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论文_陈旭红,陈绮美,刘玉英

(广州市胸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95)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责任护士知晓率”为课题,遵循PDCA循环,通过调查现状,设立预期目标,进行要因分析,根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评价品管圈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从61%提升到97%。结论:品管圈的应用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落实优质护理。

【关键词】品管圈;满意度;优质护理;责任护士;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240-02

责任护士是医护环境中的主要人群,但是在责任护士开展工作过程中如何让患者认识、信任、接受护理人员提供的一系列有效地护理措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在同一个工作现场内自主地进行品管活动的小组,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品管手法,继续不断且全员参加进行工作场所之管理及改善的活动[1],是一种运用群体智慧、集体力量、团队精神的改进程序[2],本文就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研究中展开调查,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本病区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组成一个品管圈,共计17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士1名,护师8名,护士7名;2014年11月1日,我科护士自愿组圈,共7名成员。由护士长担任品管圈圈长,秘书1名,小组成员5名。由圈长组织召开会议,对各成员进行品管圈活动知识培训及考核,具体进行分工,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展开工作活动,对进度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秘书配合圈长,协助活动,负责记录会议纪要,整理资料及归档;圈员参与每个步骤的计划与实施,以及成果的推广。

1.2 研究方法

1.2.1主题的选定 目前我科责任护士知晓率不稳定;为了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优化流程,提高责任护士知晓率,7名品管圈成员在圈长的组织下,利用头脑风暴,根据内容的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通过分值赋予法分别评分,按照总分高低排序,将排序首位确定为“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

1.2.2现状调查 2014年12月份,随机调查住院患者、家属共31人次,其中知晓为19人次,不知晓为12人次。调查方法与结果通过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获得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为61%。应用“鱼骨图”分析,从护士因素,环境因素,患者因素,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寻找出可能导致知晓率低的原因。结合圈能力以及医院临床护理质量标准要求,设定预期目标值为95%,通过“柏拉图”分析[3],将改进这几个项目作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点;见表1。

1.2.3对策和实施 针对影响“责任护士知晓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对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巡视制度: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利用巡视病房的空挡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全面普及落实病人入院宣教。因为对病人的宣教教育异同于一般课堂教育,教育对象是特殊的群体,知识层次参差很大。故教学方法应符合个体化病人的需要期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可穿插多种方式,提高教育效果[4]。定期分享沟通成功经验,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进一步提高沟通技巧。

不断改进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高效而优质的护理服务。

(2)组织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及操作培训,不断提高沟通技巧。

(3)明确职责,做好重点时段的床边交接班工作。

每天8am、4pm两个时间段由一个高级责任护士、一个管床护士、护长、护理组长及夜班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班,完善床边交接班流程,明确床边交接班职责。

(4)分区巡视,分工协作

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将病区分为左右两个责任组,高级责任护士和管床护士对所分管的病房做各种护理及治疗有利于患者对主管护士的熟识度提高。

(5)不定时进行调查: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每周抽查所分管病人对管床护士的知晓情况。

(6)完善效绩考核:病人科内提出表扬前三名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奖励。

(7)普及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对每位出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不足。

2.结果

2.1 有形结果

2015年2月,再次对本科室的管床责任护士知晓率调查显示34例中知晓33例,1例不知晓,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提高为97%,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与干预前相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住院病人及其家属知晓率情况

2.2 无形结果

全体成员7人QCC手法的运用等五项对无形结果(QC手法运用、沟通协调、奉献精神、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结果发现QCC何以有力的提高QC手法运用、沟通协调、奉献精神、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

3.1 本研究显示,我科于2014年1月份开展QCC在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以来,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由原来的61%提高至97%,患者对我们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3.2 随着护患模式的改变,患者不再单一的被动接受治疗,而是希望更多的了解事情并且参与进来[5]。品管圈是在同一个工作现场内自主地进行品管活动的小组,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品管手法,旨在改善管理质量的方法,使每名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护理,将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服务。

3.3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开展“QCC在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后,全科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有了全新认识,改变传统护理观念,鼓励护理骨干协助护长参与考核监督工作,培养护理骨干的主人翁的精神,让护理骨干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其中;同时开展QCC还可以营造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3.4同时研究发现结果发现QCC何以有力的提高QC手法运用、沟通协调、奉献精神、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精神;这可能与护理人员护理观念改变及护理工作模式转变有关。

4.小结

平和施教能力,增强了工作的信心,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品管圈实物[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9.

[2]戴艳琴.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护杂志,2005,2(3):255-256.

[3]钟华荪,卢海涛.柏拉图统计表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44-6.

[4]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3.

[5]全小梅,周月琴.住院患者对护士沟通情境及其需求与现状评价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6):468-470.

论文作者:陈旭红,陈绮美,刘玉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论文_陈旭红,陈绮美,刘玉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