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_娄忠利

漫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_娄忠利

娄忠利 山东烟台栖霞市臧家庄中学 265300

班级文化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群体行为为载体的一种文化形式。它的形态包括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为主的班级行为文化,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

一、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载体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督促学生搞好班级环境卫生,保证教室窗明几净,以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发动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剪画、贴纸画、书法作品及写生作品、写作作品等来点缀教室、装饰教室的四周。

2.划出一定的展示栏长期展示优秀作业、优秀作文。

3.每个月要求班委或小组出黑板报,并期期做到图文并茂。

4.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学习成才类的内容)及名人挂像等。

5.在黑板上方挂国旗、标语及班级的口号等,通过种种方式,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班级环境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

二、行为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班级行为文化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其形式和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

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班会是班主任面对班集体的宝贵时间,更是班主任倡导、融进班级文化的主渠道。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确定每次班会的主题对班级文化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要尽可能地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上受到教育、行为上得到改进。

2.开展文体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班主任可以结合节日或学校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书法比赛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班中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培养成功的体验,获得自信。

3.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通过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积极分子”、“文明学生”,在班级中设立“优秀奖”、“进步奖”、“助人为乐奖”、“特长奖”、“博览奖”等,树立典型。评选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放大后进生的点点滴滴,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三、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反映。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学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属感。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之间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十分和谐,班集体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要走近学生,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只有赢得了学生的心,才能进而打动学生的情,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师生关系必然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渴望。良好的班风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行为有明确的向导,从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达到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目的。

四、导向驱动,规范陶冶——班级文化建设的效应

班级文化的形成,使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油然而生一种主人翁责任感,促使学生由被动地被管教到主动地为班级、为学校考虑,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表现自然就有所不同,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也就是说班级文化不仅引导着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着班级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让班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班级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到集体的要求和期待,从而驱动学生孕育信心、追求成功和乐于交往,形成班级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 同时达到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的效应。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其复杂性和重要性,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化,学生个体才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融入班级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取向,获得创造的自由、发展的自由。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建设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整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丰富学校内涵、凸显学校特色。

论文作者:娄忠利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漫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_娄忠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