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汉语言中作格现象的考察论文_栾冬雪

对日汉语言中作格现象的考察论文_栾冬雪

黑龙江大学 150080

摘要:所谓“作格”,是指在某些语言中,及物动词的宾语和不及物动词的主语具有相同的形式,所以把它们都称为“通格”,而把及物动词的主语称为“作格”。由此把语言分为“作格/通格”语言(即不及物句的主语和及物句的宾语同格的语言)和“主格/宾格”语言(即不及物句的主语和及物句的主语同格的语言)。因此,作格就是一种语言类型,作为语言现象的作格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日语中也存在作格现象,而对于汉语中是否存在作格现象却一直未见定论。本文将从类型学角度以及动词种类角度考察日语中的作格现象,从动词分类的角度考察汉语中的作格现象。

关键词:作格 日语 汉语 动词分类

一、对日语中作格现象的考察

作格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表示名词在句中的语法身份。很多语言学者将“不及物动词句的主语是同于及物句的主语还是宾语”作为是否具有作格现象的判定依据,并且明确了一种语言既能具有作格/通格模式,又能具有主格/宾格模式,而日语就是兼容这两种模式的。

1、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

从格标示的角度来看,在日语中,不及物句的主语和及物句的主语同格,因此日语是“主格/宾格”语言,比如:

A 美雪がキャンパスで歩いている。

B 皿が割れた。

C 桜がご飯を作る。

A和B不及物句中的主语“美雪”、“皿”和C及物句中的主语“桜”同格,都是用主格助词“が”来标记的,但是,如果从语义层面来判定的话,可以发现同样是不及物动词的主语,A句的主语“美雪”和C的主语“桜”在底层含义上都是施事者,即动作主体;而B句的主语“皿”和C句的宾语“ご飯”在底层含义上都是受事者,即动作对象。Dixon指出:“每种语言中都有不及物的小句,其谓语动词唯一的核心论元叫S;而及物小句带有两个核心论元A和O”,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如下三种可能性:

①S=A(主格)≠O(宾格)→宾格系统

②S=O(通格)≠A(作格)→作格系统

③A≠S≠O→三分系统

而通过以上对ABC例句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日语是宾格系统和作格系统兼得的,Dixon将这种混合的类型称为“分裂的系统”。而分裂的系统又分为分裂的主语系统和变动的主语系统。“分裂的主语系统”是指在一种语言中,每一种不及物动词根据其原型语义,所对应的主语都分配好了类别,或者是Sa或者是So,一般来说活动动词和Sa主语相连,而中性动词和So主语相连。而“变动的主语系统”则是根据不及物动词在具体用法中的语义,其主语可以标记为Sa或者So。那么,日语属于哪一种分裂形式呢?

影山将日语的不及物动词分为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前者表示有意志的动作行为,其主语为动作主体,如“走る、歩く、踊る”等;后者表示无以至的形态或变化,起主语为对象,如“割れる、折れる、起こる”等,这些动词的用法体现了“分裂的主语系统”的特征;但日语中还有一些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则体现出“变动的主语系统”的特征,比如:

D 私が橋を渡る。

E 世を渡る。

自动词渡る在D句中表示意志动作,主语是动作主体(Sa);而在E句中则表示无意志的状态变化(So),因此,日语的不及物动词兼具以上两种分裂的系统的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从动词分类的角度分析

作格现象在动词种类上的体现就是作格动词。作格动词一般指既能用于及物结构,又能用于不及物结构的动词,且在及物结构表示致使的含义,在不及物结构中表示状态变化的含义,前者的宾语和后者的主语具有一致性。而在日语中,这种语言现象并不是反映在同一动词上,而是具有相同词根的分别用于及物结构和不及物结构的成对的他动词和自动词,比如:

F 山本がドアを閉めます。

G ドアが閉まります。

F句和G句中的“閉める”和“閉まる”具有相同的词根“”,前者表示动作意为“关上”用于及物结构中;后者表示状态变化意为“关上了,关着”,用于不及物结构中,二者的语义体现了“致使”和“状态变化”交替的情况。日语就是通过“閉める”和“閉まる”这种具有相同词根的成对动词来表现“致使”和“状态变化”的交替。在日语中,把这种形态、语义、句法上都具有对应关系的成对动词称为“有对自他动词”,也就是说,日语的有对自他动词是具有作格性质的动词。

二、对汉语中作格现象的考察

作格问题在汉语学术界提了约三十年,但究竟什么是作格,汉语是否属于作格语言等问题似乎一直未见一致定论。有很多学者探讨了汉语的“作格”或“非宾格”现象,比如Frei,李英哲,吕叔湘,黄正德,Zhou,杨素英,邓思颖等等,都对汉语“作格”问题进行过研究。而吕叔湘通过解释“胜”和“败”两个动词的格局,分析了“作格语言”和“受格语言”问题,其结论是“区别作格语言和受格语言必须要有形态或类似形态的手段做依据;汉语没有这种形态手段,要说它是这种类型或那种类型的语言都只能是一种比况的说法。”

因为汉语缺乏形态标志,汉语的作格性只能从句法/语义两方面来区分。Zhou观察到汉语有四种类型的作格动词,第一类动词包括呈现动词、气象动词和感受动词。第二类是处所前置式结构,如“门前坐着张奶奶”之类。第三类是“打破类”动词,如“窗子打破了—学校里打破了窗子/那张广告贴了一天---墙上贴着那张广告”。第四类表征一种深层的作格性质,这类动词的施事主语占内部论元位置,即语法宾语位置,受事宾语占据外部论元位置,即语法主语位置。杨素英总结道,非宾格动词理论的发展大致是沿着三个侧重点不同的方向进行讨论的:(1)重视句法结构的探讨(2)侧重语义的探讨(3)句法和语义并重的探讨。而黄正德受吕叔湘的影响,也以“打胜”和“打败”为例,说明及物动词可分为“受格”动词和“作格”动词两类,以“哭”和“来”为例,说明不及物动词也可分为“受格动词”和“作格动词”两类,并针对中文的“是”与“有”提出作格分析。在讨论汉语实际问题时,黄正德,杨素英等都认为,不及物动词可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

影山太郎的观点得到了中国国内一些学者的认同,如宋亚云、曾立英等。曾立英参照影山太郎详细讨论了汉语中的作格动词,她将“死、落”等归为非宾格动词,将“开、关”等归为作格动词。但是由于国内学者大多将作格动词与非宾格动词看作同一类动词,所以该分类引起了一些争议,其实这是对作格动词、非宾格动词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目前在汉语学术界,对于什么是作格动词,作格动词的确立有何标准等等尚无统一定论。我们认为,今后应该确立作格动词的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列出作格动词词表,讨论这些作格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使作格动词的定义、范围、特征更加明朗化。

二、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中的作格现象从类型学的角度、动词种类的角度,来看都有其相应的特点,特别是体现作格性质的有对自他动词具有更为广泛的语义表达空间。因此,通过对日语中作格现象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日语的特点。而有许多学者提出没有必要引进作格的理论来研究汉语事实,不仅不利于我们认识汉语的特点,还会带来一些理解上的误区。但我们讨论汉语中的作格现象,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思索汉语的语言类型,作格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存在于语言结构的诸多层面的,因为我们有必要利用作格理论研究汉语的语言现象。尽管对该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入透彻,希望本文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影山太郎.文法と語構成. [M]. 1993.

[2]也谈汉语的作格问题.潘泰.2004.

[3]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邓思颖.2004.

[4]作格结构及其概念框架分析.赵霞.[J].2006.

[5]作格研究评述.曾立英.2007.

[6]现代汉语作格动词研究.丁苑.[D].2013.

[7]论日语作格现象.[J].王蕾.2016.

栾冬雪,1994年,女,汉族,辽宁本溪。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

论文作者:栾冬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对日汉语言中作格现象的考察论文_栾冬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