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积极的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整体质量和建材的使用方面。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在该工程中的作用非常大,所以科学的进行混凝土的配比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关键,也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主要方式。本文将就混凝土的配比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策略
一、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原则
确定合理的配比方法,按照标准进行配比,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施工:①选择符合工程 要求的混凝土材料,以保证其和易性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同时在拌制的过程中尽量的保证均匀搅拌。②确保混凝土在拌制的过程中密实度和渗透性达到工程的要求,有效的避免集料发生侵蚀的现象。③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其结构部分不能存在裂缝和变形的情况。④混凝土的强度要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与工程的质量要求一致。
二、确定理论设计配合比
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施工环境、施工地区以及施工设备等将水工混凝土的标号和级配分离开来。施工开始之前,要根据图纸设计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工艺和设计标号都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在具备试验资质的实验室根据混凝土的标号、级配等参数将其进行配比试验,根据试验参数确定出规定的配合比。而在该试验的过程中,存在周期比较长的问题,所以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就要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安排,保证其不能够影响工程的进展。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应该使用与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致的混凝土、砂石料以及外加剂等等,确保数据与实际施工完全一致,不能存在数据造假的问题。通过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出具相应的试验报告。如果使用的砂石料、水泥以及外加剂与施工要求的品种不一致,经过检验之后与原配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混凝土设计标号,这时需要根据新产品的混凝土材料进行配合比的试验。施工单位应该根据试验结构推荐的配合比,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必要的验证,同时上报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保证其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三、确定建筑工程现场配合比
确定了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后,需要在拌合浇筑开始前,应该根据具体的规定对砂石料做检测,根据监测结构计算施工的配合比。部分的施工人员对于配合比的理解不到位,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仅仅依据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数据进行配比;有的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对于配合比的调节计算理解有误,或者在调节砂石骨料的含水率存在问题;还有一些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对配合比理解不到位,他们认为只有当砂石骨料的一些参数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之外时才进行调节,如果砂石骨料满足正常的设计需要,则直接忽略掉配合比的调节。通过了解砂石骨料的标准后,其骨料超径率在5%以下,逊径率在10%以下,这样的标准与有关规定中的各级骨料误差在2%以下即可,如果忽略了砂石骨料的超径情况,逊径的考虑,此时的各级骨料中的承重误差也就毫无意义。
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严格的检查配合比是否正确,同时检测各级骨料的超径、逊径是否异常,含水率也是必测的一个参数,准确的进行调节计算,合理的进行混凝土的配比确定,保证现场的配合和理论试验数据一致
四、调节计算施工配合比的措施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现场配合比的调节计算,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常规调节计算法,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无法进行超径、逊径、含水率的测试,对于实验室的相关数据考虑也比较不严谨,所以在进行实际配比和理论配比时非常容易出现误差,特别是在砂石骨料超径、逊径的较大且含水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其计算数据的误差就会非常的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下列的方式进行配合比的调节计算,能够进行反算并且与理论计算完全一致。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是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中,根据工程要求严格的进行砂石骨料的筛分,确保砂石骨料中的超径和逊径现象不存在,同时在面干饱和的前提下配比各种骨料,但是现场中无法进行骨料含水率的测试。对此,应该首先进行砂石骨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的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将理论和配比与干燥环境下的配比数据进行转换;
二是与建筑现场实际测量的骨料含水率超径、逊径等参数来确定配合比。主要的计算公式如下:骨料理论配合比质量=试验配合比质量*(100%-饱和面干吸水率)*超径质量=骨料理论质量/(100%-超径率)*超径率;逊径质量=理论质量/(100%-逊径率)*逊径率;含水量=理论质量/(100%-含水率)*含水率;调节质量1=当前级超径、逊径量+含水量;调节质量2=(前一级超径量+后一级逊径量);施工配合比量=调节质量1+调节质量2+理论质量。每盘的配比量应该根据工程中所使用的搅拌设备以及容量进行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将外加剂配比成溶液的形式,每盘水的用量进行精确的计算,同时应该消除在溶液内的含水量。
五、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现场控制措施
为了充分的保证施工中的混凝土配合比与理论数据一致,工程开仓之间,施工单位应该聘请试验经验比较丰富的工作人员,根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数据进行复验,根据要求选择最佳的验证方式和频次,同时检查混凝土的拌合骨料,结合其数据进行对比调节,然后申报现场的混凝土配比通知单。在监理人员确认了检验过程以及检验结果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将该数据定为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要求进行检验,根据标准检验的程序进行,根据检验数据和试验结果对现场混凝土的配合比做出必要的调整,保证混凝土的配比、控制量与理论数据一致。需要提起注意的是,不管是任何的使用情况,调整配比时,必须征得监理人员的确认才能进行。
施工现场的配合比数据确认之后,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配比量进行称重,将其数据的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使用电子秤称重,并且定期、定时的检查称量设备的误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特别是进行加水量准确计算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计算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在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加入了外加剂,其含量较低,但是却不能忽略外加剂对于前期和最终质量的影响,需要注意到是严格控制掺入量。如果使用的是固态外加剂,则应该根据每次使用量进行称重包装,需要将固体状态配比成溶液型式,要严格的控制每盘的掺入量以及额定浓度,这样便于现场数据的控制,合理的进行溶液的添加,正确的计量掺入量,尽量的保证其与理论数据一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其质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对于人民的正常生活存在较大啊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地加强建筑用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混凝土的配合比方向出现,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讲述了自己对于混凝土内在质量影响因素的看法。施工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根据其配合比对现象数据进行计算和调整,同时在最大的限度上保证施工现场的数据和理论数据一致,此外,还应该从其他的方面进行加强,真正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梁劲毅.浅谈混凝土配合比中碱总含量计算[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9)
[2] 陈俊,陆福春,龙绍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综述[J].建筑技术开发.2012(06)
[3] 姜运柱,李淑兰.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11(01)
论文作者:王文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数据论文; 质量论文; 砂石论文; 理论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