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洁净的空间——环境、贸易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洁净论文,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环境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浪潮。这股浪潮已开始影响国际贸易领域,它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发展趋势来看,环境保护问题将成为国际贸易合作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同时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87年的3588亿元,增加到1995 年的57733亿元,这种高速度增长的势头,在未来15年中, 可望继续保持下去。1979~1993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6.2%。1995年中国出口总额达12350亿元,增长率达到23%。 但从目前中国占国际贸易的比重来看,依然是不高的。
在实现经济增长的第一个翻番目标期间,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 364.18%。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500个主要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一级标准的不超过1%,SO[,2]浓度和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 水环境恶化趋势明显,大江大河污染也在发展,淮河就是一例。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蔓延,有的地区由于不合理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达11.36 万亿标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825万吨;全国废水排放量365.2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215.5亿吨;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6.2亿吨。为此,要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充分利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护环境;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推行清洁生产;抓住重点,增加投入,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相关问题
1.技术标准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技术贸易壁垒》中规定,“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类……保护环境”。因此,环境保护必将以其技术要求高、多变等特点形成“绿色壁垒”。对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冲突。
我国环境标准的制订,兼顾了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其基本结构是分类分级制,即根据不同的环境功能区类别,制订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截止到1994年底,国家环保局共颁布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质量标准、 方法标准及基础标准共计324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7、ISO146、ISO190标准归口国家环保局管理,从方法、标准等方面正逐步与国际接轨。
国外环境标准日益提高,从而增加了成本;有些法规还禁止污染严重的产品生产,从而促使“污染”密集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若也提高环境标准与国际接轨,则不利于本国企业的发展。环境标准的高低与贸易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则有不同的环境标准。因为各国的环境标准不同,已经造成了诸如金枪鱼——海豚的争端,这涉及到了贸易利益损失。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尽可能温和地、有效地解决各国环境标准差异所带来的贸易利益的损失,而不能用贸易政策来惩罚没有达到国际环境标准的国家。
1991年乌拉圭回合通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第12条明确规定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应考虑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资金和贸易等方面的特殊需要,以保证上述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的评定程序不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中国汽车生产仍把环境标准放在次要位置,西方国家与我国联营生产的汽车采用“双重标准”,在本国生产的汽车用“严格”的排放标准,而对中国生产的汽车则“淡化”处理。这样,一方面对我国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使我国汽车工业也“难”走出国门。除机电产品外,我国的日用品、食品、农机产品、化工产品也同样面临国际市场严格的环境标准的检验。因此,我国要尽快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我国的环境标准,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国际接轨;国际上要求提高环境标准的呼声日益升高,如果我国产品不尽快达到国际标准,出口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
2.环境标志
几年来一些国家先后推行了环境标志计划,如德国的“兰色天使计划”,加拿大的“环境的选择计划”等。实践证明,实施环境标志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发展经济,是调动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的一种好形式。我国于1995年3月首次公布环境标志产品名录,共有6 类11 个厂家的18种产品。例如:低氟家用制冷器、无铅汽油、水性涂料、真丝绸产品、无汞镉铅充电电池、卫生纸等。
最近由国际商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在巴黎召开了要持续发展商务宪章顾问委员会,会议提出了16条原则。其中第一条要求把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只有“绿色”企业才有竞争力。1993年德国颁布了关于纺织品的两项环境技术,它要求检测纺织品中甲醛、重金属、杀虫剂等七种物质;从此以后,我国纺织品出口大受影响。90年代初,欧洲国家严禁含氟里昂冰箱进口;1991年与1988年相比,我国冰箱出口下降了3.59%。在这种形势下,“琴岛”采用进口工艺,取得了欧盟的环境标志,在1992年他们就向德国出口冰箱4万台, 创汇800万美元。
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避免导致国际贸易中的障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在制定有关环境标志方面的术语、测试方法等。ISO正效力于环境标志制度的国际化,环境标志将成为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内容,“绿色消费”已成为大趋势。
3.关于污染转移
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废弃物处理的成本逐步提高,则利用贸易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1994年处理有毒废物的成本达1200~1400美元,而运输到发展中国家才需36美元的运费)。最近发现多起工业垃圾运到我国的事件。除南京“韩国工业油”事件外,海南省电力公司经美国进口工业垃圾发电;江西化工有限公司从欧共体进口313 只集装箱废塑料等等。我国明确表示:禁止工业危险废物进口。当前,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禁止工业垃圾进口,保护我国环境是当务之急。
1991年,利用外资的11515家企业中,污染密集产业达3353家, 占总数的29.13%;协议总投资额为87.71亿美元,其中污染密集企业投资为32.27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36.8%。据1995年7月调查,南通市市区24家重点污染源中三资企业有6家,占25%;全市76 家重污染企业中三资企业有39家,占51.323%。一些三资企业周围已造成明显的污染,甚至造成一些矛盾和纠纷。
4.环境成本内在化
为了减少与贸易有关的环境影响,就必须把生产货物和商品所需的环境成本纳入其市场价格(环境成本内在化),而不是避开(环境成本外在化)。环境成本应包括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和处理商品,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费用。在价值中反映了资源和环境的价值,不但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公平竞争,还消除了由环境所造成的贸易障碍;有利于促使贸易更趋于自由化,更加有序;并将促使国际贸易的竞争更趋于高科技领域。
此外,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推行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控制;环境成本内在化才真正反映了产品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协调问题,解决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5.环保服务
美国环境服务业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年增长率超过20%,一个基于环保服务信息市场正在逐渐形成。我国环保服务业已有从业人员7.3 万人,服务种类有环境咨询、环境影响评价(EIA)、 环境监测和环境工程设计。但是,我国环保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缺少市场竞争机制,法规管理不健全,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的环境服务业要和国际接轨,才能走出国门。
6.引进技术与技术壁垒
我们对1980~1990年引进国外环保技术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我国引进环保技术中,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引进最多,占总项目的61.9%。从技术引进的情况来看,比较先进的技术、属于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的水平占51%;属于60年代至70年代水平占44%;过时或淘汰产品占5%。
引进环保技术对促进我国环境科技水平的提高,对解决我国工业污染治理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技术壁垒。例如,我国西安彩色显象管厂从日本松下公司引进的水污染控制设施,其中絮凝剂必须从日本引进,否则不能进行正常运转;东方化工厂引进的一些环保技术也存在易损部件从原引进国进口的问题。
进入90年代,环境管理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清洁生产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决择。1993年3月世界银行提供了3.75亿美元, 用于北京和江苏两地的环保项目;其中在江苏的投资占81%,用于污染严重企业的技术改造。
持续发展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到了突出的位置。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发展”。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发展中必须考虑来自环境与资源的支持与制约,不但要考虑当代人,而且还要考虑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制定了21世纪议程,其基本原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施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8~9%的速度增长。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发展森林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同时积极参与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活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重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由于发达国家发展不当,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落后造成的。即使到现在,发达国家有害气体排放量仍占世界的65%以上,资源的消耗量占全球的80%。因此,它们是世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责任者;发达国家要在环境资金的分担、环保技术的转让、限制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毒有害废物的越境迁移等方面,来承担更大的义务。
在展望2010年的时候,预计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以8~9%的速度增长。环境恶化状况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贸易与环境的一些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转变我国的发展战略要有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只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解决局部贸易和环境的有关问题,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