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洛阳黄河水泥集团公司实现资产重组(论文文献综述)
符同欣,郭义民,陈增仁,刘红俊,曲良波,马智慧,刘育章,王福田,刘潇雨[1](2020)在《地方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与创新——洛阳国宏投资集团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典型经验》文中研究指明洛阳国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集团")成立于2013年6月,是经洛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市属综合类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自成立以来,国宏集团以市场化运营为导向,以在工业领域发挥资本运营、资源集成、国资战略重组等为功能定位,致力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引导培育,统筹协调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主要从事股权、项目投资,资产、股权管理与经营,资产收购、资产处置、债务处置,接收、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企业和资产托管,实业投资,土地整理开发等业务。截至2019年底,国宏集团注册资本金20亿元,资产总额242.74亿元,净资产145.3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0.91亿元,利润总额6.71亿元,荣列"中国服务业500强"第332位、"河南企业100强"第33位,拥有7户二级企业和46户三级企业,持有1户上市公司的股权。
沈晶晶[2](2020)在《系族集团对僵尸企业洛阳玻璃的纾困研究》文中提出自党的十九大会议以来,“高质量发展”一词多次在不同场合被提出,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系族集团作为高社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市场上出现很多“僵尸企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国务院等部门多次强调务必要化解过剩产能行业中的“僵尸企业”。而系族集团组织机构庞大且层级多,也出现了靠吸血存活的僵尸企业,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企业亟需得到治理。本文以预算软约束、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法,对上市公司洛阳玻璃进行研究:首先,在僵尸企业的识别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判断公司的僵化程度和形成僵尸企业的年份,指出公司亟需纾困;其次,分析系族集团为洛阳玻璃纾困的动因,接着以“腾笼换鸟”实行重大资产重组为核心,探索集团对上市公司的纾困模式,并将纾困模式总结为“搭平台+促转型+扶资金+研资配”的组合。在验证纾困成果时,除了分析洛阳玻璃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时的市场反应,还分析了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情况、资产规模扩张情况、技术研发创新情况,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知识,指出洛阳玻璃的成长性得到了提高。最后,分析纾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高,易产生路径依赖;对上市公司过度担保可能会提高集团的偿债风险,高关联交易可能会影响集团整体利益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上市公司、系族集团、政府角度提出政策性建议。经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系族集团对洛阳玻璃的纾困,本质上是有效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的体现,集团会出于战略布局的考虑,对处于困境中的上市公司提供内部资源倾斜。上市公司引入集团优质资产并剥离亏损落后的产能,能够促使公司摆脱僵尸企业身份,同时,集团利用内部资本市场,搭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给予资金扶持、以及研究院与资本市场双向发力,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不过,长期处于困境中的上市公司在实施纾困手段后,短期内仍会处于较高风险,需得到公司的重视,系族集团也要警惕风险的传染性,以免影响集团的整体利益。
刘静[3](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魏琰[4](2016)在《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模式开始席卷世界,带来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促使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工具由人机体的工具变为机械装置即工具机的工具以后,发动机取得了独立的、完全摆脱人力限制的地位”[1],机器作为工具,从出现开始就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在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不仅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且引发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城市从封建手工城市逐步向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转化,开启了人类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建设中都重视对工业的建设,M.D.布瑞斯指出“在全世界,工业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叶(1)一个使人着魔的字眼。”[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定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经济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后提出的第一个宏伟目标。1950年中苏同盟关系确立,其后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并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工程”,开始对中国展开大规模援助。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时期,西安被列为全国新的重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大批苏联援建工业项目在西安设立,在苏联援助西安建设过程中,苏联社会主义理念的城市建设设计理论和原则、建设程序和方法,以及经济技术指标,影响了西安现代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和管理等城市建筑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苏联援助的时代背景下,西安开始由中国典型传统手工业商贸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转变,奠定西安当代城市的格局基础。本论文从五部分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解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视角,归纳了苏联援建中国的研究现状,同时确定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第二章研究苏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工业化发展政策和意识形态对城市建设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苏联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理想的建设特征;第三、四章从梳理西安城市传统城市格局入手,分析手工业时期城市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而分析苏联援助建设的工业化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建设和转变,以及形成的工业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和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建设特征;第五章对苏联援助建设的中国其他城市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梳理、归纳与总结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与苏联影响的源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建设呈现出与苏联关联与交集特征,显现为具有苏联印迹的城市范型;第六章提出苏联援助建设引入的社会主义城市理论在当代城市发展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虽然苏联理论在中国城市建设引入移植中出现问题和冲突,但还需对苏联援助建设给予价值肯定,其中部分设计理念依旧对当今社会的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第七章对苏联援建时期西安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董梅生[5](2016)在《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它上升到“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高度之后,拉开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性质、发展必要性,以及争论是走“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的道路等问题上,因此,学术研究成果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实证分析更是滞后于社会实践需要。面对争议,习近平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因此,在此背景下,学术研究视角应该转到“细则制定上”来。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选择的问题。文章首先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回顾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发现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伴随着我国国企改革过程逐步萌芽、发展、壮大。从广义和狭义角度,文章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了研究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优劣势,文章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30多万条企业数据,采用3年滚动窗口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方差分析发现,国有独资企业、民营独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微观效率和社会福利还受企业规模、地理位置、市场势力和行业等因素交互影响,孰优孰劣并无定论。但从变动趋势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福利指标一直处于优化和改进中,因此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类型,这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现实依据。然后,针对国企和民企老总普遍担心的控制权问题,文章从资金侵占角度,研究了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终极控制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进而损害公司业绩作用机理。随后,文章收集了 2003-2014年692家混合所有制企业、222家民营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系统分析了金字塔式股权结构、资金侵占、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终极控制股东设立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动机不同,但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都会诱发终极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资金的侵占,且损害了公司业绩,只是侵害程度按照社会法人终极控制、中央政府终极控制和地方政府终极控制依次递减。本研究还发现适度制衡的股权结构、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缓解终极控制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提升公司业绩。基于上述研究,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596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数据,从市场竞争角度,考虑到股权结构内生性问题,使用面板Ⅳ模型研究了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选择的一般规律。实证发现,国有股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市场竞争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市场竞争与股权结构存在替代关系,且考虑市场竞争效应后,最优国有股比例从45%提高到84.3%,或从51%提高到75%。因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股比例的平均值和中位数远未达到最优持股比例,所以对垄断程度高的行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可以考虑提高国有股比例至最优水平,实行强强联合模式;对竞争性强的行业,可以考虑降低国有股比例,但也没必要实施国有股全部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或单边退让国有股比例,因为此时国有股与绩效是正相关的。另外,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比例的选择还受规模、行业等其他因素影响,并无普适标准,应因企制宜。此外,文章分类分层选取了两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剖析了其股权结构的选择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安排固然重要,但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更为重要。基于实际操作层面,文章选取了上海市国资委,对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做法做了全方位解读,研究发现借助资本平台进行兼并重组、国有资产证券化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方式。最后,文中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几点政策建议。第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二,分类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三、坚持市场化方向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第四,混合所有制企业普遍采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但更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五,借助资本平台进行兼并重组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是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方式,因此要大力建设资本市场。
赵宽[6](2015)在《金字塔型企业集团双层内部资本市场研究 ——以中国建材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和运作模式对提高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以及提升集团价值具有重大意义,但已有关于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主要关注集团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或上市母子公司之间单一层面的内部资本配置,并假定两个层面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和运作模式是相同的,忽视了两个层面内部资本市场的控制主体和利益导向存在差异,即上层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不一定适用于下层内部资本市场,下层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也不一定适用于上层内部资本市场,将集团整体当作一个内部资本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并不利于清楚认识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逻辑。因此,本文从金字塔型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与利益关系角度出发,剖析金字塔型企业集团双层内部资本市场资本配置在功能和运作模式的差异,为解释金字塔型企业集团的成因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以中国建材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梳理和分析,发现集团内部上、下两层内部资本市场配置在功能和运作模式上存在差异。本文发现:(1)金字塔型企业集团内部存在双层内部资本市场。(2)集团与上市公司层面的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活动更多地是围绕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布局而展开,以资金、资产和股权运作为主,是宏观层面上在不同业务板块之间进行的资本配置;上市母子公司层面的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活动更多地是围绕上市公司的主业而展开,更加注重对上市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持,是微观层面上在不同业务单元之间进行的资本配置。(3)集团与上市公司层面的内部资本市场更侧重于“战略投资”,不仅承担了融资平台的功能,同时也承担了实现资产、股权及资金再配置的功能,有助于集团全产业链业务平台的构建,帮助集团实现部分资产一体化上市,推动集团资产整合并为战略性技术研发提供充足资金。而上市母子公司层面的内部资本市场更加侧重于“经营业务管控”,下层内部资本市场承担了拓宽底层企业融资途径、改善底层公司流动性水平,实现子公司投资的功能,另外,通过在底层子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集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国有资本的杠杆效应。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为:区别于已有关于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单一地分析上市公司与集团之间的资源配置活动或者上市公司与其持股公司之间的资源配置活动,本研究以集团公司、上市公司以及底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为切入点,运用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相关理论,提出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分层的概念,将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从单一层面或企业集团整体内部资本市场拓宽至企业集团内部不同层次的内部资本市场活动。本文的理论贡献体现为:揭示了金字塔型企业集团上层内部资本市场和下层内部资本市场在功能定位和运作模式上的差异,有助于深化关于金字塔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的研究。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对接了我国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思想和落实思路,为国资改革发展“资本投资”型的资本管理模式,国企改革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发展思路以及混合所有制的实现路径等提供了借鉴。
谢忠强[7](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认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邹俊[8](2014)在《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竞争力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经营灵活,不断创新,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而那些缺乏活力,反应迟缓,缺乏创新,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当前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是国有企业保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的中坚力量。在当前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提升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国际跨国公司发展的经验来看,积极实施战略重组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重要的企业战略举措。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市场存在大量的战略重组的机遇,但也暗藏着风险,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课题。虽然企业竞争力问题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但针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却较少,尤其深入研究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关系的就更少。因此,研究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企业重组和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系统性和动态发展等研究角度出发,将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博弈论相结合,以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理论问题,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并选取两家中央企业做深入的案例对比分析,最后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举措。全文除去导论和主要研究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在导论中,首先,阐述本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中央企业由来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内涵和概念进行界定和相关说明;再次,对本文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是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企业重组、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近年来有关企业重组和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定位。首先,从产业组织视角对传统的企业性质问题进行深入考察,从产业组织的演化发展角度探讨不同时代产业组织的发展的特点,进而对现代企业性质进行再思考;其次,在对现代企业性质反思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性质从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两方面进行重新认识;最后,对中央企业功能定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先从宏观的对国有经济定位着手,然后再探讨中央企业的功能定位。第三章主要回顾和总结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历程。本章对从2003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后中央企业经历的几次特点鲜明的战略重组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2003—2004年)、发展阶段(2005—2007年)、深化阶段(2008—2010年)和攻坚阶段(2011年至今),并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主要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本章从企业自身、产业组织发展以及国家竞争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动因问题;其次,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战略重组中存在交易成本、规模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问题;最后,着重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与垄断边界问题,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中央企业的规模边界问题,并指出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可以在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上实现规模经济,然后从市场势力、是否存在垄断利润和可竞争市场构建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是否会带来垄断问题。第五章主要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本章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其次,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进一步提升存在的瓶颈;最后,研究构建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能力和创新三个核心要素出发,以央企资源、跨国经营能力、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制度创新四个核心指标为中心来构建适合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十一个一级指标和四十一个二级指标。第六章主要从交易成本角度考察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首先,分析零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和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发现零交易成本下企业重组战略并非是企业的最优选择;其次,分析了在现实世界的正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和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发现正交易成本下企业若要迅速提升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战略重组就会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再次,着重分析了正交易成本下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互动机理,分析了战略重组对中央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以及战略重组对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最后,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进行博弈分析,主要进行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选择、市场阻扰、囚徒困境和动态博弈分析。第七章主要是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案例对比分析。本章选取了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分析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一个是中国建材集团大力推进战略重组,通过战略重组获得协同效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从而使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另一个是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战略重组活动中盲目扩张、战略目标短浅,重组后整合乏力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最终不但没有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反而拖累了公司经营业绩,致使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第八章主要是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为了有效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中央企业有许多方面需要配套改革,进行系统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本章提出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模式创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跨国经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融合发展以及大力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对策建议。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中咨协会业务协调部[9](2009)在《全国最新工程咨询单位名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10](2008)在《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文中指出1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动及优化中原城市群是指以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为中心,包括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济源等在内的共9个省辖(管)市组成的城市密集区,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城、374个建制镇。2002年,该城市群土地面积5.88×104km2,总人口3 895.75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5.18%和40.53%,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财政收入及高校学生分别占全省的53.92%、57.66%、
二、洛阳黄河水泥集团公司实现资产重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黄河水泥集团公司实现资产重组(论文提纲范文)
(2)系族集团对僵尸企业洛阳玻璃的纾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系族集团的相关研究 |
2.1.2 僵尸企业的相关研究 |
2.1.3 纾困的相关研究 |
2.1.4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预算软约束理论 |
2.2.2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2.3 协同效应理论 |
3 案例背景 |
3.1 玻璃行业概况 |
3.2 洛阳玻璃历史沿革 |
3.3 洛阳玻璃僵化过程及僵化程度分析 |
3.3.1 洛阳玻璃逐渐僵化的过程 |
3.3.2 洛阳玻璃的僵化程度分析 |
4 案例分析 |
4.1 系族集团对洛阳玻璃纾困的动因分析 |
4.1.1 洛阳玻璃具备拯救价值 |
4.1.2 系族集团的战略布局需要 |
4.2 系族集团对洛阳玻璃纾困的模式分析 |
4.2.1 集团搭建上市公司资本平台 |
4.2.2 “腾笼换鸟”促使转型升级 |
4.2.3 高额资金扶持并吸引外部资金 |
4.2.4 研究院搭配资本市场双向发力 |
4.3 实施核心纾困手段后洛阳玻璃的市场反应及成长性分析 |
4.3.1 短期市场反应不同但总体向好 |
4.3.2 经营性盈利能力快速发展 |
4.3.3 资产规模得到快速扩张 |
4.3.4 研发创新优势明显提升 |
4.3.5 生命周期发展势头良好 |
5 纾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性建议 |
5.1 纾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5.1.1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高,易产生路径依赖 |
5.1.2 过度担保为集团带来偿债风险 |
5.1.3 高关联交易可能影响集团的整体利益 |
5.2 政策性建议 |
5.2.1 上市公司要激发活力避免路径依赖 |
5.2.2 上市公司要警惕投融资期限错配风险 |
5.2.3 系族集团要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
5.2.4 政府要加强监管并营造高效的市场环境 |
6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政治背景——中苏同盟关系 |
1.1.2 经济背景——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 |
1.1.3 区位背景——西安工业地位的确立 |
1.2 课题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相关定义、时间范畴和概念界定 |
1.4.1 相关定义 |
1.4.2 时间范畴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综述 |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难点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二十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理论 |
2.1 20 世纪 20-60 年代初苏联政治与经济特征 |
2.1.1 苏联历史文化源流 |
2.1.2 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2.1.3 苏联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政策 |
2.2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思想根源和建设特点 |
2.2.1 苏联城市建设主导意识形态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
2.2.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目的 |
2.3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规划建设 |
2.3.1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思想 |
2.3.2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
2.3.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特点 |
2.4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工业区、工厂区与工业建筑理论 |
2.4.1 苏联城市工业区规划理论与特征 |
2.4.2 苏联工厂区规划、工业建筑理论 |
2.5 苏联工人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建筑理论 |
2.5.1 工人住宅区与住宅 |
2.5.2 苏联住宅区规划理论 |
2.5.3 苏联工人住宅建设特点 |
2.6 小结 |
3 手工业及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
3.1 西安城市地理环境特征概述 |
3.1.1 地理环境特征 |
3.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3.2 手工业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
3.2.1 手工业时期西安空间区位优势 |
3.2.2 手工业时期西安城市格局的演变 |
3.2.3 手工业时代的西安城市空间特征 |
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
3.3.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工业发展 |
3.3.2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规划 |
3.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工业分布特征 |
3.4 西安近代工厂、工业建筑和城市居住形态 |
3.4.1 西安近代工厂区和工业建筑 |
3.4.2 西安近代民居形态 |
3.5 小结 |
4 苏联援助建设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
4.1 城市建设背景 |
4.1.1“生产性城市”建设方针 |
4.1.2“一五”时期西安工业建设 |
4.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西安城市规划 |
4.2.1 1950、1951、1952 年西安都市发展计划 |
4.2.2 借鉴苏联规划理论的《西安市 1953—1972 年城市总体规划》 |
4.2.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三次都市计划与 1953-1972 年西安城市规划比较 |
4.2.4 苏联城市理论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
4.3 《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工业区规划及工厂建设 |
4.3.1《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的工业区规划 |
4.3.2 苏联援建的西安工厂区规划建设 |
4.3.3 苏联援建的工业厂房建筑 |
4.4 苏联援助建的工人住宅区与住宅建筑 |
4.4.1 西安工业建设与工人住宅需求 |
4.4.2 苏联援建影响下的工人住区规划 |
4.4.3 苏联设计理论影响下的工人住宅 |
4.5 小结 |
5 苏联援助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 |
5.1 新中国初期工业城市建设概述 |
5.1.1 影响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因素 |
5.1.2 依托“156 项工程”的新中国工业分布 |
5.1.3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城市类型的划分 |
5.2 苏联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途径 |
5.2.1“苏联模式”的引入方式 |
5.2.2“一五”时期苏联专家对中国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 |
5.2.3“苏联模式”影响形成的建设理念、方式与特点 |
5.3“苏联模式”影响的中国城市建设 |
5.3.1 城市内部整合 |
5.3.2 城市外部新区 |
5.3.3 新建工业城市 |
5.4“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和住宅区建设 |
5.4.1“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建设 |
5.4.2“苏联模式”影响的住宅区建设 |
5.5 小结 |
6 苏联援建的价值与启示 |
6.1 苏联援助建设的指导意义 |
6.1.1 城市建设全面师从苏联 |
6.1.2 城市建设以工业为核心 |
6.1.3 城市建设与计划相结合 |
6.2 苏联援助建设的作用 |
6.2.1 苏联援建的现象 |
6.2.2 苏联援建的文化内涵 |
6.2.3 苏联援建的时代性作用 |
6.3 当代城市转型中的保护与发展 |
6.3.1 城市工业遗产视角的传统工业区保护 |
6.3.2 城市更新视角的传统工业区发展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1 苏联援建的“156 项工程” |
附录2 《1953~1972 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
附录3 苏联援建西安建设大事记 |
附录4 1949-1960 年苏联城市建设相关译着 |
(5)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框架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和性质确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分析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作用机理研究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选择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内生性问题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选择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分类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个案研究 |
第二节 上海市国资委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政策建议 |
第三节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金字塔型企业集团双层内部资本市场研究 ——以中国建材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与本文创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
2.1 内部资本市场的内涵 |
2.2 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形式 |
2.3 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形式 |
2.4 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规律 |
2.5 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 |
2.6 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 |
2.6.1 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
2.6.2 内部资本市场的无效性 |
2.7 文献回顾的简要评价 |
3 重点概念及理论梳理 |
3.1 企业集团及其组织形式 |
3.2 内部资本市场及具体表现类型 |
3.3 传统内部资本市场相关理论 |
3.3.1 代理理论 |
3.3.2 交易成本理论 |
3.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4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双层内部资本市场功能与运作模式分析 |
4.1 案例概况 |
4.1.1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概况 |
4.1.2 案例分析框架 |
4.2 上层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及运作模式分析 |
4.2.1 集团和上市公司层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特征 |
4.2.2 集团和上市公司层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行为 |
4.2.3 集团和上市公司层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结果 |
4.3 下层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及运作模式分析 |
4.3.1 上市母子公司层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特征 |
4.3.2 上市母子公司层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行为 |
4.3.3 上市母子公司层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结果 |
4.4 跨层级内部资本市场交换 |
4.5 双层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 |
5 案例讨论——中建材集团双层内部资本市场 |
5.1 双层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及运作模式 |
5.2 基于双层内部资本市场的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8)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0.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0.1.2 选题的意义 |
0.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0.2.1 中央企业的由来及其概念界定 |
0.2.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
0.2.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概念界定 |
0.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0.4.1 可能的创新 |
0.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1.1 企业重组理论 |
1.1.1 边界理论 |
1.1.2 交易成本理论 |
1.1.3 市场势力理论 |
1.1.4 委托代理理论 |
1.1.5 资源基础理论 |
1.1.6 企业成长理论 |
1.2 国际竞争力理论 |
1.2.1 绝对优势理论 |
1.2.2 比较优势理论 |
1.2.3 竞争优势理论 |
1.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1.3 关于企业重组文献综述 |
1.3.1 企业重组问题研究的新发展 |
1.3.2 关于国有企业重组问题的研究 |
1.3.3 关于中央企业重组问题的研究 |
1.4 关于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 |
1.4.1 企业竞争力理论新发展 |
1.4.2 关于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
1.4.3 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
第2章 国有企业性质与功能定位 |
2.1 企业性质的再思考 |
2.1.1 企业性质的传统观点 |
2.1.2 现代企业性质的再思考:一个产业组织视角 |
2.2 国有企业性质再认识 |
2.2.1 国有企业性质研究的新进展 |
2.2.2 国有企业性质再认识 |
2.3 中央企业的功能定位 |
2.3.1 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 |
2.3.2 中央企业的功能定位 |
第3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历程 |
3.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起步阶段(2003 年-2004 年) |
3.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发展阶段(2005 年-2007 年) |
3.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深化阶段(2008 年-2010 年) |
3.4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攻坚阶段(2011 年至今) |
第4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理论分析 |
4.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动因 |
4.1.1 中央企业自身的动因 |
4.1.2 产业组织发展的动因 |
4.1.3 国家竞争层面的动因 |
4.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不确定性分析 |
4.2.1 交易成本的不确定性 |
4.2.2 规模经济的不确定性 |
4.2.3 产业结构的不确定性 |
4.2.4 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 |
4.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与垄断边界分析 |
4.3.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边界分析 |
4.3.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垄断问题分析 |
第5章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 |
5.1 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
5.1.1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
5.1.2 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3 加快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
5.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问题分析 |
5.2.1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5.2.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
5.3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国外有关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
5.3.2 国内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问题的研究 |
5.3.3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一个交易成本的考察 |
6.1 零交易成本下企业战略重组问题分析 |
6.1.1 零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 |
6.1.2 零交易成本下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 |
6.2 正交易成本下企业战略重组问题分析 |
6.2.1 正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 |
6.2.2 正交易成本下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 |
6.3 正交易成本下央企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分析 |
6.3.1 战略重组对中央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 |
6.3.2 战略重组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分析 |
6.4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博弈分析 |
6.4.1 央企战略重组的选择博弈分析 |
6.4.2 央企战略重组阻扰博弈分析 |
6.4.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囚徒困境分析 |
6.4.4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动态博弈分析 |
第7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案例分析 |
7.1 战略重组成功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案例分析 |
7.1.1 中国建材集团简介 |
7.1.2 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重组历程 |
7.1.3 重组战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7.1.4 战略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
7.2 战略重组拖累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失败案例分析 |
7.2.1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简介 |
7.2.2 中国中钢集团重组历程 |
7.2.3 重组对中钢集团竞争力的影响 |
7.2.4 战略重组拖累中钢集团竞争力提升的原因分析 |
7.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8章 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8.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模式创新 |
8.1.1 交易成本与央企战略重组市场化模式创新 |
8.1.2 央企分类改革与央企战略重组市场化模式创新 |
8.1.3 央企战略重组的市场化模式构建 |
8.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
8.2.1 加快完善中央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
8.2.2 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董事会制度建设 |
8.2.3 完善央企经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 |
8.3 中央企业跨国经营制度创新 |
8.3.1 中央企业跨国经营内部治理制度创新 |
8.3.2 中央企业跨国经营外部制度创新 |
8.4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技术创新融合发展 |
8.4.1 战略重组与央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
8.4.2 战略重组与央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8.4.3 战略重组与央企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完善 |
8.5 大力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8.5.1 推进中央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 |
8.5.2 国有资本运营机制创新 |
8.5.3 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监管制度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洛阳黄河水泥集团公司实现资产重组(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与创新——洛阳国宏投资集团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典型经验[A]. 符同欣,郭义民,陈增仁,刘红俊,曲良波,马智慧,刘育章,王福田,刘潇雨.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2020(第四届)上卷, 2020
- [2]系族集团对僵尸企业洛阳玻璃的纾困研究[D]. 沈晶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4]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D]. 魏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5]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选择研究[D]. 董梅生. 南京大学, 2016(05)
- [6]金字塔型企业集团双层内部资本市场研究 ——以中国建材集团为例[D]. 赵宽.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7]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8]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 邹俊. 吉林大学, 2014(09)
- [9]全国最新工程咨询单位名录[J]. 中咨协会业务协调部. 中国工程咨询, 2009(Z1)
- [10]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A].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