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新津县人民医院ICU611430
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急性创伤患者的影响状况。方法 将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98例ICU急性创伤病患,对患者进行随机分为2组,每组有49位患者,即对照组,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6.1%,对照组为16.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性。结论 给予ICU急性创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率。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ICU急性创伤;常规护理;满意程度率
急性创伤患者的人数逐年都在增多,不仅对病患的四肢造成严重的创伤,而且对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产生严重的影响[1]。同时因为急性创伤相对突然,患者会对疾病不可预知,这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阻碍患者的康复与治疗。因此对患者ICU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与康复。为了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急性创伤患者的影响状况,我院给予98例ICU急性创伤病患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不良情绪。临床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共收治收98例ICU急性创伤病患,对患者进行随机分为2组,每组有49位患者,即对照组,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男性50例,女性48例,年龄19~71岁,平均(56.1 ± 2.7)岁[2]。对所有患者进行AIS.ISS评级标准认定,若》16分,患者属于严重创伤,所接受治疗的患者评分是(36.3±6.2)分,并且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临床症状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2]。
1.2治疗方法
心理特点的解析:由于急性创伤患者受到创伤较为突然,而且患者在发病后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导致患者的机体发生失血状况,而且会加重病患的疼痛感觉。因为疾病的进展状况会有不确定的因素,会间接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并且对患者探视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定,让患者心理感受到孤独。另外,因为ICU时刻在忙碌的工作情况,而且由于不同的抢救一起的提示音,对患者心理造成焦虑与烦躁,让患者精神绷紧,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甚至丧失了自主行动的能力,让患者心理出现较大的落差,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换成进行常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同时记录下病患的各种指标;对实验组患者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并对其心理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改善环境:给予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逸的环境,在取到治疗以及护理效果时,让患者尽量能感受到假的温暖,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减少外界对患者的刺激,同时对患者在护理干预的期间时,照顾动作要轻柔,减轻不良情绪;2)心理辅助:由于患者病情严重,病情有失血严重的情况,同时由于探视时间有限制,造成患者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因此需要先稳定患者情绪,对其认知进行调整,在患者得到相应的治疗后,护理人员要态度良好,使用专业的技术,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让患者充分信任。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交流是语言、语调以及面部表情组合而成,其中面部表情占60%。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在与患者交流时,不仅使用良好的语言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真诚的关怀,而且用坚定的目光注视着患者,与患者握手时,面部微笑,当患者心绪不好时,耐心倾听患者心声。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改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让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告诉患者病情的治疗状况,让患者处于放松状态,缓解心理状况,排除心理障碍,教患者点头或者摇头,睁眼或者闭眼表示自己的需求;3)规范探视时间:由于患者希望得到亲人的鼓励,护理人员在对病患治疗时,需要合理安排探视时间,需要在病患同意的情况,才让亲人进行探视,亲人的安慰与鼓励会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3]。
1.3疗效结果判断标准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后的心理情绪进行评分。得分在 50 分以上为焦虑、抑郁,分数越高,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以率(±s)表示,当P值小于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反应结果
实验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6.1%,对照组为16.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反应结果(±s)
3.讨论
一般状况ICU急性患者的病情都较严重并且相对复杂,病患对突然来的疾病没有任何的防备,ICU监护具有其特殊性,造成患者心理出现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一些患者对治疗以及预后有一定程度的失望,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也会对预后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4]。另外对患者,对患者进行了优质的护理干预,并且对住院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及有效的心理辅导治疗和规范探视制度[5]。给予患者营造舒怡的治疗环境,重视对心理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面对自己的病情,让患者也了解自己的状况,同时让患者知道在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病情快速好转[6]。
表1显示,实验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6.1%,对照组为16.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性。
以上所述,给予ICU急性创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减少心理问题对患者创伤病情的影响,同时减少不良情绪,有助于病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世珍. ICU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J]. 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9): 6149-6150.
[2] 刘林. 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2): 352-354.
[3] 李淑芹. 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04(17):179-180.
[4] 张玉英, 田建淑, 王瑛,等. 急性严重创伤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分析及护理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12):130-132.
[5] 钟鸣, 徐文, 李磊,等. ICU住院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发生情况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 30(2):169-171.
[6] 符琴. 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0):118-119.
论文作者:何凤利【1】帅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创伤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病患论文; 病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