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与提升策略探究论文_杨建武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与提升策略探究论文_杨建武

广东鹏清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目前,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存在工程设计规划不合理、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以及工程质量监管不严格的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对此,应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可行性,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工程经费的投入,严格原材料质量及施工设备管理,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优化工程经济效益。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提升策略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能解决干旱地带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我国由于地形复杂,地貌类型较多,导致水资源低于分布不均匀,建设水利工程,通过引水和调水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均匀分布。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占地面积及工程量小,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体系中占较大比重,但是在设计施工过程,却存在不少的技术质量问题,导致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及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影响到全国水利体系的运转。

1.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

1.1工程设计规划不合理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当地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联系比较紧密,在进行工程规划时,首先应根据对自然地理条件的勘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再根据所在地地形水势合理设计工程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但在实际的小型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工程量比较小,常常会忽略对详细地理水文资源进行详细的勘测,无法掌握全方位多层次的地形勘测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导致工程格局与自然环境相冲突,缺乏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产生工程施工与使用安全隐患[1]。

1.2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在具体的工程施工阶段,需要管理者有效规划工程进度,根据工程目标进行高效的人员调配,进行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确保经费的有效投入,促进整体工程协调推进。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建筑体系尚不完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水利专业素质也普遍较低,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者,多带有“包工头”性质,缺乏对水利工程建设整体工程的掌控与规划能力。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这一块,管理者必须对所有建设项目的技术标准及施工过程有一定了解,才能协调好个项目的衔接与个部门的配合,否则,整体工程建设就是一盘散沙,不仅施工阶段里程混乱,且水利工程质量与小勇也得不到保障[2]。

1.3工程质量监管不严格

目前,水利工程的监管机制较为杂乱,监管部门不明确,往往多个部门共同负责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监管人员龙鱼混杂,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很多监管人员没有相关的水利建筑知识,根本不具备监管资格,这导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无法有序进行,监管结果也不可信,且一旦出现失误也难以查出具体的监管负责人,为水利工程监管部门的有效管理带来困难。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水利工程监管单位无序竞争的现象,为监管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极大妨碍了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

2.小型水利工程技术质量的提升策略

2.1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小型水利工程虽然工程量比较小,但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却更为紧密,水利工程说到底就是一个开关,人为地对水资源的自然分布进行控制,实际的运转还是要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才足以长远有效的进行。因而,设计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当地水文条件、地质条件、气候等自然因素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及运转的影响,通过有效细致的地理信息勘测工作,收集足够的数据信息,为设计方案的整体规划奠定科学合理的基础。通过对整体自然环境的了解,结合水利工程的建筑特点以及作用,细化到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在保障水利工程实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最优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建筑部分,缩短工程建设时间,提升工程整体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增加工程经费投入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但是对于水利工程这类公益工程的重视度却不够,导致工程建设的经费严重不足,工程施工技术及设备的科学化水平也比较低。小型水利工程除了整体工程更小之外,与其他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审核、投入使用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应该保证工程经费的投入,让施工人员能够定期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合理规划建设工地的建筑区与居住区,保证工程科技化设备的配置,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各个项目的建设有足够经费作为支撑,使得工程能整体稳步推进,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3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应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工程管理者的专业水准以及综合素质,派遣管理者到优秀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学习优秀的管理方法,适量引进适用于单位施工工程的科学管理技术以及现金施工设备,提出提高争议施工水平的有效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管理者,应先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入了解,理解设计者的工程规划理念,通过对团队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整体掌握,制定合理的施工进程规划方案,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施工情况,不断调整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各项目的工程衔接,促进部门间交流合作,让整体工程能够保质按时完成[3]。

2.4严格原材料质量及施工设备管理

水利工程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水利建筑必须要经得住洪水的冲击以及高水压的破坏,如果说,工程的设计布局是建筑的骨架,决定了其整体构造稳固性及实用性,那么原材料就相当于是其中填充的血肉,原材料质量与使用得不到保障的水利工程,无疑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因而,在水利工程建设是,应该依据工程设计规划及现场施工情况,考虑到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严格把控好各个采购环节,由专业的审核技术人员对购进的原材料按照用材规格进行严格检验审查,确保其型号、质量、数量与原材料购买计划一致[4]。此外,施工设备的管理也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利用科技化的施工设备,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对于施工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以及日常养护,设备零部件故障应该及时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延长设备使用年限。

2.5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完善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管体系,对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不必要的经费消耗,保证工程实用性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管主要分为四个阶段:①设计阶段,由设计部门设计好图纸后,先对整体设计规划进行内部检验,完善设计方案后交由施工单位以及原材料、设备供应部门审核,降低因设计图纸失误导致的工程隐患,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实际可行性;②施工阶段,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是质量监管的主体阶段,施工团队内部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操作的技术性与规范性要求,对于施工监理单位,应对规范部门管理,确保监管人员的水利专业知识足以达到监管人员的要求;③使用阶段,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安全监管,确保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确保附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5]。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型水利工程虽然占地面积较小,相对地工程量也比较小,但水利工程说到底就是一个开关,对水资源的自然分布进行人为控制比必须要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才足以长远有效的进行。目前我国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相关施工及监管人员共同努力,改变工程质量无法保证的现状,制定科学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流程,完善工程建设与质量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倪万胜.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与提升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14.

[2]张平波,闫超龙.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尚品,2015,07:9-10.

[3]王尊伟,王海波.关于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18:46.

[4]徐江.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滴灌工程施工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6,08:295.

[5]王振锋.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144-145.

论文作者:杨建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与提升策略探究论文_杨建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