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道路桥梁是现代人生活交通运输的基本工具,本篇文章针对道路桥梁裂缝作出了研究和分析,对产生裂缝的原因作出了探究,分析其原因,并且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供其他同行业的人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裂缝问题;成因;预防措施
引言
桥梁横跨在河流上,实现两地连通,裂缝的出现无疑会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桥梁施工时是允许裂缝存在的,但必须将其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0.1mm是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不同环境下裂缝宽度允许值存在差异,若桥梁结构处于干燥、无侵蚀的正常环境,裂缝允许宽度最大值为0.4mm。本文重点研究桥台裂缝成因,桩基、承台等共同构成桥台,若出现裂缝可采用补强、结构加固等方式治理。
1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分析
1.1设计问题造成裂缝的出现
由于道路桥梁工程属于比较重大的工程,在施工前期相关管理人员就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地考察,并且根据考察的数据进行可行性方案的制定,在制定过程当中,相关审批部门要对制定的方案可行性进行严格的检验,通过之后,单位可以根据员工的能力进行不同岗位的分配,保证每一项施工环节都可以按照方案和设计标准严格进行,一旦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状况进行备份方案策划,保证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因此,设计阶段是桥梁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直接影响后面工程的施工环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般多数人认为出现裂隙的原因是建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知道一些专业的人都知道这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体的设计布局中,没有把握好应有的进度,没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在整体布局时,许多公司为了节省人力和财力,都忽略甚至省略了在建设过程中对道路桥梁的整体受力分析,缺少一个整体的布局,这就可能产生道路受力不均匀的情况,进而出现裂缝。此外,在设计之前没有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测,对建设的实际场地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至于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现实不符的情况,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美观性,甚至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这种情况也可能会产生裂缝。最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些小的设计公司根本不按照合同中的规定进行施工,有的原材料与之都不符合,还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合同中对一些具体的细节没有说明,在后续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与施工脱节等,还有就是增加施工周期,进而提高施工成本。
1.2混凝土材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是裂缝发生的重要诱因,混凝土是利用砂石、水分、水泥、骨料等成分的科学配比混合而成的,在施工选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施工质量规范和标准。原材料在进入厂区后,工作人员应该实行含泥量、颗粒级配、泥块含量的标准化检验。砂石的验收审核要以400m3或者600t为标准,当具体的含泥量超标时,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抗渗性能都会明显降低,造成混凝土的局部构件出现裂缝。
1.3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的出现
现在的施工中有种建桥是在路地上构建,他的水平线是以路面为主,施工人员在选择陆地时一定选择有地基的。桥质量的关键是看地面的基础,它可以直接影响整个路桥的质量和使用的周期,打好地面的基础,就可以承载更多的重力。也就是说整个桥在承受更多的人、车和交通工具时,不会导致路面塌陷。我们都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陆地剑桥也是如此。,对待每一个建筑工程来说,地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也是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预防
2.1加大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查力度
工程安全性能的高低与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地检查,包括材料的合格证书及相关的验收报告等。同时,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概况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来源、数量及尺寸规格等进行认真地核查、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将不同强度和不同批号的水泥分开检测,不能将其混合在一起检测,避免对检测质量造成影响,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可以达到工程的实际要求。
2.2修补已有裂缝
①表面修补。针对表面裂缝形状,选择适当修补材料,如水泥砂浆、环氧胶泥等,先将裂缝清理干净,然后按照裂缝走向将其凿成一定深度的凹槽,将材料均匀地涂抹在凹槽中,并用支模板完成压实作业。此方法适用于深度不大的裂缝,若裂缝贯穿整个结构,表面修补法显然不太适用。②内部修补。针对深度较大的裂缝,采取内部修补法,一种是水泥灌浆,利用冲洗、吹风等方式将裂缝中杂物清理干净,然后调配浓度适中砂浆,利用埋灌浆管将水泥砂浆灌入裂缝,并用棒捣实砂浆。另一种是化学灌浆,采用化学制剂进行灌浆,此方法可操作性强,混合物能与原结构紧密粘连在一起,防止补缝后出现材料脱落现象。
2.3混凝土的浇筑
关于混凝土的浇筑,应该保证规范规定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搅拌时间都不宜过长,只有保证科学的运输和搅拌时间,浇筑时的混凝土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还要控制浇筑的速度,浇筑的速度应该控制在固定的范围之内,混凝土浇筑一定要按照要求分层,按照相关的方向和厚度浇筑,上层的混凝土浇筑应该是要比下层的快,一定要在下层浇筑完成之前完成上层的浇筑。
2.4严格控制施工温度
对于混凝土的搅拌要严格把控温度,仔细观察因温度变化而带来的混凝土颜色的变化,温度过高就需要采取降温的方法。此外,工作人员应该增加对混凝土灌注和后期保养的重视,在哪个环节中都需要有严格的温度把控。根据季节的不同,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建设计划,比如七八月份就需要在中午时间温度比较高,在施工时就需要避开这个时间点;冬季的早上和晚上比较寒冷,在施工时也需要躲避这个时间,提高混凝土灌注的效率。
2.5优化施工方法
道路桥梁施工方法的优化是减少混凝土裂缝的重要途径。沥青颗粒大小、性质、形态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选定更为适合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搅拌混合材料,以科学的比例调剂沥青混凝土,控制矿料级配、沥青含量、沥青温度,确保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分类处理其中存在的所有杂物。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道路桥梁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道路桥梁的安全问题,因此,为了保证道路桥梁施工以及施工完成后的安全运行,相关施工企业在施工时就要加强现场管理工作,减少并预防裂缝的产生,从根本上提高路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彦锋.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5,(10).
[2]连小虎.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4,(1).
[3]柯钢平,章俊君.探讨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2014,(12).
论文作者:崔顺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成因论文; 原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