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中心医院 手术室;吉林132011)
【摘要】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与护理人员配置情况、手术制度执行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及与之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056-01
手术室是医院开展急诊抢救及重大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工作时间不规律及工作强度大等特点。手术室护理人员在高强度工作模式下易出现疲劳感与倦怠感,由此导致的护理工作效率低下问题会严重影响手术安全。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是医院医疗品牌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临床研究领域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
1.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
1.1护理人员配置因素
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手术台数比例为1:3。根据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很多医院都没有满足这一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超时、超负荷工作所导致的疲劳感可以被看做是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诱发因素[1]。
1.2手术技术因素
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研究方面,一些研究者也将手术技术因素看作是安全隐患的诱发因素。一些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学历较低,基础理论有待强化,她们在手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作慌乱及对手术设备缺乏深入了解等问题也会发导致手术安全隐患的出现。
1.3手术制度执行情况
无菌操作是手术质量与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些研究者认为,部分护理人员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足等问题。在手术制度未得到充分落实的情况下,患者的感染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1.4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安全管理体系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质量监控不力的问题是一些医院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一些护理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疏于管理的问题,在未能及时发现手术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护理安全隐患仍然会成为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1.5手术室潜在安全隐患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手术室潜在安全隐患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内容:一是,因药物摆放混乱及标识不清所导致的误用事故;二是麻醉诱导事故;三是,止血带绑扎时间过久所导致的肢体坏死事故;四是,电刀应用于手术治疗以后出现的烧伤事故与电灼伤事故。除此以外,患者手术期间出现的坠床事故及碰伤事故等不良护理事件也可以被看作是手术室潜在安全隐患[2]。
1.6手术室护理风险与护理管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护理风险涉及到了术前访视、患者病史及手术护理记录单填写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护理管理安全隐患与手术室环境管理及护理人员管理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手术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医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医院需要对手术护理交接记录及术前访视制度等内容进行规范;第二,针对手术期间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事故,医院也需要对相关的应急管理措施进行完善。针对手术护理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医院需要及时进行改进。根据手术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也是手术护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对此医院需要在手术护理实施前严格执行查对技术,并要在及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护理管理工作。
2.2完善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环境管理也是手术室护理安全和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手术室环境管理涉及到了手术室的布局与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一些研究者认为,根据手术工作的实际需要,医院需要对医护人员、病人、洁净物品的洁净路线与手术后器械、敷料及污染物的污染路线进行严格区分。一些研究者肯定了紫外线及空气消毒设备在手术室环境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手术室内温湿度与尘埃含量也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实施期间不可忽视的内容。一些研究者认为,火灾预防措施也是手术室环境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手术室内需要配备消火栓给水系统、手提式气体灭火设备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备。在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创设方面,护理人员在手术期间不得播放背景音乐,手术期间使用的治疗设备需要以低噪声设备为主。在手术关键环节,护理人员需要保持精力集中,避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务。
2.4强化用药安全管理
针对用药安全管理对手术护理的影响,相关单位需要从高危药品管理及麻醉药品管理等方面入手,对用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如高浓度电解质及高危药品需要单独存放,医院需要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麻醉药物管理方案[3]。
2.5控制手术室感染
根据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院内感染也成为了重要的手术室安全隐患。针对院内感染对患者预后的不利影响,医院也需要对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进行严格控制,如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需要及时洗手或开展手部消毒。手术期间使用的护理器械需要集中送到供应中心进行清洗。针对手术期间使用的腹腔镜、膀胱镜及胸腔镜等器械,医院需要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认真清洗。手术期间使用的植入物需要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2.6注重有效沟通
护患沟通与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也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向信息接受者简洁陈述信息。在危重症手术患者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与之相关的重要结果,以避免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在护患沟通实施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注重开放性的沟通。
2.7加强手术室护理团队建设
手术室护理团队建设也是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式节后市是护理人员管理工作实施期间,相关单位需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措施进行完善,并要适度增加护理人员人数。
3.小结
手术室护理操作事关患者的生命安全。从手术室环境管理及药品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是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保障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石映芳.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66-68.
[2]高丽坚.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4):132-133.
[3]古建燕.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10):884-887.
论文作者:王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医院论文; 因素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