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手法及美学内涵论文_潘建,周立,栗宏亮

浅析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手法及美学内涵论文_潘建,周立,栗宏亮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 211800

摘要:苏州博物馆是一个集馆舍建筑、传统建筑及山水园林融合于一体的博物馆,其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设计理念,也是我国园林设计转向现代式的一次尝试并在建筑美学上有很好的艺术表达。

关键词:建筑美学;园林;空间形态

一、作品浅读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忠王府旁,北侧临近拙政园,南侧与苏州民俗博物馆及狮子林隔路相望。整体的建筑造型符合地方特色且内部空间处理独特,建材颜色的选取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及梁、坊均采用苏式彩绘,整体的设计既体现出传统建筑设计的内涵,又展现出当代设计手法的创新。此种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这不仅是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更是中国地方传统建筑文化变革创新的一次探索。

在整个设计中,设计师沿用了苏州建筑中特有的建筑设计元素并结合传统庭院式的设计手法,使新馆建筑在整体上与其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建筑群体采用一层为主,二层为辅并结合地下一层的结构方式,在色彩、高度、体量、风格上都与古典园林相得益彰,做到“不高,不大,不突出”。

(1)空间布局

新馆建筑群主要分成三大板块:中部是入口处及博物馆花园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行政管理办公区;西部为展区。中轴线南侧与东北街河锚固,北侧遥望拙政园;主庭园中的水系联通拙政园,如此既弥补了原水系的缺陷又顺延了古典园林文化,使新建筑能更好的融入到整个环境之中。

(2)空间组合

博物馆新馆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功能、光及人等因素外,又加入了苏州特有的吴文化,使得新馆的空间形式与当地同类型的建筑有着鲜明的差异性[1]。在中部轴线的大厅设计上,设计师揉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法采用了四面漏窗加收缩升起的采光顶,刻意控制了建筑的尺寸,使得中央大厅透着特色地域的场所精神。在动静的结合处设置了休息空间,营造了宁静惬意的空间。

(3)建筑造型

新馆的造型,运用深灰色的石材装点着建筑的屋顶及边饰,这与大片的白墙互搭,更显得清新典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屋顶面采用黑色的花岗石代替了灰瓦,而这种花岗石在被淋湿前后都有呈现不一样的色彩,为此建筑增加了新的色彩与韵味。建筑屋顶的主体结构采用了钢及木构架,阳光透过玻璃顶的照射下则透露出怀旧的味道。

(4)庭院与园林

庭院是传统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设计师在新馆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主多辅”庭院布置形式,使建筑与创新园艺互相依托。新馆建筑北侧的庭院结合了拙政园的水景进行设计,新旧园景相融,游客们可隔着大片的玻璃欣赏到整片水景[2]。在庭院设计中为营造山水园林的景色,设计师“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形象的塑造了意向上的山水画。

二、苏州博物馆的美学价值

(1)和谐美

新馆建筑的庭院环境与拙政园浑然一体,整体布局上与忠王府的整体布局相适应;并以水为纽带将它们串联起来,最终达到相互借景的效果。在我国,自然环境的布置在建筑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在新馆的庭院设计中,设计师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的原则,采用广阔的水面有效地延展了室外空间,赋山水以灵魂,挖掘场地精神。

“不高不大不突出”体现出我国传统哲学的中庸之道,设计师勘察了周边现有古建的特点后,对于新建建筑体量的把控拿捏的十分精准,同时为使新馆的建筑高度与其周边建筑的高度相统一,将许多大空间的功能置于负一层。在这一点上既保留了苏州的城市肌理又与周边传统民居风貌相协调。这座身处闹市的新馆也营造出了闹中取幽,悠然自得的和谐美。

(2)古韵美

新馆在设计风格上主要以苏州传统文化为基调融合了现代的美学价值观,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在建筑设计元素上,设计师沿用了其一以贯之的几个形体洗炼的几何形体。入口处的方中带圆的影壁、集合变换的屋顶形式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传统形式上的古韵美。

在整体的风格形式上,为达到复古的效果,设计师在新馆中道路的两旁均采用抽象化的古代风灯;在颜色的选取上延续了江南惯用的灰、白为基调;加上中央大厅的各个墙上都设有多边形的取景窗,使得空间层次更为丰富。正所谓“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3]。

(3)意境美

为使得新馆真正的融入周边的环境,设计师在整体的风格选取上都采用了古典园林的形制,假山石、弯曲小桥、鹅卵石、凉亭等建筑小品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建筑小品都来源于苏州的古典园林,将他们按照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进行合理的布局不仅丰富了新馆的内部空间,也体现出了古典园林的美学内涵及人文气息。让游客们在新馆中的每个角度都能观赏到不一样的风景。

最有禅意的空间当属建筑内厅和走廊。在这个部分,设计师采用了配有遮光片的玻璃构架的顶棚,只允许容许了漏光和疏影,如此在建筑内部就有了随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的疏影落在地板上,生动了内部空间,宛若走在竹林中,有种归隐与山林的感觉。新馆中的百年玉兰树被设计师采用各种园林手法进行借景与烘托,不仅彰显自然生命的苍劲有力,也体现出设计师对自然美的追求及对自然生命的尊重。

三、结语

笔者通过浅析苏州博物馆新馆中所运用的设计技巧及对建筑空间、光、古树、水体等的处理方法,深刻感受到新馆建筑中的哲学艺术精华及建筑艺术中的美。在对当代历史文化建筑设计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演绎与汲取,挖掘内在精神,将它们融合到现代建筑中,开拓一条既能体现民族文化精神又能融合现代设计思想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远. 展示空间设计浅析——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144-145.

[2] 李彦星, 黄磊昌.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27).

[3] 葛嘉茗. 中国传统元素在苏州博物馆中的表达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30).

论文作者:潘建,周立,栗宏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浅析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手法及美学内涵论文_潘建,周立,栗宏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