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论文_刘杰

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论文_刘杰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2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概念,继而分析了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探讨和讨论,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技术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桩基础施工是一项繁杂而又具系统性的工程,为了保证桩基础施工的顺利有效进行,需要选择合适的桩施工技术,并把控好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保证建筑结构基础的质量。本文阐述了灌注桩施工技术与预制桩施工技术两种主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实现地面与上层建筑物的连接,利用桩基稳定坚固的作用,以及对地面的承载力的缓冲与传递作用,从而增强地面的负荷力,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避免地面下沉现象的产生,同时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施工的质量与稳定性【1】。桩基基础施工技术所应用的到的主要施工材料为桩基,桩基的不同决定了施工技术的不同,一般通常用到的两种技术为灌注桩施工技术和预制桩施工技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状况的不同以及地质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有效、合理进行。

二、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

(一)灌注桩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

在实施灌注桩施工技术时,一般通过运用两种方式的技术加以实现。一个是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另一个是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技术原理对对于桩基的浇筑和保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桩基的牢固程度【2】。其中所采用的方式是机械钻孔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钻孔的准确度和规范度。一般情况下,保护套中心与桩位中心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需要将此偏差控制在50cm以内【3】。只有保证偏差范围符合标准,才能够使得回填土的密实度能够达到施工要求。在进行浇筑桩基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规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例如,以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注浆,从而保证注浆量的准确把控。对于每一注浆层次的厚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一般情况控制于50-60cm为宜。相对来说,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所采用的施工工艺比较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比较常用的三种方式是单打法、复打法以及反插法。在利用单打法进行施工时,需要每拔出一段距离就要对其进行几秒钟的振动,然后在以0.5m的距离进行拔出,如此重复操作,直到完成整个拔管操作过程。对于每次振动的时间以及拔出的距离,每次都有一定的范围标准,即控制在4-9s、0.4-1.1m范围左右。

在进行灌注桩施工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然后再设置相应的防线并选择好合适的桩位,然后在放置相应的桩机开始启动钻孔工作,钻孔完毕之后,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和检查,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最后再放置相应的钢筋笼并对钻孔进行浇筑【4】。为了避免塌孔出现,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在进行桩基位置的选择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施工场地的实际状况以及平面设计图的布置等等,从而保证选择的合理性。另外还需要对桩孔的位置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从而保证桩孔的安全性,这时所采用的工序就是护套的合理埋设,从而进行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护筒的材质一般为钢板,且厚度通常在3-9mm左右。护筒埋设的深度以及顶端的高度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要求,对于黏土土质,一般应超过1m左右,而对于砂土土质一般要超过1.5m左右。顶面的高度一般需要比地面高出0.5-0.7m左右。泥浆面需要与地下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情况下需要高出后者1m左右。泥浆密度的确定需要根据土质类型的不同进行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对于黏土或者粉质黏土一类的土质类型,一般情况下泥浆的密度需要控制在1.1-1.3g/cm2左右,而对于卵石层,由于土质的改变,泥浆密度范围又有一定的变化,一般需要保持在1.3-1.5g/cm2左右。

在进行钻孔时,一般采用回转钻成孔的形式,清孔之后,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需要保证保护厚度符合要求范围,一般规定需要大于35mm才算合格。

(二)预制桩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

预制桩施工技术相对于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形式上具有显著的不同,预制桩是提前制作好相应的桩基,然后再打入地层中,以此便形成了坚固稳定的结构基础【5】。该施工技术按照制作材质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混凝土预制桩,该桩基稳固耐久性比较好,以混凝土为原材料,施工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快捷。另一种是钢管预制桩,该桩基一般在特殊施工中才会被采用。在对预制桩进行灌注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按照从桩顶到桩尖的顺序。预制桩施工过程中有沉桩这一工序,一般所涉及到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静力沉桩、振动沉桩以及锤击沉桩。为了避免挤压土层的现象出现,在进行沉桩时需要有一个周密的规划,综合考虑施工的范围、沉桩的顺序以及数量等等各项因素,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地高质量沉桩。另外,为了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承载力,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沉桩技术,使桩顶的高度与方向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也是要对施工场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然后再确定桩点的位置。桩点位置确定好之后,需要进行一定的校核与放样,一般所用到的仪器为全站仪【6】。然后,再对场地进行一定的碎石铺设,铺设的厚度一般要达到20cm左右,以此形成一定的工作面。由于预制桩的不同之处,容易对土地形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因此这时需要进行一定的网格控制,从而避免这种效应的产生。然后,在对于桩基进行合理的放置,一般是按照打桩顺序的先后,来对桩基的放置顺序进行安排,与此同时,还要对桩机进行一定程度的检查,保证其运行状态良好,从而保证施工的高效顺利进行。在进行预制桩的起吊时,需要保证桩尖与桩位中心之间的相互位置,保证两者始终保持垂直对准。另外,索具的捆绑位置距离桩吊环的位置需要保持在30cm左右。在进行插入土中的过程中,需要缓慢而平稳地进行。然后,进行1-2次的锤击和调整,以保证桩基的垂直度。稳固好垂直度之后,进行落锤打桩。这时所采用的是落锤的落距为小于1m的。在不断的锤击之下,直到将桩打入低下为止,以此完成了桩基础的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控制至关重要。在进行桩基础的施工时,需要按照施工的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有效进行。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论述,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郭崇飞.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7,(1):215.

[2]王东晖.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148.

[3]黄智钊.试论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86-87.

[4]夏幸钢,李叶.探究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163-164.

[5]王少波.关于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6,(16):76.

[6]唐明亮.剖析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6,(7):46-47.

论文作者:刘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论文_刘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