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论文_吴姣

解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论文_吴姣

桐城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 桐城 231400

摘要:在当今建筑领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普遍,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管理好施工技术,就会导致在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中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程度的问题,因此应当积极掌握其关键技术措施。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应按设计和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应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标高尺寸正确,位置正确,模板的拼接应严密,接缝不应漏浆;要控制模板起拱高度,消除在施工中因结构自重、施工荷载作用引起的挠度,对于跨度不小于 4 米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 1/1000-3/1000;支撑系统的选材和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土上的支撑点应牢固平整,支撑在安装过程中应考虑设置临时固定措施,以保证稳定性;安装位于一定高度的模板时,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时,应坚实并设置中心承载的具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的垫板;模板的拆除时间与顺序必须按模板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底模和支架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能拆除,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侧模待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再拆除。

1.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钢筋的加工、钢筋的连接及钢筋的安装。在钢筋进行施工之前,有必要对钢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钢筋在选择之前必须要有相关的文件与合格证明,即出厂合格证、检验合格标志、相关性质检测方面的实验报告等,缺一不可。钢筋在进场之前要进行合理的保存,最好堆放在仓库内,并注意保持钢筋的洁净,防止锈蚀。在施工之前有必要对钢筋进行抗压、抗弯等性能试验,保证施工不出现大的失误。钢筋的连接目前有绑扎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在不同的工程之中使用不同的施工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应少设接头。钢筋最常用的连接为焊接,焊接的方式可以节约钢材,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在安装钢筋的过程中,应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施工,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来实施散装方式安装或整装方式安装。

1.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也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在运输过程中耗费太多的时间,则很容易出现离析或初凝现象,因此,若想要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运输司机可尽可能的将路程缩短。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方可以在浇筑混凝土的附近找一个适合于混凝土的拌制地点,从而有利于混凝土的快速运输。2)混凝土的浇筑,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之前应该再一次核查模板和支架的标高、位置和尺寸以及对其内部的垃圾和积水进行清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要注意浇筑层的厚度,每层的厚度要充分考虑到振捣方法、配筋形状、结构部位、混凝土的性质。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减少中途的休息,尽量进行连续性浇灌。3)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成型以后,需要对其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凝结和硬化所必须的适度和温度,使得水泥的水化作用能够正常进行。一般在混凝土成型以后可以对进行覆盖、浇水、保温。对于大面积的混凝土所进行的养护,一般是在其表层覆盖一层塑料布对其进行保湿养护,根据水化热计算覆盖率。

2、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控制

2.1、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控制

针对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可以通过采取两种施工方式来作为节点区箍筋施工的改建措施:1)可以在钢筋下料的时候增加几根短钢筋,这些短钢筋的长度具体根据节点区箍筋高度来决定,首先将箍筋的开口处先进行焊接,然后根据箍筋的间距再把短钢筋与箍筋焊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上下开口的封闭型骨架。2)在梁钢筋安装之前,先把骨架套入柱纵筋并且防止在楼板的模板上面,等到梁钢筋安装才跟随柱子整体下沉,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整体下落不会出现变形和开口等情况。这样的梁钢筋节点区施工才能够满足质量要求。

2.2、保护层问题控制

在高层建筑立面箍筋的施工难度一般来说比较大,并且施工的技术要求也很严格,要做到箍筋安装内外一致的可能性比较低。因此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模板的安装方便,会将箍筋做小 一圈来简化施工难度,这样就会直接导致保护层出现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个施工难题,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不断提升施工技术和施工精度,才能够保证箍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的标准,从而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2.3、混凝土质量通病控制

1)蜂窝麻面防治,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计量准确,搅拌时间符合要求;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 2m,超过时采取串筒、溜槽等;分层浇筑厚度≤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模板面清理干净,发现模板移位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复。2)孔洞防治,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预留孔洞处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操作时快插慢拔;控制好下料,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产生离析;防止砂、石中混有黏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3)露筋防治,按规定保护层厚度设置好垫块,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石子;避免踩踏钢筋,严禁振动钢筋,防止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浇灌高度超过 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4)混凝土裂缝防治,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粗骨料粒径级配合理,选用粒径粗、含泥量极少的干净砂;使用外掺料改良混凝土坍落度,降低用水量;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防止干缩、冷缩而产生裂缝;防止模板各部分的变形而导致混凝土裂缝;合理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

2.4、材料设备管理

由于钢筋混凝土项目中所需材料数量多、运量大,加上施工现场普遍较为狭小,各工序之间交叉作业多,这都导致材料在供应、运输、管理等方面存在矛盾,容易造成材料的使用浪费或使用错误。因此,必须优化材料的现场管理与调度工作。一方面,应通过建立与完善材料的现场管理制度,并始终坚持定额供料,以保证材料的使用质量,并有效遏制材料的浪费行为;另一方面,还应做好材料的人场验收工作,要求进人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与送料凭证,从而有效控制材料人场的质量关卡与数量关卡。

总言之,如何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混凝土工程方面分析了控制其质量的相关措施。从原材料筛选、施工方法、施工过程工艺控制等方面,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执行,对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此切实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焦军飞,刘丹丹 . 探析建筑工程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施工技术的措施 [J]. 科技致富向导,2014,32:190.

[2] 汝明 . 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168.

论文作者:吴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解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论文_吴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