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观念与现代信息意识_社会观念论文

现代信息观念与现代信息意识_社会观念论文

现代情报观念和现代情报意识倘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论文,观念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建业40周年。回顾40年来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模式的演变过程,对我们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调整结构,转变机制,完善情报管理模式会有诸多裨益。

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情报工作模式转换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情报工作模式,需要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因为不管是情报系统的管理者,还是情报工作的管理者以及各方面的情报工作者,都是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工作模式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对他们而言,是否具有能够把握形势,掌握情报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至关重要。特别是是否具有现代情报意识,逐步树立现代情报观念,更是首当其冲。

1 社会的现实的情报观念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情报工作模式,完成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情报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变,是我们科技情报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首先要转变情报观念,建立起现代情报观,否则,新的工作模式根本就无法建立。事实表明,老一套的陈旧情报观念现在仍然在许多方面或明或暗地起着作用。要转变观念,就得要加紧树立现代情报意识。现代情报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目前还很难集中概括。但是可以从现代情报意识入手,多方面地去逼近现代情报观念。

考察现代情报观念,审视现代情报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目前人们在这方面考虑得比较多。二是从科技情报本身的特殊方面来考察,目前人们在这方面相对考虑得比较少。因为科技情报工作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以及情报工作者的生活待遇问题、安定问题,都是既现实又棘手的问题。毕竟“要钱”、“赚钱”和“分钱”的“三钱”工作,是各级大小领导夜以继日、苦思冥想的日常工作,也是事关情报工作者待遇的实事。所以,人们以现实的态度,比较多地从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现代情报观念和情报意识,当然不足为奇。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察现代情报观念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轻易地列举许多,比如全局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制意识等等。据此,人们也往往按照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在改革中提出门类众多的举措,断断续续的制作,大大小小的手笔,异彩纷呈的称谓。全局、市场、竞争、效益和法制这些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流行色,本文不拟赘述。不过,就笔者个人的感觉而言,从情报本身的特殊方面探索现代情报意识相对较弱,这似乎多多少少地反映出我们科技情报圈有那么一点浮躁味道。

2 本身的现代情报意识

2.1 树立重新定位的意识

关于科技情报和科技情报工作的定位,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自诩为“耳目、尖兵和参谋”,以能起“附着作用”,甘当“为别人做嫁衣”的“根须”而自居。这对60年代和70年代的情报工作,还是有着其积极的意义的。可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逐步逼近,至90年代,再坚持这样的看法,就很不合时宜了。作为树立现代情报意识的首要方面,对于科技情报和科技情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有新的理解:科技情报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科技情报工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情报人员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认识,还要更进一步地有这样的意识:科技情报要面向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依靠科技情报。过去,我们只习惯于从自己小圈子方面主动去“面向”,而没去从大圈子方面去争取“依靠”。就观念而言,从单方面的面向到相互的面向和依靠,应该说是体现了现代情报意识。显然,定位不同,工作对象、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就会不同。

2.2 坚持大情报观的意识

要能够比较自觉地坚持科技情报系统的开放性,坚持科技情报与社会信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相结合,以使情报系统能够逐步从拘泥于在封闭系统中求得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习惯中解脱出来。社会的经济系统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值,社会的文化系统追求精神财富的增值,社会的行政系统追求社会秩序的有序化。坚持大情报观,可以使情报系统在促进这3方面的协调发展中,促进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中,有为有位,起到积极作用。

2.3 树立网络革命的意识

网络,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还是现代意义上的网络,都是一种资源。而现代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资源3者各自的网络化发展,及其相互渗透、链结、联合,逐步趋向于“三网合一”,促成了一次网络革命。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使得任何模拟信号都可以转化为二进制码,是这场网络革命的决定性技术要素。网络革命正在给传统的情报工作和信息工作带来根本性变革,并将会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面目一新。就网络而言,60年代、70年代,是主机加终端的年代,中间经过微机年代至今,已经步入网络革命年代。在网络上,对于用户,他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用户传递信息,完全是交互式的和多对多式的。树立网络革命意识,一定会使我们变革情报工作多一些灵气,多一些勇气,多一些骨气。

2.4 要有激活信息、产出情报的意识

情报工作是激活信息的工作,情报系统是激活信息,转换信息,产出情报,使信息增值的信息系统。树立这种意识,就能自觉地把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从追求积累信息、检索信息、提供信息的境界,转换到追求激活信息、使信息增值、提供情报产品的境界上来。树立这样的意识,将会逐步导致科技情报工作从着眼于信息的物理载体的运动,转换到着眼于表征信息内容的物理符号的重新排列组合上来,也就是从着眼于文献信息工作转换到情报咨询工作上来。树立这种意识,也必然会使科技情报工作能够逐步地由侧重信息资源的建设,转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到重在开发,贵在利用,不断提高情报工作的效能。

2.5 树立建立分布式资源网络的意识

以往,在工作对象上,曾经长期追求过门类众多的信息资源存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包括物理的图书馆式的文本信息中心的和物理的数据库式的电子信息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这在信息技术不发达或欠发达时期,无疑是可以的。但在信息技术异常发达,信息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再坚持这样的看法和做法,显然就不合时宜了。全国性的物理的工程技术信息中心,不但不需要建设,而且肯定也建设不成。行业的物理的信息贮存中心,有没有必要建设,怎么来建设,也值得反思,因为总不能把所有的行业信息在物理上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今后,联合建设数据库,可不必再提交工作单,也不必再提交软盘,只要在相对统一的技术平台上,在一定程度上统一标准,统一界面,不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专业上,形成若干分布式的分库,做到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散,就可以了。所以说,“信息资源存贮中心”的观念从发展上看,应该说是个陈腐的观念。

2.6 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意识

从现实来看,“信息诸侯”并存的局面,虽然一时还难以根除,但毕竟还是要有打破部门分割的意念和意志,可以在不追求宏传目标的前提下,努力按照需求牵引、专业分工、规模生产、增值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化原则去组织和管理科技情报工作。科技情报事业具有公益型和非公益型两重性,不论是那一方面,都得按产业化原则去管理。所谓的产业化发展决不是仅只非公益型的那一面。

2.7 建立强烈的以技术推动求发展的意识

转变机制,调整结构,建立市场经济情报管理体制,涉及到方方面面。当前比较现实的做法是要有意识地逐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科技情报管理方式、工作模式的转变。要有意识地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动科技情报功能结构、组织结构、专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以及人才结构的调整。例如,一旦有了电子化的情报网络,原来的那一套建立在文本文献基础上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就得非变不可。

2.8 树立信息资源配置管理的意识

树立这种意识就可以把我们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从着眼于一份一份的物理的信息载体,逐步转变到宏观的信息资源的配置管理上来,从而有利于发挥科技情报系统的总体效能,有利于科技情报事业的集约化发展。

3 臆想的未来情报观念

3.1 随着信息社会的临近,非物质产品的生产即将从过去被忽略不计逐步过渡到超过物质产品的生产,人类的消费即将由以生存消费为主转变为以发展和享受消费为主,人类社会即将由物质文明社会过渡到非物质文明社会。21世纪的这种社会变革,是人类历史的一个质的飞跃。在这个以非物质经济形态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中,情报的生产和流通、消费亦将面目一新,情报观念也必然随之发生根本的质的变革。

3.2 预言非物质文明社会中应该树立的情报观念,现在还为时过早。如果想从《大趋势》、《后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等西方一些著作中,以及当前刚刚开始的信息社会发展的研究中,综合诸多零散的观点,即使是略臆端倪,也还是不可能。但是,不管怎么说,情报工作一定会以更有效的方式去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推进非物质文明社会的及早到来。

标签:;  ;  

现代信息观念与现代信息意识_社会观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