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成[1]2003年在《台风转向预测技术和强度变化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路径异常和强度突变是当前台风预测的两大障碍。预测的成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异常和强度突变的研究可以为正确预测提供科学认识和理论支撑,既有重大学科意义,又有重要应用价值。 自然正交分解(EOF)在台风路径预报中已得到应用。美国海军研究生院Elsberry教授和他的学生Dr.Ford等将沿用已久的高度场分解改进为涡度场分解,在此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但他们的工作中,预测方案对转向异常路径的试报效果不太理想。我们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专门用于转向异常路径的一个预测方案,在涡度场EOF展开的基础上,结合逐步判别,建立一个回归模型。用此模型,对2000年影响我国的两个台风Bilis和Kai-tak进行路径预报试验,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涡旋Rossby波(VRW)理论是台风强度变化包括强度突变的一种新机制,是目前台风动力学的一个前沿课题。美国科州大学Montgomery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注意到在他们的工作中,初始场上中尺度涡一般是两种情况。一是单个中尺度涡旋,一是沿方位角方向的一波或两波分布的正、负涡度相间的几个中尺度涡。但是,据近来台风环流中尺度结构的观测结果,实际大气中,台风眼墙或外区有时存在2-3个中尺度涡构成的涡列。在此中尺度涡列场合,VRW的传播特征的问题未见有结果提出。我们对此实施了数值试验,结果指出:涡列涡量内传过程中出现了两次涡合并现象,涡列内传的涡量比单个中尺度涡内传的涡量要少。这是VRW动力学方面的新结果。
余锦华[2]2003年在《地形对涡旋Rossby波传播和台风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带气旋路径及强度变化是台风预测的两个主要方面。近几十年来,热带气旋路径预测取得了显着进展,相对来说,其强度预测技术提高得较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成为国际台风动力学的一个研究热点。Montgomery和Kallenbach提出,涡旋Rossby波传播可使热带气旋加强,这一新的物理机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个极坐标系正压涡度方程的半谱模式、一个准地转格点模式对涡旋Rossby波传播和热带气旋强度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之后设计了一个浅水模式较详细地研究地形对涡旋Rossby波传播以及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 主要结果可归纳如下: 1.涡旋Rossby波传播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与初始扰动相对涡旋中心的位置、初始扰动尺度大小及强度等关系密切。初始圆形扰动涡度场转化为螺旋臂涡量带的现象是初始扰动位于涡旋最大风速半径(RMW)外围最显着,其次是RMW附近,当扰动位于涡旋内核区时几乎没有螺旋臂结构形态出现,表明,初始扰动离TC中心越远,其强迫涡旋Rossby波形成的螺旋带结构越明显,反之越弱。RMW附近扰动使最大平均切向风速增大最明显,其次是内核区,而且这种增强表现出显着的震荡特征,震荡周期约为6~7h,内核区的震荡较弱,震荡周期略短。RMW外围扰动使TC强度减弱,这种减弱作用也表现出震荡形态,震荡周期约13h,其震荡强度随时间具有减弱的趋势。初始扰动尺度减小,涡旋Rossby波减弱,对TC强度增强作用减弱;扰动尺度增大,波动增强,向内传播的涡量显着增大,但转化为涡量带现象变化不大,风速变化的震荡性增强。台风内核区和眼壁附近扰动的减弱(加强)使台风最大切向风速的增幅减小(增大),且强度增强,风速变化的震荡性加强,震荡的周期缩短;强度减弱,风速变化的震荡性减弱,震荡的周期加长。外缘扰动强度的减弱使台风最大切向风速的减弱明显地减小,扰动强度增强,平均切向风速变化的震荡加剧。双涡分布条件下,RMW外围区的扰动使近眼臂区扰动对TC的加强作用减弱,东-西分布的两涡类似于方位2波的扰动,比其他形式分布的对TC强度的加强作用要强,但这种类 博士学位论文:地形对涡旋R。SSby t和台风强度影响的研究似二波分布扰动使TC强度的增幅并没有实际二波扰动的增幅大。非线性平流的引进使涡旋平均最大切向风速的增大减小,且这种减小与初始扰动方位波数及强度有关。 2.设计了一个高分辨率的f平面的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模式,用以研究两个径向距离不等的中尺度涡旋共存条件下,台风环流内涡量传播的特征,以及非线性在此传播过程中的作用。10组试验的结果指出:与单涡条件相比,涡量内传的强度显着加强,涡量滞留在台风内区的时间加长,内区局域最大风速增大的现象更加清楚。非线性平流的引进,使涡量向内区传输以及向外传输的强度均减弱:但内传的涡量更加接近于台风中心。 3.首次将地形引进到浅水模式,在涡旋ROSSby波动力学框架中,研究地形卢效应对涡旋ROSSby波传播以及热带强度变化的影响。无地形控制试验的结果表明,涡量传播主要受涡旋ROSSby波传播的控制,重力惯性波的存在,并不阻碍涡旋ROSSby波对扰动涡度分布的影响。轴对称化过程的快慢与初始中尺度涡相对TC中心的距离有关,初始中尺度涡位于RMW附近及内核区域,其非对称性可较快地通过轴对称化过程调整到准轴对称环流运动状态,而RMW外围区的非对称环流的轴对称化过程相对较慢,延后。圆形地形的引进,(1)减慢了挑动沿方位角方向逆时针传播的速度,沿径向向内传播增强,扰动能量增大;()涡旋内核区非对称性的轮对称化过程加快,涡旋外围区的减慢;()初始扰动异常位于RMW外缘,最大局域风速的增幅增强,但最大平均切向风速的增幅减小,甚至小于初始时刻对应的值,当扰动位于涡旋RMW内区时,最大局域风速减小,最大平均切向风速的增强加大;(4)初始双涡条件下,圆形地形使局域最大风速的增强减弱,但最大平均切向风速的增强与无地形条件下相近。 4.利用浅水模式,进行了大量地形敏感性试验。首先比较了类似于台湾岛大小及形态的椭圆地形与圆形地形条件下,涡量传播特征及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椭圆地形条件下,涡量向内传播加强,更趋近于主涡旋中心,向外传播减弱,扰动能量增大;局域最大风速以及平均切向风速在各个时刻都大于圆形地形。其次实施地形与热带气旋间距离变化产生的效应,当两中心靠近时,扰动能量沿径向向内传播加强,涡量更趋近于涡旋中心,距离增加,能量向外传播得较远;扰动涡度场环绕地形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趋势在*C靠近地形时更 11 摘要加明显:*C相距地形一定距离时,可在其西南坡诱生出一小涡旋:当*C与地形间距减小时,地形的影响使TC局域风速增强显着,其增幅的震荡性也加大,最大平均切向风速减小,距离增加风速?
任健[3]2004年在《台风环流区域涡量传播特征及Winnie台风登陆路径的数值研究》文中提出台风路径突变和强度突变成为预测精度进一步改善的主要障碍。经过多年努力,国内外热带气旋数值预报模式的研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与此同时,模式的一些缺陷也引起了普遍的注意。如何改进现有模式成为几次国际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上述突变和模式改进,是当前国内外台风界十分关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对这两个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平流动力学框架内设计了一个极坐标准地转正压模式、一个直角坐标中准地转正压模式、一个准地转斜压模式、以及一个非定常台风环流条件下准地转正压涡度模式,对引起台风强度变化的不同物理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第二部分,应用WRF模式对1997年11号强台风Winnie的登陆问题进行数值研究。 主要结果可以归纳如下: 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圆形切变基流可以使初始一波非对称结构轴对称化,也可以使外区的扰动涡量向内传播。径向平流在涡量内传过 摘要程中起主要作用,扰动涡量的非线性平流可以加强涡量内传。内传的涡量可以引起台风局域加强。 沿e方向的线性平流可使初始圆形的中尺度涡旋演变为狭长的螺旋状的涡量带;沿径向线性平流的引进可使外区涡量向台风中心方向传播。局域非线性平流使内传的涡量明显增多,台风明显加强。 非局域非线性平流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与线性情况相比,可使内传涡量增加,这有利于台风增强;另一方面内传的涡量又破坏了台风环流的同心圆结构,这使台风趋于减弱。此外,弱径向平流和强径向平流条件下,台风强度变化的情况可以显着不同。 应用WRF V 1 .2版系统对1 997年登陆台风WINNIE进行了数值预报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用通用陆面模式(CLM)对8月18日08时初始场计算得到的WINNIE移动路径、登陆时间及地点(见图4.3)比其它七个试验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表明WRF模式有较强的预报模拟能力。 本文还着重讨论了上述结果在台风强度变化预测以及路径预测方面的应用潜力。
堵盘军[4]2007年在《长江口及杭州湾泥沙输运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就国内外泥沙数值模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的泥沙研究进行回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长江口及杭州湾的实际工程需求和科学问题提出了叁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颗题:深水航道工程风暴回淤研究、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后航道在W23段过度淤积问题以及长江口、杭州湾这两大河口作为统一系统的泥沙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工作简述如下:1、论文首先改进和优化了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长江口南港冲淤预测模型系统。通过建立底床泥沙起动分层模型,使底沙输运计算更加合理,同时为方便模型的使用将台风场、波浪场、流场、盐度场、全沙场等各子模型进行集成和嵌套。利用改进后的模型系统对近五年影响长江口主要台风引起北槽航道冲淤变化逐个进行后报检验与分析,进一步率定了模型中的有关参数,深化了对长江口北槽航道风暴冲淤的认识,大大提高了长江口北槽航道风暴冲淤的预测精度。通过这一工作得到以下结论:台风过程均能不同程度地引起航道内淤积;航道自然回淤量(不受风暴和工程等影响)呈现大小潮规律的变化;航道总淤积量除受台风过程影响外,还受大小潮汛、滩地泥沙供给、水深地形、整治工程以及疏浚抛泥等多种因子影响,为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利用长江口南港冲淤预测模型系统从工程前后流场、泥沙场和滩槽地形变化叁方面对深水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后航道在W23段过度淤积问题展开初步成因分析。通过实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二期工程后,由于北槽下段的整治建筑物工程已经完成,所以航道上段至下段水面比降减小,使得航道上中段之间即W23的流速减弱,流向与航槽夹角变大;从工程前后的泥沙场变化总的趋势来讲,由于双导堤对两边浅滩起拦沙作用,泥沙来源得到控制,因此悬沙浓度呈减小趋势;但二期工程后含沙量相对高值区出现在航道中上段即W23段,同时利用通量分析方法计算悬沙的输运能力,发现二期后航道中部悬沙输运能力跟以前相比减弱,即悬沙向下游输移的少,有在本区段增加淤积的趋势;底沙的模拟结果也显示二期后航道中上段的淤积为最强。双导堤内滩槽地形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工程进展过程中深槽始终都在变宽,应该有利于人工航道的维护。但二期工程后航道上段7米等深线宽度变大不大,而8和9米等深线之间的间距反而随着工程进展变小,使得上段双导堤内滩槽高程差变大。而下段航道7、8和9米等深线宽度始终维持变宽的趋势,滩槽环境呈冲刷趋势,从而造成航道中上段滩槽高程差变大,地形变陡,泥沙容易落入航槽中而不容易被冲起带走,W23段相当于形成了一个“蜂腰捕沙器”,泥沙容易淤积。3、长江口为我国第一大河口,杭州湾为我国着名的强潮海湾。在前面研究工作中发现长江口、杭州湾海域的悬沙平面分布特征迥异,垂向分布结构类型也有所不同,叁维特点明显。对于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洋山港工程和东海大桥等长江口、杭州湾海域大型重大工程来说,叁维悬沙数值模式的研究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工程需求,因此本论文基于ECOMSED模式的改进和优化,建立长江口、杭州湾叁维泥沙数值模型系统,通过依托“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环境调查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细颗粒泥沙沉积动力过程”等科研项目的数据对模型系统进行率定验证,进行长江口、杭州湾海域叁维悬沙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基于改进后ECOMSED模式的数值实验发现,波浪在近岸潮滩区域对泥沙启动的作用不可忽视,模拟结果还表明杭州湾悬沙浓度平面分布表现为西高东低,大—小潮周期变化显着,潮周期内悬沙浓度呈明显的周期变化,较好地反映了该海区悬沙浓度的变化过程。悬沙模拟计算结果量级、潮周期变化过程跟观测值一致,同时泥沙平面时空分布跟已有观测资料和结论符合,表明本文的叁维泥沙数值模式能够应用于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区。
倪国江[5]2010年在《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地球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拥有丰富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海洋,在承载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主角地位日益彰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支撑力量,海洋科技也因而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和国家竞争的焦点。但传统的仅追求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海洋资源过度消耗,海洋生态恶化,海洋环境污染急剧,海洋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危机。海洋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价值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开发最为耀眼的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要求人们在发展和应用海洋科技谋求海洋利益的同时,必须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系统思考,通过海洋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激励和引导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以充分强化海洋科技的积极作用,弱化或规避其负面效应,支撑和推动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对于破解沉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奠定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能否建成“海洋强国”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大潮流,论文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基点,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从服务和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提出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以及优化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策略,以引导催生特色鲜明、优势显着的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体系,支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事业。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勾勒形成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为支撑、以生态化为方向的海洋科技战略创新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科技创新双重性特征,提出了生态化创新的观点,尝试建立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支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围绕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可供借鉴的经验。第叁,总结分析了中国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的创新进展及问题,研究分析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现状与不足。第四,以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为目标,以培育和建立生态化海洋科技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第五,围绕构建完善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科技体制、法规政策、创新平台、科技合作、人才队伍、社会创新意识、战略评估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框架下,提出了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观点,初步构建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材料及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对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及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比较分析研究;叁是研究提出了涉及科技体制、法制环境、创新平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社会科技意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有所裨益。
杨凯[6]2016年在《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与灾害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燃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城市燃气管道作为城市燃气运输的主要工具,越来越容易受到复杂城市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失效泄漏,在灾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燃气泄漏灾害后果更加严重,灾害形势更加复杂。因此基于系统科学的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研究,从宏观视角全面把握燃气管道泄漏灾害系统构成、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与灾害演化过程,为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灾害的防治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灾害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做了以下研究:(1)定义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灾害的内涵,基于灾害学与系统科学,提出了包含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灾情的燃气管道泄漏灾害系统框架结构。对大量文献研究方法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掌握了各指标对灾害系统的影响行为,提出了灾害系统备选指标,并采用事故案例统计与情景分析法确定了灾害系统的叁级指标体系。事故统计还发现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灾害以火灾、爆炸为主,灾害间存在相互转化现象。灾害系统环境、结构和功能分析发现灾害系统功能为产生灾害,灾害环境包括城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燃气管道泄漏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灾害过程具有时空效应以及耦合效应,从孕灾环境稳定性、致灾因子风险性、承灾体脆弱性角度,构建了致灾过程的数学模型,并描述了灾害系统的损失速率和损失度。(2)采用数学语言定义了灾害系统耦合过程,按耦合因素数量对耦合类型进行分类,并分析因素耦合效应,借助有机化学官能团概念,阐述了管道泄漏灾害系统的耦合过程。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灾害系统不同层次的耦合因果关系模型,发现了系统因素耦合路径。构建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灾害耦合度计算模型,并采用熵权法对模型进行修正,通过示例研究分析了耦合度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可用于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灾害系统耦合度评价。(3)采用图论工具刻画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多因素耦合条件下的动态致灾过程,即在城市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孕灾环境,它受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影响,城市承灾体由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共同构成,它与孕灾环境密不可分,它们几乎同时出现,最早发生耦合作用,另外在孕灾环境中随着燃气泄漏,会逐渐形成火灾、爆炸、毒害气体等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耦合作用,使致灾因子具有更强的破坏性,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同时作用时,灾害正在发生,而当承灾体作用于致灾因子时就是灾害控制和救援过程。(4)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灾害系统的反馈效应和延迟效应,发现正反馈促进灾害发生,负反馈使灾害趋于稳定,延迟效应影响灾害信息的传递和救援速度。明确了系统建模目的、参考模式、系统边界,框图分析表明了灾害信息在系统内的流动方向。提出火灾灾害子系统、爆炸灾害子系统、毒害气体灾害子系统的建模思路,并利用Vensim构建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灾害系统动力学模型,静态分析明确了子系统边界和主要反馈环。(5)设置灾害场景对模型开展实证分析,建立系统方程并输入参数,并对模型进行调试和检验。仿真分析发现系统与参考模型吻合度较好,灾害损失度呈现“S”型增长,损失速率呈二次抛物线型增长,其中爆炸速率增长最快、火灾次之,毒害气体最慢。灾害子系统内部耦合度增加会提高灾害损失速率,子系统间耦合度增加会提高灾害损失度和加快灾害速度,救灾能力减少会降低灾害救援速率,当延迟小于0.125Hour时,对灾害救援几乎没有影响,而大于等于0.125Hour时,随着延迟时间增加,灾害损失速率加快。(6)在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燃气管道失效和泄漏预防措施以及基于解耦理论的灾害控制措施。
姜红[7]2008年在《基于技术关联性视角的产业创新模式与技术选择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产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选择作为技术进步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技术选择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能够促进和推动该国或地区竞争优势的提升。本文运用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及创新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围绕着“基于技术关联性视角的产业创新与技术选择”的选题展开分析。首先,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界定了技术关联性的内涵,深入剖析了技术关联性的应用领域及其对产业创新及技术选择的作用机理;其次,结合已有的产业创新和技术选择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了基于技术关联性视角的产业创新模式与技术选择理论模型;再次,构建了基于技术关联性视角的产业分类、产业选择模型及技术选择评价模型,以我国42个工业产业为例做了实证研究;最后,依据实证研究结论,结合我国产业发展和技术选择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技术关联性视角的我国产业创新模式和产业技术选择及策略。本论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政府部门制定产业发展及产业技术选择政策提供依据。因此,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邵建[8]2013年在《宁夏暴雨特征及客观预报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利用近53a宁夏暴雨资料和近8a自动站观测资料对宁夏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宁夏降水呈“南多北少”的整体分布特征,降水易发区为中卫市以南和贺兰山东麓,大雨以上量级降水呈多极化分布。近53a宁夏暴雨有叁个集中出现期,进入21世纪后宁夏暴雨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宁南山区和银川平原暴雨频数增率明显。宁夏暴雨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到9月上旬,其发生概率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月分布特征。就日变化特征而言,宁夏短时暴雨易发时段主要集中在午后到夜间(即下午16时~次日02时),这一特征与气温(热量)及对流发展的日变化比较一致。利用Mexihat小波分析,可知宁夏暴雨发生频数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特征和低频振荡特征。选取2006、2010、2012、2013年四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其环流形势场、影响系统等进行分析,并对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宁夏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压、西风槽、低涡、切变线、高低空急流。其中副高为暴雨提供充沛的水汽与能量,青藏高压提供、维持高空辐散机制,加强次级垂直环流,低空西南急流或显着气流为暴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2)利用SOMs场分析方法对宁夏34次暴雨个例进行分型,得到叁大类型:长波槽型、平直气流型和两高夹击型。(3)暴雨发生前,中低层建立高湿区,降水加强后出现饱和区;700hPa相对湿度≥80%为宁夏暴雨出现的必要条件,而相对湿度≥90%是大暴雨出现的必要条件。宁夏暴雨过程发生时具备明显的水汽输送通道及水汽源地。当暴雨发生时,暴雨区上空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垂直结构和次级环流,强水汽辐合中心和强上升气流区对应着暴雨中心。SI指数、抬升指数LI均对强降水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环流形势场和风场预判,剔除不易发生暴雨的环流型,然后依据筛选出的16个宁夏暴雨预报主要因子,计算得出预报指标,建立暴雨客观预报模型,给出了物理量指标体系和流程图。利用建立的预报方法对2006、2010、2012、2013年四次暴雨过程进行试报,对预报结果进行准确率、空报率、漏报率的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此预报方法对宁夏暴雨具备较好的预报能力,平均预报准确率为71.1%,能够实现大部分暴雨站点的预报,但仍存在一定的空报和漏报,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改进。
国晓旭[9]2011年在《大连港庄河港区某码头工程可行性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吞吐量发展预测、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和环境适应性分析,详细阐述了建设庄河某码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首先对码头工程建设的背景、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对庄河市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可知,港口发展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货运需求的增加,然而庄河港口运输业表现为总体规模小,航线结构不完善,港口发展状态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庄河港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的潜力巨大,一是可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庄河经济跨越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二是将带动临港产业、港口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进而带动庄河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以港兴业、以港兴市。此外港口通过能力不能满足货物运输发展需求,庄河老港年限长,码头吨级较小,过小的港口能力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设本工程是必要的。其次本文对工程的总平面布置方案、码头结构和引桥引堤坝的设计方案以及码头装卸工艺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选择。本工程从两个总平面布置方案中选择其中有点较多的方案;对于码头结构,在椭圆形沉箱和方形沉箱中选择其一;本工程的引桥,在叁种引桥结构方案:90m跨度钢桁架引桥方案、66m跨度钢桁架引桥方案和46m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引桥方案中选择其一。此外,引堤采用抛石斜坡式结构,堤心石采用回填开山石,坡度1:1.5。在码头装卸工艺方面,对码头的卸船机,卸船机的规格、堆料机以及运输工具做了分析和选择。最后对本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做了分析,包括财务评价和国名经济评价,进行了总成本的估算,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等。
姚亚庆[10]2016年在《1950-2015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我国历史时期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提高我国灾害预警可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论文基于65年国家灾情数据,采用地学统计和GIS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以省份为统计单元,分析了1950-2010年我国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各气象灾害发生的时空格局;同时以我国县级市行政单元为统计单位,阐明了2011-2015年我国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的发生频次及其灾害损失的动态变化,并讨论了各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基本持平,略有波动。干旱受灾面积最大,洪涝次之,风雹和低温冷冻最小,80年代我国受干旱和风雹影响较重,90年代主要以洪涝灾害为主,21世纪元年代受洪涝和低温冷冻影响较重。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布不均,地域差异明显,一般北方省(市、区)的成灾面积和成灾率高于南方省(市、区),按照大小排序,区域受灾面积和受灾率依次为: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华中区>华东区>西南区>华南区。2)我国主要农业灾害(干旱、洪涝、风雹)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总体上旱灾和洪灾其呈现增加趋势,旱灾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灾害面积明显增多,而受灾面积分布不均,其主要集中在黄淮海流域,同时北方省成灾率一般高于北方成灾率;洪灾从上世纪90年代,灾害严重,受灾面积最大,受灾面积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同时南方省(市、区)成灾率一般高于北方地区。风雹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其在全国均有发生,但相对比较分散,多居于北方,且北方省(市、区)成灾率高于南方成灾率。我国低温冷冻灾害受灾面积大幅增加趋势,尤其是21世纪元年代,低温冷冻灾害农田受灾面积地域差异明显,南方省(市、区)的成灾率和成灾面积都高于北方省(市、区)。3)2011-2015年我国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格局。我国干旱集中分布在3-6月,在华中区和西南区发生的频次多;洪涝6-8月最为严重,7月为高发期,在西南区发生的频次最多;风雹主要集中在4-8月,在华北和西北区发生频次最多;冻灾在1-5月均有发生,2月最严重,多发生在华北区、西北区、西南区;雪灾主要发生在1-2月,多发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区。4)2011-2015年水灾、旱灾、风灾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叁种气象灾害。从经济损失看,云南省和辽宁省受旱灾的影响最重,华南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洪涝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严重,新疆、甘肃和青海受风雹灾害的影响最重;从受灾面积看,长江以北地区受干旱灾害影响大,以南洪涝造成的受灾面积最多,风雹灾害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区和华北区,其中新疆、西藏、甘肃和青海受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1]. 台风转向预测技术和强度变化机理的初步研究[D]. 黄世成. 南京气象学院. 2003
[2]. 地形对涡旋Rossby波传播和台风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D]. 余锦华. 南京气象学院. 2003
[3]. 台风环流区域涡量传播特征及Winnie台风登陆路径的数值研究[D]. 任健. 南京气象学院. 2004
[4]. 长江口及杭州湾泥沙输运研究[D]. 堵盘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 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6]. 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与灾害控制研究[D]. 杨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7]. 基于技术关联性视角的产业创新模式与技术选择理论研究[D]. 姜红. 吉林大学. 2008
[8]. 宁夏暴雨特征及客观预报方法研究[D]. 邵建. 兰州大学. 2013
[9]. 大连港庄河港区某码头工程可行性分析[D]. 国晓旭.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10]. 1950-2015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时空特征研究[D]. 姚亚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标签:气象学论文; 长江口论文; 台风路径论文; 9月台风论文; 台风论文; 灾害救援论文; 中国地形论文; 海洋污染论文; 最强台风论文; 台风预警论文; 南方暴雨论文; 海洋强国论文; 暴雨强度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