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素的症状分析及防治_猪丹毒论文

猪丹毒素的症状分析及防治_猪丹毒论文

猪丹毒的症状分析及防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防控论文,症状论文,猪丹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猪丹毒为传统细菌性疾病,因为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所以在免疫程序的安排上不被重视。现介绍一例猪丹毒病例防控措施,供同行们参考。目前母猪和肥猪发病率最高,据一位有发病情况的养殖户反映,50~100公斤的猪突发高烧41℃~42℃,食欲废绝,后躯不愿站立,便秘,全身皮肤泛红,耳朵、屁股、后肢内侧皮肤呈不规则紫斑块,指压红色暂时消退,去指后恢复原状;呼吸急迫,尿黄赤,有的表现神经症状,病程短,往往1天左右死亡;以零星散发为主,发病率约10%,死亡率几乎100%;主要使用针对附红体、弓形体、热射病的药物,几乎无效。

      猪丹毒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可分为三种类型:即S型(多是急性型)、R型(慢性或老龄培养物)和Ⅰ型(中间型)。本菌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一般的消毒药就能杀死。本菌的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它,因此可经胃进入肠道,引起发病。

      1.急性型:以突然爆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个别猪只不表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病猪主要表现有:高烧不退,精神不振、不食或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且附有黏液,有的后期腹泻。发病1~2天后,皮肤上出现红斑,其大小和形状不一,以耳、颈、背、腿外侧较多见。

      2.亚急性型:其主要特征是皮肤疹块。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不愿走动,体温41℃以上,在胸、腹、背、肩及四肢外侧出现界线分明的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压之退色,逐渐转成紫红色以后结痂似龟壳样,俗称“鬼打印”或“火打印”。

      3.慢性型:以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病猪食欲无明显变化、体温正常、全身衰弱、生长发育不良。其特征是:背部、肩部、耳朵、蹄部和尾部形成局灶性坏死病变,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肿胀、隆起、坏死、结痂或形成黑色干硬的皮革样病灶。

      1.在高发区域及高发季节时,在肉猪断奶后接种猪丹毒弱毒冻干苗或灭活苗,间隔一个月再接种一次。

      2.加强饮水消毒和管理,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使用自然水和浅表水的养殖户,以及喀斯特地貌的区域也要注意水源的消毒,包括冲栏用水。

      3.注意饲料的清洁和卫生,确保饲料无丹毒污染,平时尽量不用湿料。

      4.加强舍内卫生的清理,减少冲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出现高温高湿。

      5.加强猪舍周边杂草及杂物的清理以及消毒,做好灭蝇灭蚊工作,减少吸血昆虫的传播。

      6.注意病猪和病死猪的处理,防止传播病原。

      7.高危地区适当增加青霉素类药物的保健。

      8.提高警惕,平时仔细巡栏,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9.对猪场的种猪或散养户中大猪突然出现发烧、减料等症状的,可直接肌注青霉素400万单位/头做治疗性诊断。

      联系电话:0311-8850500

标签:;  

猪丹毒素的症状分析及防治_猪丹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