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健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 200135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形式,其能有效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环境破坏、材料能源消耗多、传统建筑分散等。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明显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并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文章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及质控措施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1.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概念
一般来说,预制建筑是通过使用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常规施工技术相协调而建造的。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就是将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各类混凝土构件进行现场装配。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生产制造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板与柱体,尽可能的使用预先装配完的构件进行阳台、楼板等大面积结构的拼装;在装配构件的运输环节,要尽量选择专业运输车辆,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机械性损伤;将这些预制构件运达指定施工区域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吊装与拼接;而后,将预制混凝土构件运送至指定位置,进行灌浆浇筑作业;最后,把独立预制构件组合拼接成完整且连续的构件体系,使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大。对于预制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而言,这种大规模集成生产模式可以提高其综合性能。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分析
目前在建筑施工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影响到了建筑设计和施工开展,房屋空间过于固定,很难根据用户的需求展开系统的设计,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更为灵活的进行建筑施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空间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中,选择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借助混凝土构件,在工厂中完成构件制作,生产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结构,将预制装配完成的构件通过专业运输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留有预留孔完成后续的灌注过程,最后与构件连接,形成了最后的构建主体,满足建筑结构强度需求。借助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的质量,可以实现商业化生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预制装配式建筑一般会选择新型材料,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样能满足建筑的正常采光、通风、保温、隔热等需求,提高建筑物的质量,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减少不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一些绿色环保材料,通过一些装饰手段,保证整体建筑的美观性。和传统的建筑类型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不高,施工步骤更为简便,不需要全部在现场施工,可以预制部分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安装施工,这样就有效的缩短的施工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后续施工,各个构件施工和剩余现场施工可以同时完成。同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整个过程绿色环保。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施工是利用吊耳、螺栓等将窗体的螺母连接起来,保证窗体的严密性、稳定性。在安装预制窗体时要先对窗体上的螺母进行检测,然后测量作业面与窗体之间的距离,应在 300mm 的位置标准,当位置确定之后再紧密连接螺栓与窗体的螺母,进而预制窗施工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该施工简单,但具体的注意事项比较多,特别是窗体螺栓稳定性、窗体方向的调整和控制、墙板连接的紧密性。只有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控制好,才能确保预制窗体施工符合标准,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质量。
3.2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
对于预制叠合板的安装与施工来讲,其也会对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开展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作业期间,需要对相应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予以严格、有效的控制,同时也要确保相关的施工作业满足我国所出台的标准以及规范的要求。其中,在施工作业期间,作业层与预制叠合板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并且为了保证定位的准确性,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来对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方向进行调整,以此来进一步缩减施工误差。在安装预制吊板时,为了防止碰撞现象的发生,要采取措施妥善的保护好预制叠合板,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此外,为了保证预制叠合板吊装安装的紧密程度,可将模数化吊装施工工艺在安装施工阶段予以妥善应用。另外,在吊装期间,可在底部设置临时支架,并且彼此相邻的临时支架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150cm 左右,待吊装祖业结束后,便可将临时支架拆除。在对双层结构进行安装作业时,为了确保施工可以有序开展,同样要对双层支架予以科学的设置。待结束上一层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后,便可实施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并在浇筑完成后的 48h 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的 70%后,便可将下一层支架拆除,以此来保证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注意要点
4.1对构件进行连接
确保预制构件的精准拼接是十分关键的,这会影响到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和建设质量。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拼接环节,可以采用螺栓保证各个独立的基础构件的紧密衔接,确保整体建筑架构的安全稳定性,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安装预制构件时,需要预先在螺栓孔内灌入水泥浆,然后再使用螺栓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提高剪力墙和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此外,还应该在建筑整体结构的中心点处增加剪力墙的连接螺栓,不仅可以保证剪力墙结构的稳固性,还能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
4.2预制构件的吊装流程
通常情况下,预制构件的吊装工作可以分成湿式操作与干式操作,湿式系统中的吊装工作先要放样、然后吊装预制柱、预制大梁的、预制小梁、楼板、外墙、阳台板和楼梯,然后开展现浇操作,之后进行机电配置工作,最后就是对楼板进行灌浆。湿式墙板的安装需要在墙板上面预留好锚筋,然后将锚筋插入到叠合现浇层里面,浇筑楼板的时候要使用现浇混凝土的方法来浇筑墙板上面和结构体,并在下部使用铁件进行连接,腾出一些滑动的空间,便于地震到来时一起晃动;第二种是干式系统,先要做好选取放样操作,之后吊装预制柱、预制大梁、预制小梁、楼板、阳台板、楼梯,然后进行现浇操作和机电配置操作,对楼板进行灌浆,并完成相应的结构体操作,最后要完成外墙的吊装作业。
4.3预制装配工程的验收
预制装配施工完成后要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针对质量验收过程,可以分为预埋件配件检验、生产工序检验、模具质量检验等部分。如果发现不合理的产品及工序要进行及时的记录处理,从而保证建筑出现问题后,能够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处理。
结束语:我国建筑业呈现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态势,这有助于更好地贯彻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从而更好地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缩短工程施工的时长,使建筑材料的损耗大大减小。所以,施工企业在运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时候,不仅要创新建筑理念还应该有效地控制好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从而推动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第.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06):57.
[2]颜超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4):19-20+23.
[3]刘少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8(36):57.
[4]张永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7):6-7.
论文作者:葛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建筑论文; 叠合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窗体论文; 作业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