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年轻大学生的“温柔陷阱”?_inter论文

互联网:年轻大学生的“温柔陷阱”?_inter论文

Inter网:青年大学生“温柔的陷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陷阱论文,温柔论文,青年论文,大学生论文,Inter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被一张无形的大网联结在一起,地球也被编织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在这个村落里,人们通过大网快速地交换、传递、品味着信息,分享着文明与进步。这就是神奇的Inter网。 在我国人们也象追逐时尚一样涌向Inter网,在Inter网络空间贪婪地游弋。据统计我国Inter网的使用者已达500万人,在大学校园,“上网”也正在成为一个时髦语。据统计上海大学生中已有6.2 %的学生使用上网的计算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飞速扩展着。人们常说Inter 网象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大学生开阔视野、接受领先观念、了解先进技术、关注世界前沿课题,但由于Inter网的特性, 也会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青年大学生是社会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Inter 网对他们乃至对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一个“温柔的陷阱”呢?这个“陷阱”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的呢?

其一、Inter 网输出的扩张性容易消解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民族优秀文化。

从距离上来讲,我们的地球已经被称作“地球村”,但世界并非亲如一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放弃过颠覆社会主义的企谋,它们总是虎视眈眈地盯着社会主义国家,企图将它们一一吞并。Inter 网正是它们实现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阵地,它们凭借经济、技术和信息资料的优势,大肆进行网络信息扩张。在Inter 网的各类信息中就混杂、隐含着许多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信息,如资本主义政治思想、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等信息,攻击诋毁社会主义制度的信息等。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辨别能力差,缺乏抵御力, 在Inter网上漫游时,不知不觉受到这些信息的渗透和毒害。如1999年5 月举国上下惊闻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一青年大学生振振有词地同笔者争论“中国是活该的!”他说我大使馆窝藏南联盟高级官员,在南联盟针对美国搞了一系列的破坏活动,美国故而炸了我国大使馆。笔者愤而质之他从哪里知道这一信息的,答曰“Inter网上”。 可见发达国家通过Inter网大力宣扬、标榜自己,混淆视听, 使我们的一些大学生盲目信从,甚至对我们的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和反感。

同时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历程的大国,我们有着优秀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民族同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特质,也是我们民族强凝聚力的源泉。但在Inter网络信息中95%以上信息是英语,中文信息还不到1%,英语是基础语言,主导国家是美国,美国文化在网上大行其道,抢占文化信息阵地。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从1999年的财政预算中拿出2300万美元,用于在Inter网上建立与美国相关的基本资料, 要把美国的“文化宝藏”搬上网。美国文化的强大冲击,容易消解我们民族优秀文化,模糊青年大学生对自己民族身份的确认,淡化自己民族文化打下的烙印转而认同、附着美国文化,成为在心理上民族身份模糊不清的人。试想我们的青年大学生乃至青年一代吃着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叼着万宝路,观赏着好莱坞大片,言必称“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我们还能奢望着他们时时记起他们是“龙的传人”?

其二、Inter 网络内容的复杂化容易腐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Inter网的内容是鱼目混珠的,既有健康有益的信息又有消极、 污秽、腐朽的内容。Inter网就象一面大墙, 任何人可以自由地在上面胡乱涂鸦。《中国科学报》在1995年就指出,Inter 网就象一条污秽的河流向全世界。这对于喜欢猎新猎奇、缺乏免疫力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腐蚀,他们会渐渐抛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转而信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造成价值取向的低糜化、庸俗化。同时西方享乐、奢侈、冒险、刺激、性解放、性自由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容易使青年大学生艳羡、认同、模仿,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内在精神和意志。

其三、Inter 网络交往的安全性容易导致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简单化和片面化。

网络交往就是人——机对话,通过网络可以忽略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条件与另一个不知身份、职业、性别的人安全地进行思想、心理上的交流。这种交往激发了彼此间的神秘感,并且也不担忧会泄露自己的隐私,因为在网上没有人真正知道你是谁,因而这种交往容易使人获得交往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日常的人际交往是一种综合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其运行机制要复杂得多、容易失败,但现实的人际交往是作为一个有着健全社会性的人所不可缺少的社会互动。如果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就过分依赖网络虚拟的交往来寻求安慰和满足,从而更消极地对待现实的人际环境,形成恶性循环,这不能不说是人的异化和片面化。人际交往是青年大学生丰富社会性、健全心理状态的重要途径。而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冷遇和挫折,不是积极地去调节、完善,而是选择了放弃,转而沉溺于网络交往中,陶醉于整日坐在计算机前与另一个同样忽略了背景条件的人安全地聊天,以至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倦怠,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冷漠无情,陷入孤立疏懒、空洞贫乏的人生状态和空虚苍白的心理状态。

其四、Inter 网络操作的隐蔽性容易诱发青年大学生的破坏欲望。

网络操作具有隐蔽性,难以有效地监控,加上大学生的自控力和责任感比较弱,极容易诱发他们心理的破坏欲望,他们通过一些小小的操作就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他们在网上漫游,或许好奇、或许无聊、或许想证明自己、或许想发泄心理的不满,就冲动地搞一些破坏性的操作。他们或者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恶意中伤他人,前不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的网络上都出现对中山大学一教授的恶意人身攻击,经查证是虚假信息,但信息发布源却不知何处。或者有的大学生非法进入他人的网络系统,破坏他人的数据和资料,非法使用他人的网络系统。1998年我国第一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的杨某就是国内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从1996年起就频繁破译他人网络密码,非法使用他人信息网络,给他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的大学生还制造一些电脑病毒,造成与之相连的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甚至瘫痪,前不久令计算机行业闻之色变的“CIH 病毒就是一名台湾大学生的玩笑之举。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网络文明将会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我们的青年大学生乃至青年一代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就对我们的青年工作者和青年教育者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如何在美国文化的强大冲击下坚守、发扬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利用Inter 网来向世界传播我们灿烂悠久的文化;如何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青年教育的新内容,杜绝网上破坏性事件的发生;青年工作者和青年教育者如何提高自身的Inter网络能力素质;以及如何引导青年充分利用Inter网的正效应而抑制其“陷阱”效应呢?这是值得新世纪的青年工作者和青年教育者深深思索的课题。

标签:;  ;  ;  

互联网:年轻大学生的“温柔陷阱”?_inter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