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综合检修方法的评估与改进论文_徐小飞

电力设施综合检修方法的评估与改进论文_徐小飞

(国网内黄供电公司 河南安阳 456300)

摘要:综合检修是一种全新的作业方法与理念,对提高变电设备健康水平意义重大,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不足,需改进与提升,以便符合工作之需要。

关键词:综合检修;现场检修;不停电作业

一、综合检修的概念

“综合检修”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变电站检修组织管理模式,以提高输变电设备健康水平为目的,以结合停电与不停电检修、坚持设备停电检修“一停多用”、“五结合”、“专业全参与、设备全覆盖”为总体原则,是对“三遵循两减少”和“一停多用”工作思路的具体实践,是多设备、多专业、多需求、多方位的联合系统检修,对于扎实推进运检管理各项基础工作、提升变电精益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省、市、县级公司变电站检修管理可参考借鉴。

(一)实现停电检修模式的重大转变。变革传统的以间隔为单元停电检修模式为“整站、半站”模式,电网非全接线方式运行时间大幅减少,现场作业风险明显降低。集中检修极大地减少设备停电次数、减少作业现场数量和减少现场作业时间;有效地降低作业范围内人身触电及误操作事故风险。

(二)有重点地提升“整站”设备健康水平。做到检修试验无死角,缺陷隐患全消缺,辅修项目全实施,精益化问题整改更彻底。突出统筹特点,全面整合例行检修、消缺、反措、大修、技改、迁改、基建、市政等电网停电工作,以主要停电工作为主线,电网、电厂、用户相配合,多工种、多业务相结合,开展周期性整站(线)综合检测、检修,实现用户检修周期与电网步调一致,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停电。

(三)规范检修作业流程。优化检修人、财、物资源配置,形成资源互补,节约大电网检修管理成本,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增强检修管理能力和水平。“综合检修”应用前景广阔,变电检修管理可借鉴“综合检修”工作机制、流程、规范等,结合自身特点优化完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检修管理效率与效益,提升检修管理水平。

二、综合检修的作用

深化变电站综合检修,通过统筹作业项目,均衡安排停电计划,控制检修秩序,初步形成了安排科学、节奏有序、工作有效的运检工作新秩序。多年未发生六级及以上电网事故,设备健康水平和变电精益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一)专业协同和队伍实战能力显著增强。变电站综合检修是一项系统工程,统筹了“五大”体系各方需求,也需“三集五大”体系部门配合开展,通过分工合作,协同推进,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融合,“三集五大”深化融合。综合检修工作促进了专业之间协作意识、联动能力、专业工区承载能力提升。打破了固有的维护范围划分,实现了专业整合,互相支援、团结互助、资源共享的良好机制,增强了综合检修体系运检力量。通过综合检修,实现“单兵种”向“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转变,生产各专业、厂家队伍全过程协同作业,协同配合水平逐步提高。

(二)电网非正常运行时间减少。“综合检修”与以往单间隔轮流停电的常规检修模式相比,单母、单变等电网非全接线方式运行时间大幅减少,运行风险明显降低。现场作业时间大幅减少。将不需要停电的作业工序调整至停电前完成,人员现场作业时间大幅度减少;“整站、半站”停电模式,实现一次性停送电,倒闸操作、安措布置工作量大幅减少,大大降低误操作风险。

(三)作业安全性和设备修试质量明显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综合检修”模式,促使小型作业现场大大减少,作业安全风险及现场管控压力低,整站只有一个危险点,有利于大型机械施工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杜绝了疲劳作业,提升了安全作业系数;检修工序安排合理,有利于人员现场精细化作业,厂家技术人员、基建专业队伍现场参与,采取车间预组装、流水化作业等方式使检修质量明显提高。

(四)“一停多用”成效显著。“综合检修”以电网设备状态评估为基础,以3-5年为周期,开展周期性综合检修,全面整合常规例行检修、反措、大修、技改、迁改、基建、用户、电厂等电网停电需求,按该区域三年规划,通过整站、整线、整片集中检修停电,一次停电满足各方停电工作需求,实现一个检修周期不重复停电的目标。

(五)试验消缺全面彻底。“整站、整片”停电模式,使设备设施能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尤其使母差、低周等保护装置彻底传动、组合式母线刀闸的检修成为可能,做到检修试验无死角,缺陷隐患全消缺,辅修项目全实施,精益化问题整改更彻底,实现站容站貌焕然一新。

三、存在的不足

综合检修方法在提升检修效率的同时,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不同专业之间的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各单位综合检修从规模、范围及参加队伍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个别综合检修现场也还存在专业配合不紧密、工程衔接不紧凑、物资材料到位不及时、运行方式不灵活的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各专业的协同配合。

(二)施工车辆及大型施工工具略显不足。由于综合检修期间,时间紧张,任务量大,作业面多,工作时间相对集中,工程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吊车、斗臂车、升降平台及试验设备、继电保护校验设备等相对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大型工器具检修需求,需在今后工作中继续研究改善。

(三)检修工序及质量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继续加强现场勘查,尽可能提前统筹安排无需停电工作,减少现场作业时间,有效缩短设备停电时间;同时综合考虑每项工作,明确交叉作业每道工序,优化现场验收卡,抽调各专业骨干成立验收小组,进一步确保检修质量。

四、改进与提升

(一)提高对综合检修的认识。实行综合检修是缩短电网非正常方式时间,提高电网安全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要整合原有的分散停电检修模式,转变根据人员、工器具、专业等条件安排停电计划的观念;改进已有的检修施工方法和工作流程,将大量的工作放在停电之前进行,以缩短停电时间。

(二)加强综合检修计划管理。以基建停电为准,按照生产配合基建、农网配合主网、客户配合系统、电厂配合电网的原则,统一停电平衡。各专业必须明确停电时间、项目及范围,一旦停电时间排定,各专业必须刚性执行,对执行不力者严格考核。

(三)规范检修现场管理。一是加强危险点分析与预控,优化安全措施布置,并根据作业区域变化及时调整。二是加强工艺质量控制,各施工作业单位全面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三是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固定班组工作区域。四是工器具、材料、特种作业车辆实现定置、定位、定人管理,设置行车通道。五是对带电部位设置特别警示牌,并派专人蹲守。六是现场各级、各类人员标志醒目,可明显区分。七是厂家人员、检修雇用人员、站内临时用工等,由专人带领工作,设专职监护。八是检修后的设备干净、整洁,标志标识规范醒目。

(四)提升综合检修工作质效。一是提前进行物资材料、作业人员、仪器仪表、工器具及特种作业车辆、检修施工方案、应急预案等的编审及培训工作。二是提前完成基础制作、设备整组调试、电缆敷设及新设备、材料到场到位等工作。三是提前准备工作票、操作票、三措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将各专业任务详细分解,责任到人。四是优化工序衔接、交叉作业配合、专业界面的分工职责,及时沟通信息,通力协作配合。五是完善后勤保障,加强饮食、住宿、安保、医疗救助、车辆使用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五)落实应急预防措施。一是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优化负荷倒接方案,进行过载能力、动稳定和电压水平校验。二是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故障抢修的人员、工具、备品备件、车辆,责任具体到人。三是加强相关联设备运维,重要变电站恢复有人值班,重要线路落实保电措施,特殊区段蹲守看护,重要用户制定保电方案。四是及时发布停电公告,加强有序用电管理,做好95598电话的值班工作。

论文作者:徐小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电力设施综合检修方法的评估与改进论文_徐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