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通货紧缩_供给和需求论文

摆脱通货紧缩_供给和需求论文

走出通货紧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8年通货紧缩特征明显

1998年的物价形势,出现了价格改革以来的新现象,即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双双处于负值状态。不管其它宏观经济指标如何变动,价格指数的负值状态,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时期。

通货紧缩在价格指数上的具体表现,一是价格指数出现负值,二是负值状态持续半年以上。1998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指数与累积同比指数全年都处于不断下跌的负值状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与累积同比指数的负值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8个月。因而对通货紧缩现象的认定是无可置疑的。实际上,早在1997年第四季度,由于商品零售价格出现负值,就已经使我国经济进入通货紧缩时期,通货紧缩的持续时间已经达到15个月。

通货紧缩在价格上还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国家试图通过相关调控政策,引导主要商品市场价格上升,但出现了明显的政策效应弱化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粮食价格与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中。

国家从1998年5月份开始,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 主要是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封闭运行等三项内容。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止住了粮价下跌趋势,从5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5个月的粮食价格小幅度上涨局面,与上年同期相比,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从4月份的89.4 回升到9月份的103.5,回升14.1个百分点。粮价回升对阻止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大幅度下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从10月份开始,随着秋粮上市与各地的陈粮抛售,粮食价格随即出现回落,11月份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又回落至101.5~11月累计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则为96.4, 仍然处于负值状态。这说明新的粮价政策在促使粮食价格回升5个月后, 仍然难以抵挡由粮食市场供过于求决定的价格下降。从总体上看,1998年粮价政策起到了阻止粮价下跌的作用,但粮食价格水平仍然低于上年,且又重新恢复下降趋势。粮价的回升幅度低于政策期望水平,粮价走势也与稳定粮价与促其逐步回升的目标不相吻合。

针对价格逐月下滑、市场需求不振的现状,国家在1998年4 月份就已经开始推出各种扩大投资政策。这种政策倾向在8月份最为突出, 即国家决定增发1000亿元人民币国债,用于扩大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如此大量的引导性投资,按照以往的经验,应该对投资品价格或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具有较大的拉动力。但统计资料表明,扩大投资政策在经过半年多的时滞后,仍然看不到其应有的效果。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上呈不断下滑态势,11月份的月度指数有所上升,但与8月份基本相当,比上年同期下降8.6%,大大高于同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下降幅度。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的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指数,从9月份后逐月小幅回升,但环比指数于11 月份才“浮出水面”,回到正值水平。生产资料价格较长时间处于较深的负值状态,不仅影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向形成强烈反差。

通货紧缩的力度在价格上表现为价格下跌的幅度与负值状态的持续时间长度。当前两种价格指数的下跌幅度并不是很大,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跌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跌仅0.8%,与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峰值——1994 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21.7%与24.1%——分别相差19.1和23.3个百分点。但通货紧缩的时间实际上已经持续16个月,这不仅是对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的真实反映,也足以使投资者与消费者切身感受市场供给的压力,形成需求不足的预期,从而开始一轮以价格下降预期为出发点的新的市场需求下降。因此,通货紧缩的实际影响远远大于价格指数的下降幅度。

二、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并存

通货紧缩即价格指数出现负值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市场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造成商品价格总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对商品供求总量的衡量,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法。经济界经常引用的内贸部对600余种商品供求状况的排队分析, 可以说明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动趋势, 但不是对商品供求总量的直接说明。 在此引入GDP均值分析方法,以使从总量上直接说明商品供求变动的方向与程度。

所谓GDP均值分析方法,就是把一定时期内的GDP滚动均值看作是商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数值,而实际GDP值与GDP均值的差即离均值,则可以看作是对总量供求平衡数值的偏离。正值表示需求大于供给,负值表示供给大于需求。1995~1998年统计数据的整理表明,GDP 离均值分别为-1.5、-2.48、-3.0和-2.06。说明从1995年开始,商品供求总量就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1998年则继续处于供给压力沉重、市场需求疲弱的状态。

商品供求总量的失衡程度,可以通过离均值与相应5 年均值的比例,大致地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995~1998年商品供过于求的程度分别为-12.5%、-20.53%、-27.27%和-20.89%。 尽管还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认为商品总量供过于求20%,但可以明确地显示,商品总量仍然处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状态中。

与总量供过于求相对应的市场供求失衡,表现为由于市场需求下降,不仅大部分商品的供给数量过剩,还表现为原有供给结构下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据国家统计局对1995年900 多种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统计分析,一半左右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摄像机、彩色照相胶卷的现有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12.3%和22.1%,最低的只有10.2%。我国集装箱年生产能力已达148万国际标准箱,大大超过全世界约120万箱的市场总需求,有2/5生产能力闲置。我国炼油能力已达2.45亿吨,但实际炼油量只有65%左右。1995年只是商品总量出现供过于求现象的第一年,1998年生产利用能力毫无疑问将进一步下降。

1995年部分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

彩照

内燃机 彩电 自行车 照相机 钢材

纤维板

水泥

22.143.9

46.1

53.854.5

62.065.272.9

电解铜 化纤 平板玻璃 乙烯

75.3

76.485.093.3

商品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失衡,使商品的需求增长速度小于供给增长速度,从而使整个社会在供过于求压力的不断增长中,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三、价格变动存在两种可能性

1999年的价格形势,存在两种变动可能性,一是价格指数回升至零状态或正值水平,走出通货紧缩;二是继续维持负值状态,维持低水平的通货紧缩。

支持1999年走出通货紧缩的有利因素是:

第一,商品同比价格指数从1998年8~9月份出现年内底部后,已经不再继续下降,而是出现了持续三个月的小幅攀升。如果市场商品供需不再出现新的供不应求现象,价格总水平就可能就此止跌企稳,随着供求状况的改善而稳定。

第二,投资需求的增长是阻止1998年商品需求总量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因素。这种增长是在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基础上实现的,这项政策也将毫无疑问地延续到1999年。国家于1998年确定增加投资的100亿元中,有一半要在1999 年实施。 因此,1999年国内投资可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而为社会需求的增长提供重要的保证。

导致1999年继续处于通货紧缩状态的主要因素是:

第一,市场需求总体上很难大幅度提高。投资需求大幅度增长的障碍,在于1998年政府投资支出的增加,没有带动相应的企业主动性投资,从而使投资乘数效应大打折扣。1999年如果出现同样的情况,政府投资支出的大幅度增加,只能阻止价格总水平的下滑,而无法对提高价格总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消费需求由于近年来收入水平的下降及若干社会制度的变革,使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因此,即使采取改善农村输变电设施及在城市中大力推行消费信贷政策,只能期望消费需求总水平保持平衡增长的格局。出口需求在世界各国纷纷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环境下,只能期望不出现负数增长。

第二,若干重大经济事件不利于价格上行。如就业压力增大,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据预测,1999年的就业压力大大高于1998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1999年城镇新增就业压力为2374万人,比1998 年增加22.75%,绝对数增加440万人。按经济增长8%测算, 城镇新增就业机会648万人,有1620多万劳动力不能就业。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 只能低水平地解决部分下岗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所以,失业人员的增加与较低的社会保障条件,都将大大降低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减少社会消费需求。再如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滞后,拖累有效投资需求不能扩大。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滞后的弊端,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充分暴露出来。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约束不可能彻底硬化,加之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在“买方市场”压力加重、宏观经济运行总量不断萎缩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的首要选择是维持甚至是亏损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滞后实际上使企业难以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减少企业的有效投资需求。

此外,国内需要防止的金融支付危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的坏帐增加,二是粮食销售中的金融风险。金融体系的坏帐包括商业银行的坏帐与信托投资公司的支付危机。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对本来就已经有大量坏帐的金融体系来说,坏帐的继续增加完全可能孕育着一场全面的支付危机。粮食销售中的金融风险,完全取决于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能否按顺价销售的原则,销售大部分所收购的粮食。从粮食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看,顺价销售的困难十分巨大,这就意味着几千亿贷款很难顺利收回。国家可以通过费用补贴等办法来缓解这种矛盾,但只要没有解决当前粮食供求总量问题,粮食销售中的金融风险就在累积,一旦暴发,其破坏力并不亚于金融体系本身的支付危机。

对上述因素进行比较,很明显,不利因素占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如果缺乏力度较大的宏观政策来扭转这种局面,价格指数很可能继续处于负值状态,即通货紧缩现象将继续维持下去。

四、走出通货紧缩的政策选择

通货紧缩对于经济运行各方面都将造成严惩的危害,这已是有目共睹的现实。同时,目前的经济走势表明,通货紧缩继续维持下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选择正确的政策组合,对于当前走出通货紧缩,显得尤为迫切。

当前最重要的政策目标,是要阻止商品供求总量失衡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1998年国家采取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辅之以较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总的来说是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的,但这只是短期的政策组合,因为扩大支出的财政政策,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实施较长的时间。最近国家又宣布将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即确定合理货币供应目标,保持对经济增长的必要支持力度。其实质是要扩大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与出口需求的支持力度。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的作用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国家将加大货币政策对国内需求的拉动力度。

通货紧缩现象的持续,在于商品供求总量供过于求及供求结构不相吻合。因此,在扩大社会需求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压缩无效供给。其中最重要的是压缩与市场需求不一致的商品产量与生产能力。国家煤炭工业局针对全国煤炭供过于求的现状, 提出 1999 年将关闭煤炭矿井2.58万处,压产2.5亿吨。国家冶金工业局则提出,从1999年起,为了改变钢产量供过于求的状况,将淘汰50立方米以下高炉生产能力2000万吨,10吨以下的小转炉生产能力720万吨,5 吨以下的小电炉生产能力460万吨。这些政策措施表明,改变供求失衡状况的现实选择,是从产量与生产能力两个方面减少供给,以求实现较低水平的供求平衡,才能为缓和通货紧缩奠定基础。供大于求的各行各业,都应该压缩无效供给,作为1999年最重要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

当前价格政策的基本取向,是配合宏观经济政策。根据价格政策的特点,主要是通过降低某些行业的价格与收费,如减少住宅销售价格中的收费项目,以适应当前的市场购买力,扩大住宅消费需求。再如降低电讯与网络服务中的收费,使这些新兴行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得到超速的发展。同时,要利用当前价格水平较低的有利时机,不断完善某些行业如粮食、石油、天然气等的价格形成机制,增强价格对这些行业的供求平衡作用。

标签:;  ;  ;  ;  ;  ;  

摆脱通货紧缩_供给和需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