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城镇燃气管道安全管理为研究视角,针对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风险防范展开分析讨论,主要分析了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安全风险检测技术。希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去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燃气管道;安全风险;防范技术
前言:城镇燃气管道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如何做好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风险防范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
1 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估
城市燃气风险管道安全风险防范的首要步骤是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目标就是及时发现管道自身及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修正与改进措施。现阶段城市燃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最常见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
1.1 定性评估
现阶段,国内外针对燃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逐渐深入,针对定性分析主要可以归为两大类:其一是主观赋权评价,是指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实施主观判断,进而得到相应的的比较权重,可以细分为层次分析方法和后综合分析法等;其二是客观赋权评价,是指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结合管道运行的各项参数指标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去确定权重,主要包括事故树分析法、包络分析法等。
第一,层次分析法。这是一种非常简便、灵活而且十分实用的分析方法,呈现多决策特征。在评估的过程中,通过量化决策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对决策对象按照逻辑关系这一标准实施分层与剖析,并且结合专家的实践经验与建议去确定指标之间的权重。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对比进行标度,进而能够使得判断更加客观,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层次分析法是的适用具有定性或者定性与定量兼具的决策分析,但是分析因素不能过多,通常要求不可以超过9个。
第二,模糊综合分析法。这一方法将迷糊数学原理作为依据,将不容易定量描述的因素或者事物关系实施模糊定量描述,并实施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比较简单、容易掌控,适合多种因素、多种层次的复杂问题评估,现阶段这一方法的应用范围很广,涵盖对各类风险的评估。
第三,事件树分析法。这一方法主要通过对初因事件可能会引发的各类结果实施序列分析,进而实现对整个管道系统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的分析。事故树分析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燃气管网失效或者泄露等安全事故的因果关系,结合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主客观条件进行分类。事故树分析法可以在管道安全事故出现后的成因与后果概率分析,但是其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很难准确分析燃气事故后果的影响程度以及波及的范围。
1.2 定量评估
在国外,燃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估已经基本实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但是在国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定量分析方法体系没有全面建立起来。主要原因就是燃气管道安全事故的数据库依旧不够完善,可以利用的数据库的可靠性匮乏,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极大,危害燃气管道安全的因素诸多,进而使得定量分析的过程中难度相对较大。现阶段的定量分析,针对不同安全事故后果的分析模型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安全事故后果的定量分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分析、失效传播分析等层面。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每一种方法的计算思路都是不相同的,现阶段非常匮乏的就是可以统一实施定量评价与分析的计算模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我国现有城镇燃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不能全面考虑管道局部失效中暗藏的传播效应,进而也就无法精准定位燃气管道遭到破坏以后导致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安全问题等的程度[1]。目前,我国针对管道安全风险的定量评估,主要应用的就是韩朱旸提出的方法机制:首先对燃气管道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的概率做出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利用经验公式实现对燃气管道失效率进行计算;其次,对燃气管道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行分析,结合管道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性的数据统计,分析燃气管道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情况。
2 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风险检测
燃气管道安全风险防范的关键在于做好燃气管道缺陷的检测,因为燃气管道缺陷是导致燃气管道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进一步提高缺陷检测技术水平,做好管道日常监测工作是提高燃气管道安全风险防范的基础性工作。
2.1 内检测技术
内检测技术主要应用在查找燃气管道内部腐蚀、管路局部变形以及出现焊接裂纹等缺陷中。现阶段,广泛应用的内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漏磁技术、超声波技术、射线技术、涡流技术、红外线成像技术等。近年来,电子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号处理设备、采样设备的运行效率不断提升,相关检查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管道缺陷内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将燃气管道内检测技术与GIS、GPS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使得内检测色设备的分辨率、精准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漏磁检查技术是最常见的内检测技术[2]。
城镇燃气管道一般为网状分布,阀门、三通等构建非常密集,所以变径普遍较多。正因如此,开展燃气管道内检测工作是非常苦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城镇燃气管道自身所具备的通过性差。在监测城镇燃气管道缺陷的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与长输天然气管道相同,不同的就是搭载检测仪器的智能设备性能不同,针对城镇燃气管道缺陷的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智能设备的性能、缩小智能机器人的体积、提高相关设备的通过性非常重要。相关专家学者对漏磁检测技术在燃气管道内检测中的有效应用,指出了现阶段我国一部分城镇燃气管道自身并不具备实施内部智能化检测的条件,所以应该在应用内检测技术之前对燃气场站收发球装置以及管道、管件实施改造。也有一部分专家学者对国内外燃气管道内检测机器人技术做出了研究和总结,重点梳理了通信线缆和无线通信技术两种现代技术支持下的监控系统。
2.2 外检测技术
通常情况下来讲,防范燃气管道安全风险的过程中,都会将强化燃气管道自身的抗腐蚀性能作为关键,现阶段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在燃气管道的外部敷设防腐层,其二是建立阴极保护系统。基于此,城镇燃气管道的外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外部防腐层检测和阴极保护效果检测两大类。普通的外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标准管、地下电位检测、皮尔逊检测、密间距电位测试、多频电流测试、直流电位梯度测试等。每一种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不尽相同,同时在实践中都呈现出自身的优势与缺陷。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检测水平,从而提升燃气管道的防腐性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应用。
结语:进一步提高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是确保燃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需要,是保证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防范预案。
参考文献:
[1]牟兰花,康昭华.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风险防范技术标准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22):5-6.
[2]王龙.浅谈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风险防范技术[J].化工管理,2017(24):168.
论文作者:李建军1,王轶乐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管道论文; 燃气论文; 城镇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方法论文; 定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