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刘广仙

贵州省威宁县人民医院 5531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00例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的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渗出臀红、脱出液体与留置套管针均为1例(0.64%),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92%(3/156);对照组分别为8例(5.56%)、9例(6.25%)与8例(5.56%),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7.36%(25/144),由此可知:观察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有利于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增加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一项管理制度。

关键词: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效果

新生儿病房为风险较高科室,其抵抗力弱,不能迅速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出现问题后很难及时进行解决,加之病房中新生儿个体较集中,如果出现差错,将对所有的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医院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新生儿病房出现风险[1]。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300例新生儿分别行不同护理方案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00例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成对照组(156例)和观察组(144例)。在对照组中,新生儿男女的比例为80:76,其日龄5-40d,平均(21.30±1.12)d,其中有56例新生儿为早产儿,剩下的100例为足月儿;观察组男女比例74:70,日龄5-42d,平均(21.34±1.13)d,其中48例早产儿,96例足月儿;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医护人员定期查房、合理用药与做好相关护理记录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①组建各科室风险小组,对护理质量进行每日讲评,对护理过程中危险因素进行每周探讨,然后针对性的制定预防举措,保证新生儿的正常成长团,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每月总结,最后根据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②定期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制定严格考评制度,对于考评没有通过的医护人员,严禁其上岗工作,并对其进行强化性的知识技能培训,直到其能达到考评合格标准;加强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病情观察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是保证新生儿病房安全运行的根本,只有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才能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最后是需要医护人员保持认真、严谨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坚决不放过,将问题遏制在源头处。③配置医护人员合理化,科学合理值班,实施中青老搭配方案,新生儿无陪护病房中主要是依靠值班人员发现问题,而青年医生对于一些不常见的问题往往很难发现,但老年的医护人员又没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值班工作,这就要求合理的安排中青年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病房进行有效的查看和管理;对于新生儿病房中的物品、设施、仪器等,均需要严格按照无菌化操作,并定期对医疗设备予以保养维修保证设备持续稳定的运行,为新生儿病房创造良好的无菌环境,保证新生儿的正常成长;④强化新生儿口腔、皮肤等护理,这是由于新生儿刚刚同外界环境接触,对于一些细菌等没有太强的抵抗能力有效的口腔和皮肤等护理能够帮助新生儿更好的因对外界环境,然后和新生儿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使其对新生儿的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安抚家属的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护理缺陷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自制满意度评分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态度与护理效果等,总分100分,得分与满意度成正比[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22.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 ±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缺陷率对比

通过对新生儿的统计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渗出臀红、脱出液体与留置套管针均为1例(0.64%),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92%(3/156);对照组分别为8例(5.56%)、9例(6.25%)与8例(5.56%),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7.36%(25/144),由此可知:观察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下表是具体的统计数据:

2.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98.25±1.62)分,比对照组(87.10±1.58)分高(P<0.05)。

3.讨论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无家属陪护,这样能够减少家属干扰造成的新生儿感染情况发生,且对院内感染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减少院内细菌接触到新生儿的几率。另外,还能促进医护人员的管理,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新生儿的状况,并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帮助新生儿更好的成长,但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的运行过程中,安全隐患发生率较高[3]。为了寻求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新生儿护理的质量,使新生儿在院内接受最佳的成长环境,本研究对实施常规导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常规护理+护理风险因素管理的观察组护理缺陷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组护理缺陷率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1.92%比对照组17.36%低,表明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能够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考虑可能因为在对患儿予以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时,医院组建各科室风险小组,讲评护理质量,探讨护理过程危险因素及总结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完善方案,能够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显著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4]。且由于避免了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的影响,降低了新生儿感染外界病菌的几率。此外,医院重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能力提升,保持严谨工作态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减少风险事件发生,从而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5]。各种考评制度的实行使医护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提高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失误出现几率,另外,对于考评不合格的护理人员严禁其上岗就业,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人员护理风险因素出现的几率。最后则是考评制度的执行增加了护理人员的紧张感,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自身的工作质量,防止护理风险因素的出现。

同时通过分析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8.25±1.62)分比对照组(87.10±1.58)分高,表明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能够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新生儿家属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更加支持,这使医院的新生儿无陪护病房的实行更加方便,且受到的阻碍更少。考虑可能因为医院对医护人员配置合理化,对新生儿病房物品、设施、仪器等实施无菌化操作,且定期对医疗设备予以保养维修,有利于保障新生儿安全,使家属满意。家属在了解到医院的护理过程后对医院的护理过程更加放心,且支持医院的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制度。医护人员加强与新生儿家属交流、沟通,可取得家属支持,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且由于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技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在应对家属的各种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进行应答,这增强了家属对医院的信息。另外,新生儿护理过程呈现给家属的是更加专业的护理过程,家属在看望新生儿的过程中能够对医院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共组积极性和负责性有一定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心,放心将新生儿交由医院进行护理。在本次研究中,由于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制约,导致无法对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其它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有利于取得显著护理效果,能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且通过各种培训措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提高了预防新生儿风险的能力,且由于其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为新生儿家属一个满意的交代,这大大提高了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得到了家属的有效支持。为了使新生儿护理更加高效,促进我国新生儿的正常成长,需要加强对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的风险因素管理推广。

参考文献:

[1]晏萍兰,孙庆宁,刘晓姝.无陪护新生儿病房输液风险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7):610-611.

[2]户建华,赵玉兰.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应用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4,35(7):905-907.

[3]朱博,王秀玲.优质护理模式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49-150.

[4]贺万香.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病房的价值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5,47(3):186-188.

[5]李显兰,高敏,周玉梅.新生儿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93-94.

论文作者:刘广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刘广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