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施工质量是影响用电的重要因素,由于变电站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工程的施工技术,才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土建工程质量直接决定了变电站工程质量,因此就需要将先进技术运用在施工过程中,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保障用电安全。本文浅析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工程;土建;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为保障人们用电安全,就需要不断提高工程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土建工程是在进行变电站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施工质量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土建工程施工难度大,对技术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在施工中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从而保障施工质量,以达到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1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特点解析
1.1变电站土建工程投入成本及技术要求偏高
变电站土建工程涉及内容偏多,其中因为电力设备、自动化设备、智能化设备占比偏高且对设备精密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决定了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投入资金成本、技术要求会很高。
1.2变电站土建施工功能全面,占地面积较少
虽然变电站占地面积小,但需要的功能较多,也就意味着不仅需要保障施工质量,还需要完善相关功能建设,例如配电室等基础设施,这在无形之中就会增加施工难度。在进行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障变电站具有相对独立性,还需要保障变电站的工作,在土建工程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种种因素导致施工困难,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此能够保障施工。
1.3变电站施工地点受到变电站系统的影响
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时通常会选址在电力负荷相对中心的位置,以此保障变电站的常规运作。在建设变电站中,需要考虑层面较多,如变电站周围是否有大型工程、雷电发生的概率、变电站工程材料运输等,因此,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往往不得不在不良地基上进行施工。
2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2.1地基处理技术
2.1.1土建工程基础处理
在进行正式施工前,需要对变电站的施工地点的地形与地质进行勘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基础处理技术。变电站基础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独基础技术,另一种是条形基础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如果符合相关标准,就能够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施工,如果检测不合格,就需要采取一定技术处理,提高承载力。运用基础处理在进行底面积扩大施工时,首先需要对该地点的承载力进行分析,继而采取必要的手段,扩大底面积。
2.1.2围墙基础处理技术
在进行变电站工程施工时,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围墙,主要起到保护变电站的作用。围墙的主要位置是在挖填土的边缘,这部分的围墙基础通常不会出现问题,通常为节省建筑面积,在设计过程中会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而围墙主要是建设在挡土墙上。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填土厚度过大的现象,就需要提高施工技术,工程造价也相应会提升。为改善这种现状,就需要采用自然放坡的方式,改善填土厚度过大造成的工程造价提高的现象。
2.2混凝土技术分析
2.2.1混凝土技术施工是保证土建结构承重力与稳固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出现施工缝与孔洞等现象,施工缝与孔洞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裂缝现象,就需要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凿出V形缝,并在缝隙中注入大量水泥,并对缝隙做好密封工作,保证施工施工质量。当混凝土结构出现孔洞现象时,首先需要将孔洞周围的灰尘与破损的结构彻底清除,并将孔洞彻底清洗干洗,将泥浆按照标准比例进行搅拌,再将泥浆均匀覆盖在孔洞上,并将泥浆压实。对孔洞进行修补,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出现孔洞问题,要引起充分重视
在对孔洞周围处理干净之后,需要建立适当模型,利用压力朝孔洞内灌注水泥浆进行修补。结构发生裂缝需要根据裂缝的宽度与深度采用不同的修补方法,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
2.3预埋施工技术
在进行变电站突进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预埋施工技术,这是决定变电站后期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的决定性环节。在进行预埋施工时,需要进行管件预埋,管件预埋时需要注意预埋板的长度与方向的变化,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前期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梁侧边底部需要埋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保证其稳定性,但在埋入钢筋时,需要将钢筋埋在梁侧底的上方,并且需要注意,不能够在主钢筋上进行焊接,会影响钢筋结构的稳定性。上层砼的施工,需要在其表面抹上均匀的石灰,但在进行抹石灰的过程中,需要避开预埋件,并对裸露的部分进行保护,避免污染预埋件,影响工程质量。
3基于不良地基条件的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
3.1变电站基础建筑物改善建议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变电站建筑的地基都选择独立桩等桩基,但当站址地基承受力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等状况下,应当选择桩地基等适合条件的地基方式来进行地基施工。在施工中,当基础的基坑标高的时候,要对基底进行触探实验,实验结果必须达到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标准才可继续工程,如尚未满足要求,则需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常见处理方式为。(1)通过观察土方图及地形图,来查看地基是否处在填土层较浅的位置,在处于填土层的情况下,要进行开挖工程,将土层挖至老土层以下0.5m且满足于设计所需持力层,在使用强度为M10的水泥砂浆及片石精细砌筑至设计标高,以满足设计要求。(2)当条形地基遇到低于承受力与设计要求差别值相近的情况,需对地基底面积进行扩大验算,按照结果扩大基础。独立柱基础可将基底标高降至原土下方,此时底层柱的体积会相应增加,此时要对底层柱的结果进行修整。
3.2变电站中电缆光与排水管道基础处理
电缆沟及排水管道在变电站建筑中,大多是条形基础,结构上有重量较小、长度偏长的特性。当处于不良地基上时,可以采用局部片石垫层且扩大基底面积的方法来处理,若是整体采用此法,会导致工程成本大幅度提升。因此除以上方法以外,常见处理不良地基的方法有:灰土垫层法。灰土垫层处理方法通常情况下,用于1~4m厚度的软弱土层,通过将地基下方定量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填充进比例合适的灰土,在水分条件最优的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在夯实或压实的过程中,要注意确认承载力。人工压实或夯实3:7灰土垫层的情况下,当压实系数限于0.97、干土重量不低于14.5~15.0kN/W的条件下,灰土垫层承载力至少可达300Pa以上。如灰土垫层比例为2:8,压实指数为0.97、干土重量不低于14.8~15.5kN/m3的条件下,灰土垫层承载力可达300Pa。强夯法。强夯法通常用于处理碎石土、沙土、低饱和度粉土等脆弱性地基。而当处于高饱和度粉土的情况下,在夯坑内回填碎石阶段时,应当对现场适用性进行检验。在强夯法进行前,需在现场找出具备代表性的试验区,进行试验施工。强夯法的夯击力度,要按照基土类型、结构、大小等全方面因素综合确定,多数情况下,粗颗粒土可取1000~3000kN•;m/m2,细颗粒土可取1500~4000kN•;m/m2。
3.3变电站土建工程应当考虑如何搭配电气工程
变电站在对土建工程施工时,应当将电气工程列入考虑范围,两者之间互相配合对整个变电站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极大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建设,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变电站的施工过程有相关规范标准,其中严格表明对对土建工程的质量必须控制精确。如果变电站工程中,土建工程存在不规范因素,与电气工程产生不恰当的因素,这将会对土建结构的整体形成破坏,从而导致功能的稳定、安全性,而电气施工过程中,功能性设备通常以管线相接,因此电气工程与土建工程若配合恰当,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整体的破坏。
结语
对于变电站的建设,必须按照相关规范来设计能够互相有良好配的工程,以此来提高变电站的质量,如遇到不利于变电站基础施工的情况,应当及时的用正确方法分析、处理,通过反复修正后,确保各项要求能够满足设计所需,才可以开始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谭坤明.浅析变电站电气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J].中国科技信息,2016,1(8).
[2]黄嘉锦.220kV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江西建材,2016,(15):112+114.
论文作者:杨海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变电站论文; 土建论文; 地基论文; 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孔洞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