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造林竹笋栽培技术_笋论文

毛竹造林竹笋栽培技术_笋论文

楠竹造林育笋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楠竹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冬季和早春是楠竹造林的好季节。楠竹造林,首先选好母竹。母竹以1~2年生、胸径3~6厘米、生长健壮、枝下高1米上下的为宜。挖母竹时先判断竹鞭的走向(母竹秆基椭圆形的长边方向即来去鞭方向,向母竹方向引伸过来的为来鞭,延伸出去的叫去鞭),一般留来鞭30~40厘米,去鞭50~70厘米。注意多留宿土,切不可强行摇动竹秆。挖出母竹后砍去竹梢,留枝4~6盘,以减少水分蒸腾。栽植时,先将表土填于穴底,厚度10~15厘米,视竹蔸大小和来去鞭长度,在穴底挖一小穴,后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鞭与土壤密度,填土时防止踏伤鞭根和笋芽。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厘米。

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和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具体要求:一是不挖鞭笋。5~6月起,特别是小年竹林,竹鞭活动早而生长旺盛,应加以保护。二是少挖、慎挖冬笋。冬笋是春笋的前身,因受气候、营养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冬笋不能出土而死亡,因此在“冬至”前可挖掘浅鞭冬笋。正确方法是选大年毛竹林内叶色浓绿的竹子,从去鞭方向寻找有隆起或龟裂痕迹的地方,或跳鞭深入土中的前端,小心挖掘,易于获得冬笋,然后覆土盖好,并可在覆土前点入少量腐熟的饼肥,促进春笋生长发育。三是及时挖退笋。“清明”至“立夏”是春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不能成竹的春笋为退笋,要及时挖掘。退笋的识别:初期笋尖须毛开始枯萎,笋箨(壳)上茸毛开始下垂,远看笋尖失去光泽;后期笋尖小箨叶干枯,早晨无水珠,箨毛枯萎,笋梢松散,无光泽。四是适时疏笋。挖除病虫笋、并笋、过密笋、小笋和歪笋。盛期笋成竹率高,质量好,应尽量少疏多留,后期笋应多疏少留,过早出的零星笋(初春露头笋)要一律挖除。五是留养小年笋。小年竹在竹林中的比重逐渐增大,质量也随之逐年提高。

标签:;  ;  ;  

毛竹造林竹笋栽培技术_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