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分析论文_李凯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分析论文_李凯

身份证号码:11022419830912XXXX

摘要:土建结构工程是应用于社会人群的重要建筑类型,如果其质量受损,那么就会威胁到使用人群的生命,同时也会使得其本身的使用寿命较短,不利于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我国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研究,进而通过研究结果了解到,当前造成土建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结构设计、施工水平、结构应用,因此为了确保土建结构工程质量,需针对此类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耐久性;分析

1对土建结构工程构建常见的问题

1.1工程设计指标低

在我国的很多工程项目当中,都存在低指标的问题。低指标相比于高指标,其建设难度低,成本比较低。因此当重要指标达到预定的情况时,不重要指标就会采取酌情考虑。这样就会造成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和牢固性下降。受我国国情的一些影响,同等类型的建筑相比于外国,特别是日本,德国等这些国家,他们的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都要比我国的强一些,这有我国国情的原因,也有一些人的职业操守有关。

1.2材料问题

建筑用材料是决定建筑质量的直接因素,土建结构受材料影响更加明显,在我国发生的众多建筑坍塌事故中,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使用的材料质量差,以及材料用量达不到要求的原因,这也涉及到部分人员的职业操守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以次充好,随意更换材料的规格,或者少用材料。这些问题不是由单一环节造成的,在生产商,批发商,买家,施工人员之间都有可能产生上述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管理不到位,造成因材料而造成的问题。

1.3重视结构承受载荷能力,忽视了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有证据表明,土木结构的整体坚固性直接影响到土木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一些建筑工程设计中,大多数人只计算结构的承载力,而忽略了土木结构的坚固性。当土建结构受到破坏时,影响范围大,产生连锁反应,往往损伤小,可能导致整个施工。发生建筑物倒塌等重大损失。

1.4缺乏保养

一些地方在工程完成之后缺乏相应的保养工作,或者没有保养工作,特别是在民用方面,缺乏保养更加突出。在一段时间后,建筑物由于所处的环境或者所受的外力影响,在缺乏保养工作的前提下,会慢慢产生一些变形和破坏,经时间累积,会逐渐对建筑物的性能造成一些影响,使稳定性降低,进而影响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建筑物由于缺乏保养工作,其寿命要比正常寿命小得多。

2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措施

2.1提高建筑安全性措施

上述提到过,我国对于土木工程的相关监管制度与国外的标准具有差距,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土木工程设计领域的标准不能过高,要激励和鼓励市场准入,加快发展。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对于土木工程的标准越来越高,所以相关制度需要与时俱进,多重完善。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完善关于土木工程设计和建筑过程的监管制度,做到有据可依,以严格的管理监督规范来促进开发者、设计者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结构设计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素质,认真严肃学习和执行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以高水准来进行设计开发。

工程的安全性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并不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就可以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加强土木工程的检查检测,能有效的提升工程的进度。严格的执行相关检测制度,建筑安全无小事,无论是监督者还是开发者都要严格的执行国家标准,确保建筑的安全合标。

同时要加强监管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行业的市场监管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是政府层面的干预,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标准对建筑企业、建筑项目进行全方位监管,并且通过明确的责任划分原则、加大惩罚力度等手段,严格按照要求对恶性竞争、不良竞争进行处罚,以提高外界监督的有效性。

2.2提高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措施

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其本身的耐久性对建筑的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因此,保障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与安全在保护建筑安全中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混凝土的保护,要从购买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混凝土开始,以高质量的原材料进行正确的混凝土配比,根据建筑的不同承重要求进行不同硬度、强度的混凝土配比;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参照相关的标准进行,避免出现误差。随着实践的发展,更环保、科学的材料被研发并用于建筑。开发者可以根据建筑的用途以及高度进行合适的材料选择同时可以针对性的选择不同材料的建筑的不同环节,如可以引入CFG桩作为建筑桩基的材料,以不同硬度的CFG桩来承载建筑的不同强度需求。在建筑施工中选择新型环保材料取代以往的有毒有害材料,避免环境污染,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建筑施工的社会价值。

建筑类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内部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劳动力表现不统一,这种现象并不利于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与稳定发展,对建筑的稳固性也有不利影响。建筑企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提高核心竞争力并保障建筑安全,需要对企业内部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保障所有参与到建筑中的人员对建筑建造是有了解的,从而保障施工安全。要求实际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材料配比知识、建筑标准、建筑要求,从而进行规范性的工程建设,以保障建筑效果、建筑安全。针对关键岗位的施工人员,更要引进具有专业技术的人进行实践操作,要审查其是否具备专业资格。

现阶段,我国有相当规模的居民住宅、建筑都已经进入老化阶段,由于物业管理工作认识不清,建筑企业认识不深入,导致这大部分物业管理人员、建筑商没有进行定期养护,加速了建筑工程的老化速度。因此,建筑生产者、物业维护等要重视这个问题,提高对定期养护的认识,明确定期养护对建筑安全性、耐久性的作用。为了提高建筑定期维护的效果,开发商可以将建筑工程的维护委托给专业的团队,实现科学检测、定期养护,避免出现亡羊补牢的现象。

2.3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作为整个土建工程的核心和灵魂,在整个土建工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和耐久意识较低,没有将自身的职责落实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从而导致事故频发,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只有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良好。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1)工作人员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提高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整体水平。(2)土建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能力,积极引进人才,严格进行考核,定期进行培训,保证相关工做人员能够规范地进行操作管理。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统一的建筑施工标准和规范,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拓宽员工的视野,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方法。在我国进行工程建设,有效地保证了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不断促进我国建筑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改善我国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建筑企业与相关部门须积极协调,通过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土建工程结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工程的检测与维护等方法提高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永明.对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简要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248-248

[2]彭飞.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探讨[J].工业,2017(8):68-68

[3]韩露,刘晓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0):231-232.

论文作者:李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分析论文_李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