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策略论文,小学论文,民族民间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中国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人文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传统的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曲五大类,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一、教学现状
当前,我们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正在迅速发展,但是,传统民间音乐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近二十年来,由于受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各种媒体播放民族音乐的比例较小,流行音乐所占比例较大,加上港台、国外流行音乐的推波助澜,使得流行音乐充斥中小学音乐课堂,而民族音乐教育被忽视。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追星族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爱好者却越来越少。小学生只知道超级女声、歌坛流行新秀,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更令人痛心的是多数学生都不会欣赏民族音乐的美,甚至对教材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持排斥态度……
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知之甚少,中国民族音乐出现了严重的“沙漠化”现象,究其原因,是学校音乐教育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音乐文化必须靠后天有组织、有目的的音乐教育行为才能习得,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更要依赖于学校音乐教育这一阵地来实施。
为了了解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情况,去年3月,我们对我校五、六年级180位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中国民族音乐的人数不到50%,了解中国民歌、名曲的只占总人数的12%,知道民族器乐曲的只占总人数的6.1%,甚至没有一人写出一首中国民歌的歌名,这些数据让我们音乐组的老师大吃一惊。我校高段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如此之少,那么,低段学生就更甭提了。现状让我们音乐组的全体教师颇感任重而道远!
二、教学策略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都十分注重本国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例如匈牙利的柯达依教学法,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体系,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等。我们学校也努力创造条件,将具代表性的优秀民族民间音乐引进学校、引进课堂、引进学生的头脑。
1.把优秀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课堂——影响深远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间民俗千姿百态,形成了品种繁多的民族民间音乐,如歌曲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据统计,至今已收集到的民歌约有30万首左右,独奏、重奏、合奏乐曲数不胜数;民族乐器约200余种;中国的民族曲艺约200多个曲种;戏曲约有360多个剧种……
一首好的民族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对少年儿童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的一生。我们在选择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时,要在继承中华音乐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照顾到各历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的代表性作品,如:江苏民歌《茉莉花》、新疆民歌《青春舞曲》等,民族器乐曲《高山流水》《百鸟朝凤》《夕阳箫鼓》《二泉映月》等,把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引入课堂教学。
2.利用体艺俱乐部开展民族器乐、歌曲、舞蹈教学——丰富多彩
学校开设体艺俱乐部已经有两年多时间。学校拥有14个钢琴房,5个舞蹈房,10多个民族器乐专业教室等。学校配有专职音乐教师3人,兼职音乐教师1人,同时还有一批具有专业水准的外聘艺术教师,体艺俱乐部开放时间为每天下午放学后一个小时,由学生自主报名参加,进行提高层面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有:钢琴、电子琴、笛子、葫芦丝、古筝、二胡、琵琶、民族舞蹈等。我们充分利用学校体艺俱乐部每天一小时的活动课开展民族器乐、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教学,使学生在唱民歌、奏民乐、跳民舞的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开拓音乐视野。同学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民族艺术的殿堂里自由、快乐地翱翔1
3.定期举办民族音乐会——推动教学
课堂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普及教学,对于一些有兴趣进一步学习和表演的学生,我们通过定期举办民族音乐会,进行提高层面的民族音乐实践活动,包括民歌、戏曲的演唱,民族乐器的演奏,民族歌舞的表演,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表演特长,在各自的班级、年级里起着良好的骨干带头作用,成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
俱乐部初级班器乐学员每月在学校里练兵,表演简易民族乐曲(举办小型音乐会);中级班学员经常走进社区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每年还要举办一次民乐学习成果汇报演出。民乐学习成果汇报演出,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第一届“柳小之声”、第二届“艺术新星”、第三届“童心飞翔”。2008年9月30日,还举办了“庆国庆”——柳湖小学民族器乐表演专场。128位演员穿着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表演了琵琶联奏《阳春白雪》、笛子齐奏《采茶扑蝶》、二胡齐奏《赛马》等民族民间音乐节目。精彩的表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学生在亲身经历民族音乐的实践过程中,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校园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初显成效
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陌生,是由于学生平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渠道和氛围。为此,我们音乐教师共同收集、整理了一些我国各地的民歌、童谣、民歌改编的童声合唱、器乐名曲、新民歌等,如:少数民族器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楼情歌》等,湖南民歌《龙船调》、陕北民歌《蓝花花》、金华民歌《山茶花》等。在我们全体音乐老师的努力下,今年8月,学校的上下课铃声、课间音乐等都采用民乐。
(1)上下课铃声改用民族器乐曲:初定上课铃声采用节奏欢快,能使学生产生兴奋感的广东音乐《步步高》片段,下课铃声采用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第一章“江楼钟鼓”最后两个乐句。
(2)课间音乐分为5个时段。第一时段,早上7∶00~7∶30,这一时段是住校生起床和学生来校时间,采用古筝曲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第二时段是早上第二节下课课间10分钟,采用古诗吟唱和民乐合奏,古诗吟唱帮助学生记忆,利用欣赏民乐合奏调节大脑。第三时段,午间休息12∶00~12∶30,采用民乐经典名曲,如扬琴、二胡、琵琶曲欣赏等。第四时段,下午第二节下课的课间10分钟,主要播放笛子演奏曲,下午是学生精神最疲惫的时候,笛声在空中飞扬,使人神清气爽……
5.引进地方乡土音乐进课堂——收获颇丰
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把本地的乡土音乐引入课堂,开创教学特色。2008年,金华市教育局、浙江省婺剧团联合举办了婺剧进校园活动。十月中旬,浙江省婺剧团的老师们给我校4至6年级学生上了两堂精彩的婺剧课。我们学校的学生每天都在学习民族音乐,但对具金华地方特色的金华戏——婺剧却知之甚少。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对平时接触不多、不太关注的家乡戏——婺剧,同学们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字一句、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学得非常认真。课后,电视台记者采访了几位同学,其中一位女同学说:“我已经喜欢上婺剧了,以后要学一学。”一位男同学说:“以前在村子里看过婺剧表演,觉得很好奇。今天跟邵老师学了以后,才知道婺剧还真不容易学,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金华电视台教育频道《校园零距离》栏目为此做了专访和报道(2008年10月18日)。通过这次感受体验婺剧表演活动,我们的学生对婺剧的剧目和剧种起源、婺剧的唱腔和表演形式等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真是收获不少。
三、实践反思
学校体艺俱乐部开设民族音乐教学已经一年多时间,小学高段的一些学员已经有了一定的民乐演奏和表演基础。我们音乐组全体教师在引民乐进课堂、校园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实践与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还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摸索其中的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如: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带领学生考察家乡的音乐名人遗迹,创建“亲近民乐”专题网站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尚未涉足实践与研究。
民乐教学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感觉最为欠缺的是民歌教学,我们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80名学生竟然没有一人写出一首民歌的歌名,可见学生对民歌的概念还很模糊,平时接触太少或不够深刻。我们除了课堂上引进民歌教学以外,还应该着手成立民歌表演队。通过学习一些带有典型民族风味的歌曲,让学生明白“音乐离不开民歌,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的道理,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不能脱离本土文化的根。学习民族民间音乐能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琳琅满目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配以全面的音乐教育,让民族音乐的火种在我们的后代中继续传承下去,保护好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乃是当前音乐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