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搞好城市综合配套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存量论文,资产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改革所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前,城市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存量资产的流动与重组,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围绕搞好国有经济,进一步协调深化各项改革。
一、盘活存量资产,调整经济结构
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要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展开,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是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环节。结构调整能为经济体制的转变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遇,有利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进一步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资产结构,有利于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资金占用,堵塞浪费漏洞,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国有经济效益低,改革进展不快,是全国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也不例外。这里既有国有企业机制不活、包袱太重的问题,也有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生产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资产结构不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向前推进的严重障碍。因此,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并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开展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结构调整讲了多年,但进展不快。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把调整结构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调整和改革两张皮。单就调整说调整,不通过改革解决体制问题,调整可以取得一时的效果,但体制和机制不变,过一段又会旧病复发,这方面教训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屡见不鲜。单就改革谈改革,当改革触及到深层次结构问题时,就难以深化。因此,要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必须在结构调整中深化改革,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调整经济结构。前一阶段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实践充分证明,城市国有企业集中、综合功能强,具有较大的结构调整余地和配套改革条件,只要把收购、兼并和破产与城市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减人增效与劳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增资减债与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等有机结合起来,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就能加快。
开展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调整经济结构,要从存量调整和增量投入两方面入手,重点放在存量调整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试点城市对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认识不足;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增量资源仍然按老方式来配置,形成一边改革老企业,一边按老模式复制新企业的局面。一些试点搞得好的城市的经验证明,把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结合起来,把重点放在存量调整上,就能加快推进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讲话中指出:“把经济增长的着眼点转移到国有存量资产的调整、改组和优化配置上来,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下一阶段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要紧紧围绕结构调整,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积极推进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
二、进一步把存量资产流动与重组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在前一阶段,试点城市和其他城市,特别是上海市,在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方面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下一阶段,要充分吸收和利用现有的好经验,从实际出发,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把存量资产流动与重组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1.存量资产流动与重组要紧扣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进行。国家已经明确今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定了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要求,从当地实际出发,提出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调整规划。上海市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总的方向是围绕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经济中心展开的,没有这个战略性目标,存量资产的流动、重组就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成效。各试点城市的结构调整,要有利于强化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紧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利用级差地租收益,对市区内老企业进行搬迁改造或转产改造,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企业。北京一轻系统利用级差地租收益实施“退二进三”、“退四进二”的调整战略,取得积极成效。上海、天津、沈阳等城市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革探索。我们认为,利用级差地租收益,以强化城市现代化功能为目的,盘活存量资产,是推动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的一种有效方式。有条件的大中城市都应学习借鉴这一经验。
3.引进外国、外地的资金改造国有老企业。一些城市利用外国、外地资金改造国有老企业,成效明显,创造了好经验。武汉市在批准的“三资企业”中,约1/5是通过与老企业改造形成的。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要按照我国产业政策和利用外资的法规加强引导、规范,既可采取外商直接投资、合资合营、持股等多种方式,也可搞股本融资。引进外省市的投资改造老企业更是大有作为。南宁市采取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拿出一大批企业向国内投资者招商,而且重点是吸引非国有企业的投资,由于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招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4.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相结合,以存量换增量。这是上海、唐山等市在推进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认为,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是结构调整的两种不同方式,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不能用增量调整来代替存量调整,因为一方面受制于资金供应,难以大面积启动,另一方面只靠改变增量的投入结构,很难改变原来不合理的存量结构。相反,也不能完全用存量调整代替增量调整,如国有企业调整资本结构不注入新的资本金,也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把存量资产向重点发展的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流动重组,同时把增量向以上方向优化配置,才能用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的投入,把死资产变成活资金,才能优化经济结构,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
5.鼓励和促进国有企业以及各种经济成份企业的兼并、联合。在国有经济内部,鼓励跨地区、跨部门无偿划转。四平市向中央企业划转了9户企业,固定资产达3.5亿元。市联合化工厂的一个改造项目,过去由于自筹资金不到位,立项3年不能开工,划给中化公司后,一次性解决资金1500万元。我们认为,国有资产在国有经济内部可以划转,既包括对自己是包袱,给别人是财富的企业或项目,也包括效益较好,划给别人有更大发展的企业或项目。对地方来说,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算大帐,不算小帐。地方失去老企业,虽有资产,也有政府无力解决的沉重包袱,如果划转给效益好的集团或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注入新的资金使其发展壮大了,会使地方在税收、劳动力就业、居民收入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重新受益。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以名牌、名厂和名人为龙头进行资产重组,第一是名牌产品,选择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产品,重点扶持,第二是名厂,然后是名人,以名牌、名厂、名人为龙头,形成产品、产业优势,上海的三枪、三毛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6.通过国家授权,构建国有资本营运主体。上海授权16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国有资本营运主体,同时将原属政府序列的18个企业主管局,通过国有资产授权改制成17个国有资产控投(集团)公司。全市已授权经营的33个企业集团和控股(集团)公司,以资本营运为主要职能,抓资产经营管理,抓大项目的投资,抓大的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我们认为,国家授权企业集团作为国有资本营运主体,在实践中效果较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集团固有的企业属性,以及母子公司之间自然形成的产权关系,使其改组为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成本和风险较低;二是企业集团公司已具有相当的资本和组织规模,也有进行结构调整、资本重组的能力和实力,在资本经营上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这条路子各地可继续探索。行业范围内的控股公司,或资产经营公司,应按市场规则和有关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搞行政性公司的翻牌,防止出现“婆婆加老板”的现象。控股公司或资产经营公司不限于在行业内组建,可以组建综合性的控股公司或资产经营公司。
7.采取有力措施,实现资产重组与企业富余人员重组的有机协调。资产流动重组面临的一个紧要的问题是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从各地的情况看,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应把握两条:第一,在社会保障能力还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分流富余人员要动员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实施多种补充保障措施,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上海市在控股(集团)公司内设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吸纳下岗职工,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发放下岗生活费和医疗证,提供再就业信息。政府为下岗人员建立安民帮困基金和“帮困卡”救助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社会各界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困活动,使帮困救助工作经常化和社会化。这些做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二,结合资产重组,利用资产转让收益,对富余人员再就业进行适当资助。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社会保障能力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富余人员的分流。适度利用资产转让收益用于安置富余人员应成为一个重要方法。
8.建立产权转让的中介机构和信息网络,提供产权转让的咨询、服务和必要的交易场所,为资产的流动创造市场条件。
当然,推进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还有其它一些做法,还有很大的试验空间。各试点城市要继续积极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将推进存量资产的流动与重组不断引向深入。
三、结合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
为了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要以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为重点,加快其他各项改革,促进试点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结合:
1.把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国有企业改革讲话中强调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基本方针。我们必须按照这一基本方针的要求,充分发挥试点城市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把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全面实施存量资产流动重组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组。在这方面,要整体设计,配套推进。一是对重点优先发展的产业,通过联合、兼并和收购,组建以优势企业或名牌产品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团;二是采取控制贷款,减少补贴等办法,有计划地使大多数靠自身扭亏无望的企业走上兼并之路,少数依法破产;三是有条件的企业,要按《公司法》进行公司制改造,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四是一般企业包括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和已改组为股份公司的企业,也要按照前不久国家体改委召开的体改工作座谈会精神,抓紧进行存量结构的调整,加大优化资本结构、劳动就业结构、土地使用结构和分离非生产性机构的改革力度。
2.把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与要素市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与要素市场关系非常密切,存量资产如果不能自由地进入要素市场流动,资产重组就很难实现。一方面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内在地要求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另一方面要素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我们在培育要素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要素市场的发育仍然滞后,特别是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资本市场是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的载体。下一阶段的改革,要从推动存量资产流动重组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把资本市场建设放到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同时,要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3.把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适应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的需要,必须改革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要结合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进一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起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在构建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方面,前一阶段试点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的国有投资公司,只管投资,不管营运,投资和营运分开,不利于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和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试点城市可选择少数国有投资公司,进行国有资本投资与营运相结合的试点,希望在这方面能取得好的经验。
4.把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与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最大的难点是,社会保险基金严重不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有的,关键要大胆地去试。我们多次强调,针对过渡时期的特殊情况,可以考虑从现有存量资产和土地出让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补充养老和失业保险金的不足。在前一阶段试点中,一些试点城市,如铜陵市、重庆市,结合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方面取得了好的经验。一些试点城市对此还有不同认识,等待观望。我们认为,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最大的政策就是允许试,试点城市要抓住机遇,用足用好这一政策。住房制度改革也要结合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加快公有住房和商品房的资产流动,在建立完善公积金制度、实施安居工程的同时,要加大租金调整力度,努力降低商品房售价,推行买方抵押贷款,稳步出售公有住房,争取早日实现住房资金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