在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15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氯吡格雷治疗,而1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而治疗前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稳定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及采纳。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老年脑梗死;颈动脉粥样斑块;效果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流供应出现异常,从而引起脑组织缺氧造成脑组织软化及坏死,此类患者较易引起颈动脉粥样变病,形成斑块,其是发生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经过多项临床研究可知,采用颈动脉支架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等治疗方法均可预防脑卒中的危险,但也有学者对以上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存在质疑,使其在临床上运用受到限制[1]。为进一步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法,本文特选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老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与采用单一氯吡格雷对稳定此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抽取年限在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配合完成本次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

对照组:最大年龄患者为80岁,最小为60岁,平均为(71.65±0.43)岁,共有10例男性和5例女性。

观察组:最大年龄患者为81岁,最小为60岁,平均为(71.33±0.46)岁,共有9例男性和6例女性。

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氯吡格雷治疗,睡前给予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每次服用50mg。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氯吡格雷治疗方法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每天睡前给予患者口服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

两组患者在治疗时,应积极处理患者的合并症,对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患者,应积极采取降压、降血糖及降脂处理。

1.3观察指标

将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进行对比分析。

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指标可作为治疗总有效率的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体积及数量出现明显下降。

有效:治疗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体积及数量无明显变化。

无效:治疗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体积及数量明显增加。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临床研究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最后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及处理,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显著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73.33%(11/15)、20.00%(3/15)及6.67%(1/1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其中,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46.67%(7/15)、13.33%(2/15)及40.00%(6/15)。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

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可知,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得到了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对比(mm2)

3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具有相关性,颈动脉内膜下脂质发生沉积是颈动脉粥样斑块病变的主要特征,其会导致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导致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造成管腔闭塞,严重时可导致管壁破裂出血。因此,临床上应以稳定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为治疗原则[2]。

阿托伐他汀属汀类药物,主治脑卒中、冠心病、高胆固醇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血脂、降低血液粘滞度等作用。经过以往的相关研究所表明,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保护血管,使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增加,同时还能直接有效地提高心肌细胞的活力,降低血脂,并且能够抑制血栓的形成及炎症反应[3]。

氯吡格雷是为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剂,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其能与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且可选择性的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阻断与纤维蛋白的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使用,不会互相干扰造成不良反应,其还可从不同方向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且还能减少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4]。

在本次研究中,将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给予患者单一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60.00%更具有优势(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改善较明显(P<0.05)。

总而言之,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稳定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及采纳。

【参考文献】:

[1]杨小霞,李国前,蔡俊颖等.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95-1196.

[2]刘婷婷.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494-495.

[3]袁远,徐燕,高旭光等.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024-1026.

[4]赵雪艳.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788-6790.

论文作者:闵立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稳定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效果分析论文_闵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