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真实的幸福》一书的思考
赵海楠1 于丹丹(通讯作者)2
(1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吉林长春 130118)
(2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室,
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于人类一直在探索的主题“什么是幸福”加以解读,阐述了真实的幸福来源于优势和美德的充分发挥,来源于精神层次的提升。真正的幸福在于能够愉悦、满意、专注的投入到当下的生活,要学会从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去发现幸福并感受幸福,终极幸福的真谛是在应用突出品格优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积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244-02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寻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就是,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个体知觉到、感觉到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一种人生感悟,是对于生活中追求自我价值体现的认知的不断重构。尤其在研习了以《真实的幸福》为主的一系列积极心理学书籍后,笔者对于幸福的理解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与解读,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1.何为幸福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让我们知晓,真实的幸福来源于优势和美德,并能够在生活中充分发挥[1]。构建起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三大基石是:一是研究积极情绪;二是研究积极特质,即优势和美德;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即社会、家庭和信仰等[2]。这种理念不仅仅让我们拥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未来,同样不是只让我们看到生存的社会中积极的一面、乐观的一面,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个体,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能积极发展自己的品格优势,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社会和环境交给我们的境遇(包括苦难、逆境)。例如,堵车中能够寻找到其中的乐趣,而不是烦躁、焦急、不耐烦;遇到“三季人”时,能够摆正心态,平淡对待,不与之理论、斗嘴、吵架,甚至暴力相向;工作不顺利时,能够变换角度,重新界定事情原委,重新寻找价值感的体现方式等。一个人内心真正的强大,是能够坦然接受生命里所有的世事无常。想要成就更高层次的心理修炼,就是能够在苦难中找宁静,逆境中找斗志,艰难中找坚持,无论在任何境遇下,都依旧可以保持积极情绪的应用。往往幸福感强的人,遇到不幸时更能忍受痛苦,更能注意健康和安全的信息,有幸福感会让我们更健康。
真实的幸福来源于精神层次的提升。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于我们存在的意义:消极情绪保护我们不受外界侵犯,是远离危险的信号,而积极情绪可以优化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天用你的优势去创造真实的幸福和丰富的满足感,在生活的每个层面——工作、爱情、养育孩子。比如,在教养孩子方面,教养孩子不是去修正他的缺点,而是要发掘优势与美德,帮助孩子独立,使他的积极人格特质全面发展。
2.幸福在哪里
追求人类的六种普适性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3]。美德难以测量,我们可以通过品格优势的挖掘去建构和测量。比如,仁爱通过仁慈、博爱、爱人与被爱的能力、牺牲和热忱来达到,节制可以有谦虚、纪律、自我控制、谨言慎行来达到,等等。在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品格优势,挖掘突出优势,践行弱项优势。比如,可以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势分析,你是具备好奇心、热爱学习、社会智慧、正直、仁爱、谦虚等品格,还是有许多优质品格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比如创造力、勇气、毅力、谨慎、卓越等品格优势。努力发展和获得24项品格优势,了解自己的突出优势,并尽量展现,适当践行自己的弱势优势,以达到自身优势的平衡,以求获得更多地幸福感。
《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提到了塞式幸福法则△H=S+C+V[4]。△H是你的幸福的持久度,S是你的幸福的范围,C是你的生活环境,V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幸福的持久度,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关,幸福的范围我理解的是个体遗传来的幸福感受阈限,有的人一点小事就感觉很幸福,而有的人需要很大的生活事件的触动才能说感受到幸福。一个民主、文明的社会体制会给人带来更强烈的幸福感。我们能改变的是V的部分,可控的因素,幸福感更多的是跟我们的精神需要联系的更紧密些,物质上的幸福感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而且容易习惯化。如何保持幸福的持久度:与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社交关系、信仰、道德环境有关系;与金钱、客观的健康、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关联较小。塞式幸福法可以给大家更多的启示:
(1)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要被过去所左右,过去对现在、未来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过去并不像精神分析学说认为的那样影响深远,也不会影响其一生的人格成长,童年的阴影也不是一生的诅咒。
(2)未来不全像你想象。对于未来,争取用乐观的解释风格来看待,争取培养自己乐观、自信、希望的美好优势;培养乐观的解释风格,运用好情绪ABCDE理论模式。
(3)抓住现在的幸福。学会珍惜当下,体会愉悦与满意带来的成就感,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愉悦、满意、专注的投入到当下的生活。比如,一名教师的自我价值体现,就在于课堂上教师对于知识的理解与传递,学生吸收的好,课堂参与度高,教师的讲解与学生产生了共振和共鸣,便是幸福感的一种获得。实现自我价值,是幸福感获得的一种主要的方式。
3.如何寻找幸福
工作、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重要和主要部分,要试着学会从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去发现幸福并感受幸福,去追求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PERMA理论[5],由“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出,美好时光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一是Positive emotion——积极情绪,用积极快乐的心态面对人生。二是Engagement——投入,专注于当下;三是Relationship——人际关系,在每天活动的空间里与所遇到的每个人和谐相处;四是Meaning——意义,每天的活动行为能对自己或者他人有所帮助与收获;五是Accomplishment——成就,分享幸福成就的感觉有两种:一种是纯粹付出帮助他人,使其走出困境,迎来成功;另一种是在技术等竞争方面获胜,拥有美誉的境界。积极情绪是正心,全情投入是正行,明确前进的方向、建立统一的价值标准是正知,而与人友善合作、建立良好顺畅的沟通关系便可视为正念,有了这样一种积极的氛围,我们便可以获得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个人价值得以彰显,我们便可以骄傲地说,我获得了我的美好时光,我的人生是有成就而无遗憾的,这便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体现。
《禅说》中说,“日日是好日”。大致意思是说,只要我们心境恬淡、心怀喜悦,那日子必然每天都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浅笑低吟,不疾不徐,从容做事,充实饱满……,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美好时光吧?然而时事未必尽如人意,我们的生活未必由我们自己左右,我们来世上走一遭,总要在人群中来来往往,在游走中反反复复,分辨、讨论、争取、放弃,心思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日子被搅和得人仰马翻,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多彩的、缤纷的生活,我们爱她的丰富还来不及,又怎敢奢求要风轻云淡、一帆风顺呢?我们要能够看到世界的美好,也能够接受世界的不美好,无论怎样,我们依然爱他。这就需要我们自身进行调节整理,让自己跟上外界的脚步,让心思不要游离,正知正念,正心正行。
依据西方积极心理学的“蓬勃人生”[6]的说法,我们要有活力的活着,这是一个需要活力的过程。譬如登山,向上攀登需要我们有积极的动力和充足的体力,我们在这个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难免坎坷、疲累、走弯路、遇迷途,但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我们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修复力和乐观的认知力,当然还需要团队的支持力和坚韧的耐力。某一个体获得多少幸福,在于他获得多少融入社会的能力[7]。如果这一个体是富于爱的,那么他便会乐于助人;如果这一个体他更多是被爱的,那么他便会学会感恩;如果这一个体想获得个人价值,便要通过积极行为来达成。
终极幸福的真谛是在应用突出品格优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意义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欲要尽享“美好的时光”,不外乎要遵循三个维度:一是有目标的充实的人生,二是有活力的蓬勃的生活,三是有爱心的付出的幸福。它们分别站立在我们人生的起点、过程和终极愿望上,俯瞰着我们,“引领着我们一直向前”。简言之,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寻找幸福与满足感。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 (Martin E.P.Seligman),任俊 (合著者),罗劲(合著者),洪兰译.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积极心理学之父力作)[M].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
[2]马丁?塞利格曼 (Martin E.P.Seligman)著,任俊译.认识自己,接纳自己[M].万卷出版公司,2010
[3]马丁?塞利格曼 (Martin E.P.Seligman)著,洪兰译.真实的幸福[M]. 万卷出版公司, 1993
[4]马丁?塞利格曼 (Martin E.P.Seligman)著.持续的幸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5]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著,汪冰译.幸福的方法[M].中信出版社,2013
[6]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著,王珺译.积极情绪的力量[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著,徐红译者. 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5M8);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451号)阶段性成果。
论文作者:赵海楠1,于丹丹(通讯作者)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幸福论文; 优势论文; 心理学论文; 品格论文; 马丁论文; 情绪论文; 自己的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