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比较论文_胡姣

衡南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南 4211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分别施以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02月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检查方式期间,对照组(66例):选择常规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观察组(66例):选择动态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最终就两组冠心病患者疾病检出率以及疾病误诊率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疾病检出率(71.21%)以及疾病误诊率(16.67%)加以对比,观察组(89.39%)、(1.52%)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选择动态心电图加以疾病诊断,针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表现出的检出率显著,并且可以将疾病误诊率显著降低,从而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证明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效果

对于冠心病而言,其较为特殊的一种病症类型便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情况,也是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在病情发作后,未表现出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症状,对于此种情况原因加以分析,主要因为在表现出缺血发作后,不满足痛阈值,患者表现出较轻的缺血程度以及较短的持续时间,此外患者表现出心绞痛警示系统缺陷以及全身疼痛刺激感知缺陷等造成[1]。因为患者在病情发作后未表现出心绞痛症状,选择常规心电图方法加以监测,往往最终会呈现出延诊、漏诊以及误诊的现象。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检测方法对冠心病患者施以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测,以此说明同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应用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02月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检查方式期间,对照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2岁~71岁,平均年龄为(52.55±2.49)岁;观察组(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3岁~73岁,平均年龄为(52.59±2.51)岁;此次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同意签署;对两组冠心病患者性别以及年龄加以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冠心病患者在进入医院后,临床研究检查方式期间,对照组:选择常规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观察组:选择动态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对于对照组,就其无症状心肌缺血情况,主要选择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方法加以疾病诊断,协助患者进行仰卧位选择,保证处于全身放松状态并且呼吸保持平静。针对肢体导联以及单极胸导联加以充分放置,将电压进行合理矫正,合理进行心电图描记,最终对获得结果加以分析[2];对于观察组,就其无症状心肌缺血情况,主要选择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在预约期间,对患者的胸部加以清洗,对患者胸部干燥做出保证,禁止上衣为化纤材质。之后对粘贴电极位置加以充分明确,并且对粘贴位置的洁净化以及干净化加以认真确保,以对粘贴牢固性做出充分保证,之后合理展开固定电极片操作,合理进行导线连接,将电池装上后,合理校正时间,此外对设备是否呈现出系列故障加以认真检查,确保无误后,最好对应做好记录工作[3]。在同患者进行沟通期间,需要就系列注意事项加以密切关注,对于剧烈活动禁止患者进行,将存在磁场与电场的场所以及电器加以远离,并且需要做好防水工作。此外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加以了解,合理做好对应记录工作,就日常生活加以充分记录。如果在生活期间,表现出胸闷症状以及心跳加快症状,则需要利用特殊方法完成记录工作,从而为后续疾病顺利诊断做出充分保证。如果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则需要对医生进行告知[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疾病检出率以及疾病误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冠心病患者诊断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疾病检出率以及疾病误诊率)组间对比以%形式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疾病检出率(71.21%)以及疾病误诊率(16.67%)加以对比,观察组(89.39%)、(1.52%)获得明显改善(P<0.05),见表1。

3.讨论

众多冠心病疾病中,以心肌缺血的出现较为普遍,对此针对此种情况施以早期发现以及早期治疗表现出显著价值。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而言,其未表现出显著疾病症状,但是在激动状态、跑步、饮酒以及吸烟等促使下,会使得患者表现出心慌胸闷症状,更为严重甚至会呈现出猝死症状[5]。

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在进行检测期间,主要以心电图检测方法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是依据患者病症表现以及疾病发作时间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类型心电图加以疾病诊断。对于患者施以常规心电图检测,呈现出疾病检出率低以及疾病误诊率显著的特点,并且较易呈现出漏诊的现象。此外其针对患者表现出的发病时间以及呈现出的心率变化无法进行准确记录,从而无法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在此种形势下选择动态心电图对患者施以疾病检测,针对患者的发病时间可以进行准确记录,针对表现出的心律细小变化可以进行精确记录,进而使得无症状心肌缺血出现概率获得显著提高,使得疾病误诊率获得显著降低。

本次研究中,临床研究冠心病检查方式期间,对照组:选择常规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观察组:选择动态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最终发现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疾病检出率(71.21%)以及疾病误诊率(16.67%)加以对比,观察组(89.39%)、(1.52%)获得明显改善(P<0.05)。从而证明对冠心病患者施以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于患者疾病检出率提高以及疾病误诊率的降低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为冠心病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临床选择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施以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测,对于最终检测准确率的提高以及误诊率的降低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为冠心病的早期确诊以及早期治疗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恢复,充分证明选择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施以临床疾病检测的可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建秋,潘群艳,叶君等.动态心电监护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2):281-283.

[2]文金荣.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2,33(36):7875.

[3]史松,王艳红,易金玲等.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866-1867.

[4]林雪峰.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临床诊断意义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275-1276.

[5]杨时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对比[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6,5(4):115-116.

论文作者:胡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比较论文_胡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