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东营 257234)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专家说过:儿童本应游戏!给儿童玩游戏的权利就是对儿童天性的呵护,就是对儿童成长的善待!游戏让儿童摆脱了“学习”的束缚,却获得了真正的发展,游戏给予儿童完整与和谐的生活,也赋予了其自由与创造的生活。正是因为游戏,儿童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童年的幸福与自由。对孩子来说,没有游戏的生活,不是好的生活,没有游戏的童年不是真正的童年。
那么我认为,农村幼儿园更应该开展自主游戏,而且是“活”的游戏!因为农村幼儿园更接近自然,更贴近与原生态的自然生活,为农村幼儿园生活化游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在选择区角主题上可以更亲近自然,走进自然,让孩子们在每天看惯的事物中发现不同。
一、让农村幼儿园的区角“活”起来
1.利用农村自然景色,开展色彩类美工活动。如吹画、蛋壳画、贝壳画等。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让幼儿聆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用形体演示自然界事物的变化不失为艺术活动的一种创新,秋叶落、花开放、蝶飞舞等自然现象在孩子们细心观察与感知下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2.挖掘自然特性,开展拼贴类美工活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神奇的资源,不仅色彩斑斓,而且有其独特的造型。因此,我们充分分析研究这些自然物的自然特点,开展了拼贴活动。如:芦苇粘贴画、海锥插画、树叶贴画、沙画等。
3.寄予奇思妙想,开展造型类美工活动。比如我们正在开展的废旧报纸变彩陶活动,起源于几个孩子把湿水后的报纸攥成团后,涂成彩色的皮球。我们老师就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进一步开展了“废旧报纸变彩陶”活动。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实验研究,熬好面浆,把撕碎并泡湿的废旧报纸活上面浆后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捕捉自己创作的痕迹。
二、让农村幼儿园的户外“活”起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主动、最积极地手段,对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园立足农村,不断挖掘、探索农村自然资源开展特色活动,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丰富多彩的乡土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与生活经验,开展了寻找春天-镜湖远足活动、参观小学、“参观菜市场”、采摘金秋--黑花生种植基地实践活动、“金秋瓜果品尝会”全园亲子活动等。比如在采摘金秋--黑花生种植基地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来到户外先观察、感受了解花生的生活习性,然后动手采摘果实体验丰收的喜悦,最后品尝果实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在这些贴近生活内容和经验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激发了情感,提升了能力。河口区广播电视台“快乐梦想”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2.充分发挥农村自然优势,创设优良的户外体育活动场所。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走出园门就是农村广阔的天地,《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建立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充分挖掘大自然的教育价值,因势利导,使大自然成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场所。我们摆脱了器械的束缚,将幼儿带到大自然中,开展野外体育活动。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是孩子的天性,来到大自然中,空间大了,视野开阔了,面对广阔的田野,沐浴着金色的朝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鸟儿的鸣叫、虫儿的低语和风儿的欢笑,孩子们就像放飞的小鸟,展开了他们创造和想象的翅膀,任何自然景物都成了孩子们眼里的“玩具”,不同的景物,孩子们探索出了不同的玩法:随处可见的小石子、小瓦片成为幼儿手中爱不释手的小玩意儿,一会儿掷远,一会儿单脚踢踢,一会儿夹在两腿中蹦蹦;小土坡、小林子成了孩子们攀爬躲藏的好去处;他们在小山坡上练习攀登;在窄窄的小水沟边练习跨越;在平坦的、绿油油的草地上练习手膝着地爬行;在河水中间石头组成的“小桥”上练习平衡……美丽的田间,碧绿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又是我们栖息的好地方。大自然给孩子们创设了开展各种游戏的情景,逛小区、过小桥、游览湖边的自然风光。
三、让农村幼儿教师“活”起来
游戏的快乐来自于自由和自主,如果没有了自由和自主,那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与成长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要打上问好。我相信,很多以前的农村幼儿园师资状态是:许多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文化素养低,对幼儿的区域活动不够重视,任幼儿“自由”发展,没有给幼儿的区域活动教育提出和做出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的事情。有些幼儿园的教师认为小孩子不哭不闹、有得玩就可以了,认为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自在的活动,就放任幼儿在活动区域内随意走动。教师自身教育水平低,无法给幼儿引导、教育丰富的知识文化,也没有灵活多样的给幼儿的区域活动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阻碍了幼儿的区域活动发展。 学习中专家说过:做好“游戏”,是我们每个幼教人的“初心”。而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游戏更加高水平、有质量!
我们一改以往的观念,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管住手”、“管住嘴”,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变教师传授为幼儿主动探索。我们以“一物多玩”做为切入口,注重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给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充分自由,让幼儿自由选择器材,自由结伴,自由活动,活动中老师加强观察、鼓励启发幼儿自己去探索活动,生成自己的活动方法。让幼儿探索器材的各种玩法,老师通过观察引导,对幼儿探索发现即刻加以关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启迪、相互学习,自创游戏,以此来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使户外体育活动“活”起来。
论文作者:武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幼儿论文; 孩子们论文; 农村论文; 游戏论文; 幼儿园论文; 自然论文; 大自然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