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徐建民

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徐建民

南丰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江西抚州 344500

摘要: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患者68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鼓室抽液联合使用头孢呋辛钠、麻黄素及盐酸氨溴索等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2%)较对照组(70.6%)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临床疗效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中耳炎,渗出液滞留在中耳腔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1]。听力下降、中耳积液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且其复发率较高。如果不能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发展为较为严重的慢性中耳炎或鼻变态反应性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2]。目前,有较多的临床治疗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为进一步了解糖皮质激素在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我院3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患者68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2.3±9.7)岁;病程5-60d,平均病程(14.2±3.2)d。研究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3.2±10.2)岁;病程4-59d,平均病程(13.8±2.8)d。统计学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鼓室抽液联合使用头孢呋辛纳(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628)、麻黄素(新疆和硕麻黄素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5020176)及盐酸氨溴索(北京九龙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16)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①采用1ml注射器对鼓膜在无菌操作下进行穿刺,成功之后抽吸尽鼓室内积液。②使用1%麻黄素滴鼻液进行滴鼻,3滴/次,3次/d;口服盐酸氨溴索片,0.1g/次,3次/d,持续进行2周的治疗。③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3g头孢呋辛纳进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进行6d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地塞米松(陕西春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2677)。具体方法如下:①参照对照组方法进行鼓室抽液,抽吸干净后,选取1ml地塞米松注射液注入鼓室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在使用头孢呋辛纳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时,在前3d加入5mg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之后3d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对气骨进行纯音测听且导差低于10dB,鼓室导航图提示正常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较为明显,对气骨进行纯音测听且导差超过10dB,鼓室导航图提示A型或C型曲线为好转;患者体征及症状未发生变化或加重,鼓室导航图提示为B型曲线为无效[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数)/34×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百分数(%)表示患者临床疗效,行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症状均不明显,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n=34)14(41.2)10(29.4)10(29.4)24(70.6)

研究组(n=34)20(58.8)11(32.4)3(8.8)31(91.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免疫反应、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感染等因素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发病机制,且咽鼓管通气障碍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主要原因[4]。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下降,增加开张压力,致使中耳内负压慢慢出现,最终造成鼓室内有积液产生。临床上多采用鼓室抽液联合抗组胺、类固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临床效果不佳[5]。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其主要原因为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及抗病毒作用较强,对耳咽管及管口黏膜水肿有减轻作用,进一步促进耳咽管外形及功能的恢复;同时可有效减少渗出量,提高对中耳积液的吸收速度[6-7];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提高中耳抗炎及抗缺氧和耳咽管的功能,对中耳气体交换障碍进行减少,进而减轻对中耳的伤害,恢复听力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产生较为明显的并发症,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糖皮质激素不造成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其主要原因为糖皮质激素是一类甾体激素,皮质醇为主要成分,对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较为显著,糖皮质激素扩散进入胞浆内,对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有增加作用,同时有效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为糖皮质激素抗炎的主要机制[8],不带来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隋永.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3):128.

[2]陶国运,孙昳.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08):22-23.

[3]徐莹.康复新液联合糖皮质激素保留灌肠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15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2):72-73.

[4]王登,周珺,李茂星.基于糖皮质激素调节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5,38(02):405-409.

[5]李杰祥,贾德蓉.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进展[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5,5(01):56-57,60.

[6]李琴,李湘胜,柳浩.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25-27.

[7]李希平,戴海江,赵守琴,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实验性分泌性中耳炎大鼠中耳粘膜的表达[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04):387-390.

[8]王亚玲.吉诺通口服结合布地奈德喷鼻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1):343.

论文作者:徐建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徐建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