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钟华良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钟华良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龙城村小学53760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对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而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一门关键性学科,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巨大的提升作用。但由于小学生限于年龄、思维和心理尚处在发育阶段,因此,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小学生适应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数学学科。情境教学法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刚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因此,受到师生的青睐。探讨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对基层教师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该阶段,其各方面能力都处于发展初期,若此时能够运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等,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为其各方面能力培养及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法,能够以问导学、以情入境,帮助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受传统应试思维的影响,在应用问题情境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对此应当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优化问题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1问题情境设置概要

问题情境的设置,主要是以教师引入的实际生活问题为基础,在解释问题的过程中设置与原问题相矛盾的对立面,让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和对问题的疑惑,从而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思考和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过程适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创设趣味性、生动性强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实践活动中来看,创设问题情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在现实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多数停留在表面上,在课间中附带着讲一些与课程无关紧要的事例,单纯的调动课堂学习气氛。这样就没有真正从课程内容实际来设置情境,就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教师总是容易在教学过程中突发奇想,凭空想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过程当中没有依据,以致思维混乱。此外,情境设置方式比较单一,教师没能充分地利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视频、音频等教具,因此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2小学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2.1趣味性

前文提到,活泼好动是小学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之一,与此同时,其还存在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制能力较差等问题。对此,在开展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课堂时,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问题创设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内容,以此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与兴趣。

2.2针对性

通常而言,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是在开始新课教学时,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思考与探究新知识、新内容,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而,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需具有针对性,能够面向学生某一发展点展开,在帮助学生学习与巩固新知的同时,也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素养。

2.3层次性

与其他课程相比,数学课程本身具备较强的知识性与层次性,其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为此,在设置问题情境导学时,应当充分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创设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情境,逐层引导学生从低阶知识不断过渡到高阶知识的学习,层层深入,步步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3.1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例如,在学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的上册《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去商店里买茶叶,如果有一个长方体的茶叶桶和一个圆柱体的茶叶桶,它们的高度一样,而且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买哪一个更合适呢?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新奇,就会令学生陷入思考。其实问题的本质很简单,就是看在矩形和圆形同样周长的情况下,哪个面积更大,那么同等高度下,体积就会更大,也就越合适。借着这个问题,教师就将“圆的面积”这个知识点引入到了数学课堂上,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2合理举例,结合课堂知识点

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在于找到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化的现实生活实践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生活中存在的情景以及学生对这些情景的理解从而协助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往往比教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效果好得多,所以说,问题情境教学法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师能否找到与课堂理论知识最契合的生活情景,目前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也是部分教师盲目举例结果导致情境与理论无法结合起来,进而导致这一方法的效果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备课时应当注意合理举例,并严格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来寻找与之相关的生活情景来进行课堂情境创设。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节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识别钟表的读法来帮助学生区分这三个单位,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它们的转动频率特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钟这一换算的内在原理。

3.3增加情景问题的实践环节

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知识点最根本的目的是能够掌握利用这些知识点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师进行情境教学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忘了训练对这一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在协助学生进行知识记忆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目前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实践环节所占据的课堂比重还不够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对知识点的讲解,反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氛围中来,更遑论让学生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训练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这一目标了。教师应当增加课堂上情境问题的实践环节的比重,增加学生训练自己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盒制作成简易的钟表,同桌之间互相通过调整时针来提问分别代表几点几分几秒,从而知道训练学生对知识点实践应用的能力。

3.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教学辅助性手段,可以让学生的理解更加直观。而且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尤其是在学习到图形的时候,可以通过动态的图形变换、放大、缩小,可以作为辅助型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例如,在学习三角型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和高的乘积,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面对这道题时会云里雾里,但是多媒体教学却可以展示平行四边形,并且标出底和高。运用动态的线段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让学生看到平行四边形被分割成了完全相等的两部分,这样学生就可以明白,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除以2,就可以得到三角形的面积。结果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刚好吻合,这就实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教学法并非是教师只需要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就能够进行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这还需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经验积累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够在生活情景与理论知识之间迅速建立准确的联系,才能真正运用好问题情境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甄晓慧.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张晓云.关于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6,(30):149—150.。

论文作者:钟华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钟华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