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公路管理局 山东 成武 274200,
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促使公路工程数量日渐增多。建设公路工程时,如何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是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路基稳定性、路基强度与公路建设质量直接挂钩。基于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了路基加固处理技术是如何在公路建设中应用的。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加固;工艺;技术
近几年,我国各项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公路项目工程量也是随之骤增。面对巨大的公路建设工程量,再加上工期紧张,增加了公路工程建设的难度。另外,公路多属于室外作业,受到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也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公路施工困难。面对任务重、工期紧、环境差等困难,施工单位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
1.路基加固处理技术
公路正式通行后,其路基会在车辆与周边环境的影响下不断被侵蚀。随着侵蚀时间越来越长,路基会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其稳定性与强度会显著降低,直至超过承受界限,无法再继续行车。若强制行车,安全风险将大大增强。因此,建设公路工程时,要注意加固处理公路路基。这也要求施工单位要注重分析施工环境、公路工程类型,再着手选择恰当的路基加固工艺,全面提升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增强路基承受力,切实强化公路质量。而选择加固处理技术的核心是处理公路边坡。对天然边坡、人工边坡进行良好的支撑处理,可大大增强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在利用加固处理技术提高路基稳定性时,应结合路基位置进行分析。目前,可用加固技术的路基位置有三种,一是湿弱地基,此时主要发挥作用的是换填土工艺、排水固结工艺、挤密工艺;二是边坡支挡。其可细化成两种,一种是堤岸支挡,另一种是路基边坡支挡;三是坡面防护,多做基本加固处理。
2.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路基加固处理工艺
2.1注浆法
建设公路工程时,可应用注浆法。它是一种可行性较强的路基加固法。这种加固方法的操作有其特定顺序:首先,对第一次序孔实行钻进与注浆,完成后再对第二次序孔重复操作,确保逐级加密。施工时,要实时查看即时注浆状态,充分保证每个序孔的浆液都均匀到位。选择注浆法注浆时,应充分把握注浆时间,防止长时间注浆。应用这种方法给序孔注浆,浆一旦凝固便拥有较强的防水功能。建设公路时,路基稳定性还会受到地层内部影响。此时选择注浆法,将浆液通过注浆管输进地层内,并在地层内逐步凝固,形成防水性较强的结石体。当前,公路建设所用的注浆法主要有四种,一是喷射注浆,二是压密注浆,三是劈裂注浆,四是渗透注浆。选用以上四种注浆法对公路路基进行加固,应强化两类技术控制。一是加强压力控制。地层内的浆液流动情况与其施压情况相互挂钩。地层内浆液不断积累时,水泥颗粒会进一步沉降,渐渐强力阻止浆液流动。若压力不断提升,浆液便会继续流动。二是浆液流量的控制。注浆时,若填充处理全部结束,应尽可能降低浆液的流动量,进一步控制注浆压力。
2.2加固桩基法
利用机械设备钻孔路基,再向钻孔输进加固料,以建立加固桩的方法即是加固桩基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该方法的支持下,加固桩会和路基土层相互结合,共同建成稳定性和强度较高的地基,大大增强地基承重水平。目前,加固桩基法大致划分成三种,且不同方法所用加固料不同。一是碎石桩加固法。其核心是振冲碎石桩。这种方法注桩施工简单,成桩率较高;注桩时,整体的桩体应力是施工土体的4倍,碎石桩长度则取决于施工土层厚度。二是挤密砂桩。将混合料输进地基孔内,并施加一定压力冲击,建成密实砂桩的方法即是挤密砂桩。三是生石灰桩。浇筑生石灰桩时,应将3厘米到4厘米的生石灰块置入软土层桩孔内。因为生石灰桩能吸收土层空隙间的水,所以到时土层水含量也会减少,并释放出较多热量,进而使土层架构得到优化,土壤质量得到提升,土地强度加大。
2.3机械碾压法
利用推土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碾压路基,使路基变得愈加紧实的方法即是机械碾压法。这种方法有利于直接提升路基强度与整体稳定性。利用机械碾压法紧压路基时,应注重全面分析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果土层含有的水分偏少,那么土粒表层容易形成水膜;但若土壤的干密度很小,那么土层含有的水分会不断增加,表面水膜会不断加厚,最终使土粒孔隙被谁填充。一旦水分含量上升到最高值,土粒孔隙内的自由水就会迅速增多。若此时施工单位无法及时排除多出的土壤水分,土粒空隙的水压就会慢慢提高。所以,应用机械碾压法增强土壤紧实度时,要注意分析环境合理性和时间状态。碾压时,最好分层填方并做机械碾压,以切实提高碾压有效性。若碾压设备是压路机,还要先启动推土机刮平路基表面,确保路基表面是平整的、紧实的,不存在凹凸不平问题。分层碾压时,应保证每层填土厚度维持在30厘米内。碾压完成,要立即进行人工拉毛,确保各路基层始终保持温和,进而增强碾压的持续性。
2.4强夯法
强夯法亦被称作动力压实法。目前,这种方法多被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内。利用强夯法加固公路路基,应注意先试夯。因为试夯可帮助施工单位高度明确施工参数, 从而不断优化、调整并改进地基施工的不合理之处,确保强夯法的应用达成预期效果。使用强夯法的过程中,若不慎出现弹簧状况,要迅速停止操作,并根据施工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着手处理。强夯法的目的在于巩固路基的土体,因此,看对公路路基反复进行碾压固实,直至其达成预期的施工规定。强夯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先行处理,确保路基表面的平整度符合标准,再用特殊标记表明需要被夯击的位置,从而使公路路基被进一步夯实,公路路基稳定性与强度增强。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公路上重载车辆的数量和载重质量不断增加,对公路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日益加剧,这就要求公路基础设施必须具备更高的质量。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环节,为了进一步提升公路的整体质量,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要求采取合理的路基加固技术,提高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公路投入使用后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为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文龙.公路施工中路基加固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17):135+127.
[2]郑天奇.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67.
[3]张磊杰.公路工程路基加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04):174-175.
[4]刘江波.地聚合物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1):145-149+15.
[5]马金环.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17,(11):16-17.
论文作者:张爱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注浆论文; 浆液论文; 土层论文; 稳定性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