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多危心血管因子单纯强化降糖治疗的不足探讨论文_鲁宏亮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临淮路院区普内科 合肥 23001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多危心血管因子单纯强化降糖治疗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HbA1c值,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0例,对照组600例,对照组行单纯强化降糖治疗,观察组行常规降糖治疗及严格控制危险因子。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A1c7.0%~7.4%;对照组为6.0%~6.4%;但是对照组有48例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入院治疗;观察组有4例患者因心绞痛入院,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多个危险因素干预,可以降低大血管并发症,显著较单纯强化降糖方案效果好。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关注自身血糖值变化,但是忽略未感知潜在危险因素,影响预后。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强化降糖;危险因子

糖尿病为机体内糖代谢异常引发的慢性疾病,已经有数据统计显示[1],我国糖尿病发病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出现心血管病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只关注血糖值变化,而未在意潜在威胁[2]。糖尿病为大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糖尿病患者均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致病因子,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3]。糖尿病强化降糖治疗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是未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使患者依然存在心血管疾病威胁。在本组研究中,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强化降糖基础上加用多危心血管因子控制,效果较为满意,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男性689例,女性511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5.8±6.4)岁。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史。纳入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显示心肌酶学在正常范围;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将1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0例,观察组6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强化降糖治疗,治疗前HbA1c为8.3%~11.5%,测量空腹血糖为7.7~9.3mmol/L,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胰岛素、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剂治疗;出院时检测HbA1c为7.1%~8.1%;空腹血糖为6.1~7.7mmol/L;出院时使用二甲双胍50mg,3次/d;优降糖5mg,3次/d,作为维持用药方案;

观察组行综合治疗,入院时HbA1c为7.9%~8.7%,测量空腹血糖为6.9%~7.9%mmol/L,住院后继续使用二甲双胍25mg,每日两次口服;优降糖2.5mg,每日两次口服;均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硝酸酯剂等治疗,出院检查为HbA1c为7.0%~7.5%,测量空腹血糖为5.8%~6.9%mmol/L。出院后患者予以依那普利10mg,1次/d,拜阿司匹林0.1g,1次/d,双氢克尿塞6.3mg,1次/d;倍他乐克12mg,1次/d,定期检测血压。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9.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剂量资料采取(±s)检验,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HbA1c7.0%~7.4%;对照组为6.0%~6.4%;但是对照组有48例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入院治疗;观察组有4例患者因心绞痛入院,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糖尿病引发大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情况具有相关性,因机体内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因内皮紊乱,促使血管反应、张力明显变化,是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5]。由此可见,高血糖波动会引发血管内皮损伤,血糖波动大小,也是决定患者并发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6]。经本组研究调查显示,采取常规降糖治疗,并对危险因子进行严格控制,经治疗后,HbA1c7.0%~7.4%,仅4例患者因出现心绞痛症状入院治疗,占0.67%;提示,常规降糖药物加危险因子控制,可有效降糖,对血糖波动进行控制。

血糖波动较为严重,会导致机体中出现C反应蛋白合成,释放粘附因子后,加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是形成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风险因素[7]。在糖尿病治疗中,不仅需要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也需要定期检测血压、血脂等情况,吸烟史者,需要严格戒烟,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发生。降糖治疗时,有效控制血压及血脂、BMI值,对心血管疾病作有效预防,见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8-9]。

综合上述,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常规降糖方案,并加用严格危险因子控制措施,可有效起到血糖控制作用,相较于非其他危险因子控制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晶,赵苏.强化降糖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炎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48-3749.

[2]方萍,黄佳佳,侯瑞芳等.严格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31-35.

[3]李明阳,张晓艳.从ACCORD研究中再认识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治疗[J].医学与哲学,2012,33(6):51-52,75.

[4]倪艳,邹永胜,刘泽明等.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1):38-40.

[5]保彦昕.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血糖及胰岛素干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1(9):1067-1068.

[6]薛桂凤,傅汉菁,周海英等.长期强化控制血糖对新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2):960-964.

[7]赵玉珍,毕长华,孙治侠等.早期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32(1):9-11.

[8]侯艳明,赵颖馨,路方红等.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心动脉压与动脉弹性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8):2063-2065.

[9]马丽荣.强化降糖方案联合左卡尼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8例[J].中国药业,2014,14(13):80-81,82.

论文作者:鲁宏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糖尿病合并多危心血管因子单纯强化降糖治疗的不足探讨论文_鲁宏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