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发展已成“燎原”之势
文/川江
“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是当今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欧中合作的重要领域。”这是法国前总理、法国总统中国特使、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拉法兰在2019年9月29日举办的“2019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峰会”上发表的观点。
那么,智慧城市的概念起源于何时何地,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进展如何?
国外成热潮
智慧城市(英语为Smart City)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说。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产妇的痛觉恢复时间等综合麻醉效果要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3年,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了国家 “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首批试点工作在全国共选择20个城市,其中副省级城市9个。山东省共有两个城市入选,分别是济南和青岛,其余18个城市分别为南京、无锡、扬州、太原、阳泉、大连、哈尔滨、大庆、合肥、武汉、襄阳、深圳、惠州、成都、西安、延安、杨凌示范区和克拉玛依。
在当前社会,呼唤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的应有之义。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应当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具有工匠精神意识的年轻力量。但是,通过细致分析工匠精舍的内涵,我们发现必须重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意识的比翼齐飞,要塑造“新匠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固守传承的接班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基于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使人们哪怕在自己家中也可随心所欲地设计和制造出各种产品。
新加坡2006年启动了“智慧国2015”计划,旨在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在电子政务、服务民生及泛在互联方面,新加坡的成绩引人注目。其中,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各种传感数据、运营信息及丰富的用户交互体验,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
欧洲的智慧城市更多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交通、医疗、智能建筑等民生领域的作用,希望借助知识共享和低碳战略来实现减排目标,推动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投资建设智慧城市,发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提升能源效率,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智慧城市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2010年,这一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即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单位。与此同时,国内不少公司也在“智慧地球”的启示下提出架构体系,如“智慧城市五大核心平台体系”等。
2012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智慧的城市”发布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公布了IBM公司“智慧的城市”的概念以及在中国进行智慧城市试点的软件解决方案。“智慧”是“聪明”的策略,上海、广东、南京、沈阳、昆山等地政府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携手布局“智慧的城市”战略。成都政府打算将开发合作、相关的宏伟蓝图构建数字化成都市,通过“智慧”软件解决方案帮助政府更高效地施工,方便信息网络系统的组建等。同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90个)发布。
2) 闪蒸气蚀分析。液体流过调节阀时,在节流口流速急剧上升,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速度上升,静态压力p1必然下降,当压力下降到低于液体在当前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pv时,便会汽化,分解出气体,形成气液双相流动,该现象为闪蒸。节流后,速度下降,压力回升,当压力恢复超过pv值后,液体不再继续汽化,同时液体中的气泡将还原为液体。在流体力学中证明,该情况下,气泡内的压力趋近于无穷大,有较大的压力产生,会迫使气泡破裂,形成强大的压力冲击波,对阀内件造成极大损伤,该现象为气蚀。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2010年被欧盟委员会评定为“欧洲绿色首都”;在普华永道2012年发布的智慧城市报告中,斯德哥尔摩名列第五,分项排名中智能资本与创新、安全健康与安保均为第一,人口宜居程度、可持续能力也名列前茅。
中国领先全球
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与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地服务市民。迪比克市所做的第一步努力是为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其中包括低流量传感器技术,以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迪比克市会向个人和企业公布这些信息,使他们对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的认识。
韩国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公共通讯平台,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可以方便地开展远程教育、医疗、办理税务,还能实现家庭建筑能耗的智能化监控等。
丹麦建造智慧城市哥本哈根(Copenhagen)希冀在2025年前成为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城市。要实现该目标,主要依靠市政的气候行动计划——启动50项举措。在力争取得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时,许多城市面临的挑战在于维持环保与经济之间的平衡。采用可持续发展城市解决方案,其首都地区绿色产业5年内的营收增长了55%。
欧盟于2006年成立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该组织还提出了建立欧洲智慧城市网络的倡议。Living Lab完全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开放创新空间的打造帮助居民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使人的需求在其间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满足。
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使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超过500个城市均已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当我们能通过技术手段将一些碎片化的运用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时,智慧城市建设就迈入‘2.0时代’”。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说,“比如无现金支付就将生活中的许多碎片化元素连接了起来。购物、吃饭、娱乐等各类消费,都离不开无现金支付。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智慧城市建设的‘2.0时代’,而全球的许多城市还达不到这个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是领先的。”
影像学方面的诊断。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影像学方面的诊断,对于CT组的研究对象采用CT诊断的方法进行诊断,具体操作为:对研究对象的头颅进行CT的平扫,其检查结果的主要特点为:研究对象的静脉窦区域会呈现出条带样的高密度阴影,横窦状的高密度影以及矢状的高密度影和不规则的高密度影等。
期望、熵和超熵是代表云模型的三大数字特征。期望作为整个云图的中心值,是隶属度最大、最能表达定性要求的点;熵值则表达出了云的模糊性,指的是云模型在整个坐标区域的跨度大小;超熵代表了不确定性,超熵越大,云模型的离散程度越大,云图越分散。
具体做法:(1)在进行充分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岗位关键能力;(2)将岗位能力转化为教学项目及任务;(3)在完成教学项目及任务的过程中完成教与学(见表1)。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属于后起之秀,发展速度和规模均领先于全球,是否能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就完美无缺了呢?否!中国智慧城市虽然发展很快,但却有着“营养不良症”。这是2019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峰会上一些专家学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