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形态——从女性形象解读九十年代中国电视剧

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形态——从女性形象解读九十年代中国电视剧

邵瑜莲[1]2002年在《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形态》文中认为从第一部大型室内剧《渴望》诞生以来,九十年代女性形象的塑造开始成为提升电视剧收视率的亮点和引人关注、思考的社会热点。此后,女性问题越来越成为电视剧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出现了一大批以女性形象为主人公的电视剧。本文欲借鉴女性主义理论,尝试通过对九十年代电视剧女性热的冷透视,来解读中国电视剧,挖掘女性热背后的父权文化观念,及其所带来的电视剧文化的弊端,探求男权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商业策略内在的关联、纠结,及其充满矛盾互动的同谋关系。在深层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九十年代电视剧文化的批判性分析,以期电视剧艺术在新的世纪会有新的突破与发展。 本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九十年代电视剧女性形象的演变流程和叙事形态,并探究女性形象的演变动因及其局限。 九十年代电视剧女性叙事可以用下面的演变流程来粗略概括:从九十年代初围困“家”中的传统女性,到1993年前后改革风潮下走出“家”门,为自己寻找出路的“娜拉”,再到1995年前后既无“家”的拖累又无“情”的牵绊,充满创造活力,然而却深烙着男人需求与理想印记的新型女性形象,最后是九十年代末女性视角下女性本真的初步还原。九十年代电视剧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的演变轨迹并不是绝对与年代的变迁构成同步发展关系的。实际上,本文对演变轨迹的探寻与归纳也充分注意到了九十年代电视剧女性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演变的这种反复性与曲折性也再次证明了女性意识觉醒与解放的艰难与复杂。 如果从叙事角度来研究,九十年代女性形象可以划分为两种叙事形态:围困式与突围式。围困主要有两种象征意象:“家”和“情感”。根据突围的性质与程度,突围式可以相应分为社会突围、情感突围、文化突围叁种方式。九十年代电视剧女性形象演变背后纠结着复杂的动因:首先,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及女性主义理论的介入;其次,女性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新提出;再次,女性意识日趋成熟和自觉的电视剧女性从业人员开始出现。尽管电视剧对女性的塑造越来越趋于表现女性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意识,让她们从传统的概念界定中突围出来,但是这种突围叙事带有理想的虚拟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女性自身解放的真实状况。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九十年代电视剧女性叙事的策略和反策略,由此探析女性意 识的匾乏与成长的艰难。 在文化重建的现代性变革还刚刚启始;传统父权观念依然或隐或显地占据主导 意识形态的当下中国,无论是电视剧的制作策略还是发行策略,都不可避免地要 受到男权中心意识的制约。男性中心主义在电视剧创作中的体现主要有两种存在’ 途径:在制作上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民间意识形态相合谋,在传播上又会纳入商业 策略的运作轨道中。而这种合谋与并轨最后又会落实、体现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上。 女性要么成为男性主人公成功的土壤与阶梯,要么就是一种道德观念的符号,要 么就是一种时代潮流的毫无性别特征的空洞的体现者。在发行上,为了达到较高 的收视率;电视剧采取了种种商业包装,使女性形象再次沦为商业利益的工具c 在对九十年代电视剧进行剖析时,我们同时不可忽略女性意识的逐渐自觉、清 醒,以及由此展开的对自我话语权力的争夺、对主导叙事策略的制衡与反拨c李 少红等人执导、制作的《大明宫词》为九十年代女性叙事带来了一线曙光。电视 剧改编是女性话语反抗和消解男权叙事策略中的途径和方法之一,但在现实的男 权文化语境中,这种依托男性文本的女性制衡策略的有效性和有限性同样明显。 比如电视剧《雷雨》对同名话剧的改编,同一故事的不同文本既显示出极大的差 异,又在对女性意识的极力张扬中潜伏着难以抹除的男权话语的痕迹c1 对女性问题的模糊认识无疑是九十年代电视剧存在的许多问题中重要的问题 之一,但其中最隐蔽因而也是最艰难的还是意识形态问题。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塑 造如何不再是商业的筹码,如何摆脱男权意识形态的困扰,如何真正传播女性自 我的真实声音和真实图像?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问题显然超出了电视剧本身的 含义。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以深刻的文化制约功能规范着社会秩序的建设,影 响着现代女性自身的发展,影响着女性自身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反映着人类历史 文化发展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剧的女性形象叙事承担着远远大于它自 身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作为女性解放这场“最漫长的革命”中的重要的建设 性因素,电视剧的女性形象叙事任重而道远。

杨莉莎[2]2015年在《九十年代以来韩剧中女性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韩剧以柔美的画面、梦幻般的童话故事情节、迂缓动听的配乐、外貌出众的演员阵容征服了亿万中国观众,并且快速蹿红亚洲市场。其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服饰、造型、美食、语言表达词、韩国文化等都受到了中国观众的追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动着韩国经济的发展。韩剧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九十年代迅速发展盛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学习了日本青春偶像剧的制作方法,相继推出了《爱情是什么》、《星梦情缘》、《天桥风云》等电视剧,一播出就在韩国本土引起热烈的反响。韩剧于中韩建交的第二年(即1993年)开始进入中国,《嫉妒》是第一部引进中国的韩剧,但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很高的关注度,直到1997年中央电视台晚间时段播出《爱情是什么》后,才掀起了韩剧的高潮,打开了韩剧在中国市场的大门。伴随着《大长今》、《人鱼小姐》、《浪漫满屋》、《冬日恋歌》等电视剧的热播,韩剧一时间风靡了整个亚洲。细数我国引进的热播韩剧,主要可分为青春偶像剧、家庭伦理剧、古代历史剧叁大类型。韩剧作为韩国风俗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电视传播媒介,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女性则在韩剧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据了解,韩剧中百分之九十的编剧都是来自女性,她们有着丰富的情感、细腻的心思、充足的时间等自己独特的女性优势,更加了解女性的需求,按照现实生活中理想女性的完美标准以及男性审美标准来塑造剧中的女性形象,使得韩剧中的女主角既符合女性观众的内心诉求和情感幻想,又满足男性观众的审美需求。随着时间的推进,韩剧中的女性形象渐渐地发生了转变,2005年以前的女性形象主要以《巴黎恋人》中姜泰英为代表的“灰姑娘型”、以《人鱼小姐》中的雅俐瑛为代表的“苦媳妇型”、以《大长今》中徐长今为代表的“丑小鸭型”这叁种类型为主,可随着时代的变化,西方文化思想与儒家文化相融合,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渐渐地韩剧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发生了转变。以《我叫金叁顺》中金叁顺为代表的大龄女青年,不畏年龄与现实的束缚,坚强无畏的“励志女”形象、以《浪漫满屋》中韩智恩为代表的任性中又不失可爱的“刁蛮女”形象,再到2013年末热播的《来自星星的你》中千颂伊不被挫折打败,高傲独立的“国民女神”形象等等。因此本文收集了1990-2013年的61部热播韩剧,对其剧中女一号形象进行深度解析,通过对剧情与人物行为的分析研究女性形象建构特点。根据传统女性和新女性的定义将其进行传统女性形象和新女性形象的划分。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韩剧中的女主角存在着由传统女性形象向新女性形象转变的特点,结合经典个案《来自星星的你》中同一个女性在不同时代形象的转变,详细分析由传统女性形象向新女性形象转变的过程及原因。按照上述思路,笔者将本文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笔者阐述本文论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创新点、目标、方法以及简要概括韩剧发展的过程,总结目前国内外对韩剧学术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因女性是韩剧的主要目标受众,所以笔者从女性受众层面探讨,韩剧从女性编剧、韩剧中的女演员、韩剧借鉴“肥皂剧”式的叙事手法等方面来满足女性受众的需求。第叁章,笔者结合所选取的研究样本,通过对韩剧中女主角的职业、社会(生活)背景、两性关系等影响女性形象建构的元素进行深度分析,从而对比归纳出传统女性形象和新女性形象的差异性和各自的形象特征。第四章,笔者根据在样本研究中所发现的韩剧中女性形象转变的特点,试从思想与环境、女性社会角色与地位、女性意识与诉求等方面探析韩剧中女性形象转变过程以及转变原因。第五章,个案分析2013年末热播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中李氏朝鲜时期徐宜花(传统女性形象)和新世纪大韩民国时期千颂伊(新女性形象)形象建构及其转变的过程。

周婧[3]2017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叁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邹涛[4]2006年在《从“天使之生”到“宝贝之死”》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制度性存在,男权制早已成为历史,但男权制的意识形态及与男权制相伴生的社会适应机制却依旧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现实存在。针对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横行,女性主义者展开了全面的批判,其中,女性的存在与女性的处境及女性的本真体验与女性的言说欲望一直是女性文化聚焦的主要对象和目标。本文例举了两部具有一定影响关系和相似性的电影,法国影片《天使爱美丽》和中国影片《恋爱中的宝贝》,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的视角,通过对比分析,就影片主题、人物形象、电影叙事叁方面实证二者发生的文本变异,并结合中国90年代以来大众电影创作中的女性表达及文本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叙事特征,透视90年代以后特殊的中国转型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叁方面对中国女性电影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解析这种滋长于男权文化之上的电影文本是如何通过对女性主体性的占有、女性个人话语的改写与挪用来为充满着矛盾与困境的转型社会服役。探讨女性如何建立尊重女性意志、符合女性本真并有助于两性和谐对话秩序的影视话语,从而消除影视叙事中女性的异化和奴化,求索回归女性主体的必要途径。 本文主要从四部分进行阐释: 第一部分:简略介绍西方后现代哲学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在梳理西方女性主义电影和中国女性电影创作实践的不同演进特征基础上,理清“女性主义电影”和“女性电影”两个概念的含义与范畴。 第二部分:以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为范本,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角度,对影片的情节主题、女性形象、电影叙事叁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其

参考文献:

[1]. 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形态[D]. 邵瑜莲. 山东师范大学. 2002

[2]. 九十年代以来韩剧中女性形象建构研究[D]. 杨莉莎. 西南交通大学. 2015

[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

[4]. 从“天使之生”到“宝贝之死”[D]. 邹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形态——从女性形象解读九十年代中国电视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