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问题探析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问题探析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问题探析

覃正爱

【提 要】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它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具有创新性、动态性、特色性、综合性、普惠性等一系列新特征,也蕴含着大量新的矛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的发展理念的引领,也有需要着重把握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发展 高质量

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这是基于国际环境与国内发展阶段的新变化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从此,高质量发展开始成为高频词,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崭新的发展理念。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必须以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观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代表着一种思考星球的新方式,如今,我们知道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就像许多新的科学思想一样,他的理论也曾经遭到嘲笑。魏格纳是一位气象学家而不是地质学家,这使得其他人用带有偏见的眼光看待他。当时,科学家更倾向于相信地球的地壳是上下移动而不是左右移动的。事实上,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流行的观点是随着中心区域温度下降,地球正在略微收缩。当时的地质学家认为,收缩会在地球表面上形成褶皱,就像葡萄烘干后成为葡萄干一样,这些褶皱就是地球上的山脉。当然,他们错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呢?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强调质量第一、坚持效益优先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无论供给、需求、配置,还是投入产出、收入分配和经济循环等都必须高质量。所谓高质量的供给,就是要提高商品及其服务的供给质量。虽然我国目前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链条最长的产业体系和配套网络,两百多种工业品产量均位列世界第一,但应该看到,许多产品仍处在整个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刻不容缓,因为只有提高供给质量才能跟上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所谓高质量的需求,就是要满足和扩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合理需求,使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相对平衡。尽管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人群(4亿以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内需市场十分广阔,但是就业质量不高、收入水平偏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还比较明显,医疗、教育、养老等负担也不轻,这些问题若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人民被抑制的需求很难得到有效释放,想进一步带动供给端升级更是天方夜谭;所谓高质量的配置,就是要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尽快完善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扭曲配置,打通资源向高效部门配置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所谓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就是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内涵式发展,千方百计壮大实体经济,从根本上扭转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逐年下滑的态势,在人口红利逐步减少的同时进一步收获人力资本红利,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的集约利用率,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最终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的旧发展模式向质量优先的新发展模式转变;所谓高质量的分配,就是要提高初次分配的合理性和再分配的公平性。初次分配时要逐步解决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定价不合理的问题,使各种要素能够按照市场的价值参与分配,以促进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再分配则要发挥好税收的调节作用以及精准脱贫等措施的兜底作用,对存量财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不能看水流舟、放任自流,而是要加大调节力度,以形成高收入有调节、中等收入有增加、低收入有保障的和谐局面,从而避免因形成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社会的对立和动荡;所谓高质量的循环,就是要通过畅通供需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逐步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供给和需求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以确保经济平稳可持续地运行。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逐渐从一个纯经济概念向一个综合概念转变,或者由纯经济发展观向综合发展观转变,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方面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须排除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一般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首次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3]的重要论断,并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4]。可以这样说,创新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引领和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之源,也是实体经济做强做优的必由之路。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5]。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是我国实体经济结构的高质量增量部分,是推动实体经济升级的引擎。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移动支付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已经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总之,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优质的技术供给、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是增强创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来源。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6]

习近平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2]。显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只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中档案的归档工作是档案工作中最基本的部分。档案归档的工作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检索和使用等阶段的工作质量。因此,要进一步更新档案归档的工作理念,合理改善档案归档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从而大力提高档案归档的利用效率。

投资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短期无解,而巨头们认为,共享单车很难单独存活,只有进入到巨头的大生态之内,才有其商业回报上的价值和意义,饿了么就是一例。

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绿色发展,不是要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生活状态,彻底摒弃工业文明,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客观评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决不能为了换取短暂的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要借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改变不合理的区域城乡空间布局、要素禀赋利用方式、产业能源使用结构、生活消费方式,加快推动循环、低碳、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成败。

第四,综合性。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例如,经济方面既包括发展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又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企业做大做强等;社会方面既包括就业、失业,又包括居民消费行为、需求趋势等。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要求: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行科学谋划和系统设计。二是要健全落实机制。建立健全包括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定、任务分解、协调推动、科学评估、反馈完善、整改提升在内的长效机制,确保中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三是要建立考核体系。只有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标准、统计、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的体系,才能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句话,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和领域的综合性系统,必须协调推进。

第五,普惠性。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企业来说,高质量发展就意味着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只有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才能获得持续、稳定、丰厚的回报,才能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多的产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少,也才能让人民获得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等等。对于党和政府来说,高质量发展就意味着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项任务接着一项任务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只有这样才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矛盾

高质量发展也隐含着大量矛盾,其中有五对矛盾带有普遍性。

第一,顶层设计和久久为功的矛盾。作为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定不会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艰巨的努力才能做到:一方面,要大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就既要统筹做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又要做到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处理好实现长远目标和做好当前工作的关系,以“钉钉子”精神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第二,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矛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总基调就是稳中求进。“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既不能只“稳”不“进”,也不能只“进”不“稳”,一定要把握好“稳”和“进”的“度”,既要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又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关联性与耦合性,做到互相促进、协同发力。另外,还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把握具体着力点,使全局和局部、治本和治标、渐进和突破相结合,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从而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培育新动能和破除旧动能的矛盾。一般而言,发展的动力决定发展的速度、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无效供给,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以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目前,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之所以失衡,根源就在于生产要素的配置是扭曲的。因此,要积极稳妥化解旧动能,就要不断深化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推动形成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机制,为新动能的发展留足空间、创造条件。要通过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加快培育新动能,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进而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的根本转变。

第二,动态性。实践证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的主题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1.0阶段和以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2.0阶段,主要是运用力学原理来解放体力、提高产能;以信息化为代表的工业3.0阶段则是运用数字手段解决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而在进入工业4.0阶段的今天,由于互联网构成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因而打破了传统的先生产后消费的旧模式。显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主题带来发展质量内涵、重点的重大变化。因此,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综合研判技术场景、突出矛盾、国际趋势、体制机制等,以便及时调整相应的思路、任务与政策。目前,我国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转变发展方式正处于攻关期和关键期,追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千万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系统设计,统筹推进。

当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解放思想,着重把握以下工作重点。

第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众所周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对尖锐的矛盾。经济要发展似乎必须牺牲生态环境,不牺牲生态环境似乎就发展不了经济,以致造成了许多生态灾难。其实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的关系,决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定要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之所以被破坏,与经济结构的陈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息息相关,因此,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着力构建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空间布局,引导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久大计。

第五,维护公平与追求效率的矛盾。对于拥有十三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做大“蛋糕”固然重要,分好“蛋糕”则更加重要,“蛋糕”做得再大,如果分不好,也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如何将做大的“蛋糕”公平地分好,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把“蛋糕”做大和“蛋糕”分好有机统一起来,辩证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积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尽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防止收入分配差距无限拉大,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才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购买力,并创造更大规模的市场,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学校教育管理思维方式方面,放大了作为校长的功能,凸显了校长主导作用,弱化师生在学校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将学校发展的压力聚焦在校长一个人身上。现实中,大部分中小学校长在角色定位上侧重管理者,使得校长将工作重心放到参加上级部门会议、迎接检查、接待来访等方面,繁重的行政事务使得校长严重偏离教育者和领导者的角色,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长远发展带来影响,给校长增加了更多心理压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创新性。所谓创新实质上是由资源、投资等要素向知识、人力资本等高级要素的转换,通过要素转换可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创新既可以改变资源的组合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甚至可以完全替代或部分替代资源,又可以放大生产力各要素的作用,大大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既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建立起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为核心内容的新优势,又可以在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突出矛盾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创新性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属性,只有把创新摆在国家和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聚集创新型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不断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使创新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2.3.1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S6),按“2.2”项下的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其中12号峰峰面积较大,经与对照品比对为黄芩苷,且不同批次样品中稳定存在,故选其为参照峰,计算色谱图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小于0.69%,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小于1.49%,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

1.创新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种植模式对紫花苜蓿和老芒麦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危 庆,赛吉日呼,王 静,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叶雪松,郭聪颖,程玉臣(122)

2.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由于产业体系、区域、城乡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各要素在相关领域中的关键作用,实现多目标协调发展。一是要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的发展新格局。要从根本上改变“四多四少”即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这就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产品开发、制造和营销的三大环节中强调“两头”,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迈进。二是要塑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有效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总量,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结构的好坏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三是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只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创新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城乡统筹,实现“进城”和“下乡”相统一,才能真正地实现城乡一体化。

3.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特色性。高质量发展不强调完全统一或者千篇一律,而是要明确不同区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不同定位和承担的不同责任。国家主要是制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任务、措施,全国各区域则要分工协作,在国家框架下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每个区域来说,因为各自的资源、产业、动力、环境等差异较大,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任务、措施等也会有所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具有各自的特色,既要落实中央的总体部署,又要结合本地实际,用足用好自身优势,补齐自己的短板,这样才能实现有本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

4.开放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

开放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基本途径。开放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从民族的历史转向世界的历史”的思想,是扩大经济交换规模、拓展社会交往形式和范围的基本途径。只有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坚持互利共赢,才能以开放的主动性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一是要有序放宽市场准入。要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用法治、透明和可预测性的制度提升中国吸引外资水平。二是从追求外贸顺差到“促进贸易平衡”。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出口的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以促进贸易平衡。“促进贸易平衡”标志着中国对外经贸工作越加成熟、自信、高端、平和,同时也是用实际行动让世界分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质量转型的巨大市场机遇。“促进贸易平衡”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

由于WSN中的节点存储空间有限,而且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每次迭代所产生的Pareto最优解不是唯一的,因此采用精英档案策略[18]保存Pareto最优解。而在迭代终止后档案中的成员即是算法的最终解集,档案内存储解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当档案存储解的数量超过某个值时,剔除档案中的部分解,从而一部分解进入档案。

5.共享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建共享,所以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障与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的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与共享的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民生需求,编织密实的覆盖全国、统筹城乡、明确责任和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民生保障网。因此,如何消除贫困、调节收入差距,建立全覆盖的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必须是全民共享、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这样的社会保障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保障,老百姓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

当然,认真对待每一个零件,并不仅仅依靠先进设备的引进,更重要的在于使用的人,针对此,国望集团借2011年新厂房落成为契机,完整、彻底地在企业内部导入了5S管理,使公司的管理走上新的台阶,其希望以严格的规定、认真的执行来保证产品尽可能完美的呈现。

1.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推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就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并且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一是设计好相关的配套政策。为了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持续扩大内需,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闭环”,应对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必须着力制定好相关的配套政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升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国际范围内供给双方的动态平衡,并不断培育新兴产业与新兴动能,使自主创新形成的新经济动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而强化我国经济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二是树立重视实体经济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的供应质量和产品附加值,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制造业的生态化、智能化、个性化水平,进而提升我国整体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大力保护知识产权,激发企业家和科研人员的热情,为创新活动提供激励。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聚集和优化,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创新环境成为本地竞争的新要素,促进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的形成,引导人力资源流动。三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不断提高投资效率。要进一步放宽电力、电信、铁路、金融、石油、天然气这些领域的准入条件,有效促进国有、民营和外资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地区和城乡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四是加快建立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彻底打破区域封锁和单线垄断的规定和做法,真正建立起国家统一的公平竞争的现代市场。五是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要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内陆地区工业化进程。要完善区域分工,增强优势互补,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形成更高效、更均等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2.发挥好市场与政府的各自作用

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不能因此忽视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一是要通过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加快建立微观主体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使产权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弹性、公平有序竞争和优胜劣汰常态化、制度化。二是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如国有资产管理、金融的改革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要加快推进地方管理效能改革。重点是完善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优化整合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资源,加强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四是统筹推进自主创新、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生态环境监测、进出口贸易、宣传教育、法制管理、优质服务和综合管理等,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改革完善政府服务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3.建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长效机制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国家治理的质量,国家治理质量提高了,一个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国家才成为可能。当前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多向互动、线上线下整合、多主体协同治理等国家治理模式正在深刻影响国家治理的实践。一是要探索符合现代治理要求的长效机制,促进治理重心下移,把国家治理的重点放在街道、社区、村庄,赋予基层更大的治理空间。二是要建立社会稳定的评估机制。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善于运用法治、民主、经济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同时旗帜鲜明地处理好敌我矛盾。三是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7]

4.完成打赢“三大攻坚战”的艰巨任务

首先,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众所周知,金融风险是所有风险中首先需要防范和化解的风险。只有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创造安全的金融环境和稳定的金融基础,使金融、实体经济、房地产和金融体系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目标,为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其次,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地区掉队,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质量,也事关公平正义,因此,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而提升脱贫质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攻克的最大难题。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培育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扶贫长效机制,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注重培训贫困人口的专业技能,培养自我发展的潜能,变“输血”为“造血”,既解决物质贫困,更解决精神贫困。再次,要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就是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低质量发展”的代价就是环境污染,因为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会催生大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新型经济活动,才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能性。因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要通过构建绿色发展的模式壮大绿色经济,发展绿色能源,构筑起绿色的产业体系。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指明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方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支撑。

注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1期。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4][6]《习近平总书记谈创新》,《人民日报》2016年3月3日。

[5]《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人民日报》2018年3月6日。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往学校课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企业需要为中心,以企业岗位要求为主线,课程穿插于其中,辅助企业培训完成。公共基础课主要在第一、二学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环节,都是在企业完成,在真实的实习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目的性更强,更能学以致用。

[7]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47(2019)05-0011-07

【DOI】 10.19632/j.cnki.11-3953/a.2019.05.002

(作者为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 赵 玥

标签:;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问题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