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杂迷惘的心境流露论文_王玉

纷杂迷惘的心境流露论文_王玉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情感分析

王玉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中国 重庆 401520)

【摘 要】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历来被奉为佳品,精美的构思杂和自然景色、历史影像和真挚情感的叙写,再现了艳丽秦淮河的风韵。而作者则借泊船的游历途中见闻感识展现迷惘的内心情感世界。本文将从文章中作者的游踪以及情绪起伏这两条线索进行作品情感的分析。

【关键词】趋避现实 秦淮河 爱欲 自我审视

“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到秦淮河怀古探趣,开始悠然的游历。桨声、灯影、薄霭和微漪次第出现在人视线里,让人联想起“明末秦淮的艳迹。”作者借助对历史影象复现,将秦淮河的繁华脂气纷然呈现,真实又朦胧,美妙又虚幻,趁夜寻悠,沉于景物,又无时不刻不有作者趋避现实的意愿。充满了徨仿而挣扎,想超然而不能的苦闷。作者一心想扎进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却也由此攀上许多纠缠。

记叙结构上采取时空顺序,呈现了游历秦淮河的全过程的各处风景。 “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上船,过利涉桥,经东关头转弯到大中桥,未到尽头复成桥便掉头返回,再过大中桥、东关头,直至利涉桥上岸。游览途中所历之事清晰缜密,情稠而意密。

一、夜游之初,沉浸于自然

文章先写船,“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便先给人游秦淮河的好感。之后写陈设,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大理石桌面,雕镂颇细的窗格,精致花纹的玻璃等,给人安适的处所环境,作者也是喜爱不已的。“黄黄的散光,朦胧的烟霭;缕缕的明漪。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色彩状态和声音的交汇,细致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桨声灯影,实在是美的享受。然而作者情绪忽转,“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尽管作者还迷恋眼前的美景,却也不得不发出这梦太多的感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感伤,由喜到忧。碧阴阴的水,仿佛金粉所凝的波;断续的歌声,微风和河水的密语。通过船只、绿水、灯光、月光、大中桥和歌声等等事物细致的具体细腻地描绘秦淮河的美。穿梭在现实与历史回忆之间,展现秦淮河的形态与神韵了。让人不得不为之折服而太息于秦淮的坚美。

在朦胧夜色里,仿佛周围一切的事物都跃动于秦淮的桨声灯影里,陶醉于心灵的释然,不拘情思的纵游。作者因此染得欣喜的气息,“梦境的氛围和感觉同样是精神幻游所必备的要素和重要表征,因为‘幻梦’般的氛围更适合吐露自我真实情感,即那些在白天现实中看来是不易示人也不宜示人的内在情结。”[1]

也是作者在烦嚣生活的摩拭后的应发的情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月下停泊,牵起爱欲情思

秦淮河上并不是一味的冷静沉默,也有热闹挤挤的场面。“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这种的“少年狂”和“无所适从”,实非歌声本身的美诱 “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那自然作为被压抑的灵魂的舒遣。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爱荷,将月下的荷花比作是刚出浴的美人,不仅仅如此,本文对月的描绘也甚重要,婀娜的月不禁让人联想起风姿绰约的美人,“那晚的月亮已经瘦削的三分,她晚妆才罢,便盈盈的登上了树梢。”作者的这种描写无形地契合了作者对于美人的企盼,写垂杨树“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既写出了垂杨的风姿,又不时展现那企盼的美人的绰约体态。作者在借朦朦月色的掩映下,勾起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渴望,一种渴慕美人爱欲的体现,这也是许多文人所共持的。而朱自清擅于借其他意象表现,在纷然的灯光与桨声里,作者压着自己的欲,苦乐交织,内心又何等纠缠,但作者仍不失自己的文人气质,选择在自己的幻梦中放纵爱欲,完成在现实不可有的苦闷抑郁的排遣与宣泄。在此间作者又有多少徘徊和无奈呢?只有那夜泊秦淮的自己知道。

三、歌舫到来,情与智的自我审视

忽然而至的歌舫,一头撞破了作者灵动的幻想,确乎阻断了那几分同美人私语的遐思。黄晕的灯光里,遇到了歌妓的纠缠,“不料她们却仍在 秦淮河里挣扎着,不料她们竟会纠缠到我们,我于是很张皇了。”作者又在理性与感性间矛盾不堪,本身是想了解她们,所以打听;可她们在面前了,自己却窘迫起来了,不敢面对地拒绝了。歌妓三次的纠缠,便是让自己也三次地面对道德自我审视,想听歌但又不能,拒绝又生不足之感。作者认为接近妓者是不正当的,不应该是玩赏态度;但听歌和狎妓不同,不干道德的事。这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既想拥有自由无束的情欲追求,又难以突破传统道德的底限。所以 “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当然,心里的矛与盾还未弃械言和,情与智的对峙没有结果,进行自我的审视。作品的深度正是对历史的反思和自我的审视。

弩末的游踪里,泛起了最后的依恋之情,月色冷清,归舟无伴,黑漆漆的秦淮河里,几个歌妓,青衫的调子。“当她的船箭一般驶过去时,余音还袅袅的在我们耳际,使我们倾听而向往。”作者仍然怀有一丝爱欲在浓浓夜色里随袅袅余音波荡,透射着不甘和悔意。最后又在美人的臂膊里入梦,再从中醒来,上了岸,即或是从幻梦里回到了现实,生活照旧是苦闷和彷徨,因此心里才会“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开始时隐隐的喜悦,结束时淡谈的哀愁,都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在当时特定处境中,无法摆脱现实纠级的痛苦矛盾的情绪。”[2]作者在所游之处皆含以深深的情,不仅为读者展示了六朝繁盛的秦淮河,也倾尽作者生活体验,展现历史的幻灭和自我的矛盾。《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不只游记绘景,也长舒了作者纷然无绪的内心境地,跳动不息的情欲和他的不完美的梦,迷惘的梦。

参考文献:

[1]胡峰.袒露爱欲情结的心灵游程——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精神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

[2]念晶.《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情思和结构[J]. 中文自学导,1994

论文作者:王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纷杂迷惘的心境流露论文_王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