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 吕丽萍 362000
摘要:在进行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问题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结合活动实践来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结合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活动开展来看,许多学校仍然采用的传统的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指在传统的教学书学开展过程中,通过设立具体的问题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知识的探索,结合教学实践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活动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多样性、自主性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出不同的学习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助力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探究活动地开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自主的进行知识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互动模式,做好教学课堂的评价工作,让数学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
一、活动化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形式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指导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学习,以此来实现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教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开展过程中。当下的小学教学教师依然占据着教学的主导地位,在教学开展前明确学生的活动要求,理清教学的重难点,设置好教学问题解答学生的学习疑惑,在活动完成后及时的进行教学总结,明确当前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例如:在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面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游泳池注水的案例来进行情景化教学的设计,根据水池中现有水量多少来计算泳池所具有的体积,并在当前的教学条件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观察明确长方形水池长、宽、高相等状态时,能够组成正方体,通过观察来了解物体的主要特征,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不同的练习内容,当学生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变化规律。
二、活动化教学课堂内容整合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了解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置出教学流程,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开展,合理的运用教学素材,满足开放性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改变传统教学封闭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教师要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化发展,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教学资源,在不脱离数学教材基础上,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和转化,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同时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主动的探究数学规律。
例如:教师在进行高年级应用题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以下生活情境作为问题条件,在小明家到小刚家的路上。从小刚家到小立家的距离为10km,从小刚家到小王家的距离是小刚家到小立家距离的1/5,再让学生明确已知的数学条件之后,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创设。提出问题小刚家到小王家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画出小明家到小刚家的总线段,同时将小立家到小王家的距离标注在线段上。在学生完成作图之后,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了解图中所给的已知条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全面提高解题的精准性。
三、活动化课堂的教学评价
为了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错误和不足,调整现有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后的教学评价,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行相应的点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比较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情况,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数学、理解数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提高学生直观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
总结:教师在进行活动化教学课堂的创建过程中,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实践教学开展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寻找自我发展的机会。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了解学生的实际选择,关心和爱护学生,优化传统的教学互动方式,调节师生关系。通过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衍生出来的各种新型教育方式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将学到数学知识合理的运用到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於梦洁.浅谈活动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55):98.
[2]朱艳婷.活动化,也要数学味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发展[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7):59,64.
[3]陈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手段 ——基于情感沟通视角[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8,(2):76.
课题批注:泉州市丰泽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小学数学课堂综合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
论文作者:吕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课堂论文; 数学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