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搜索:网络信息检索领域的新热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信息检索论文,领域论文,手机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CLC number:G35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 (2008)04-0068-04
中图分类号:G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08)04-0068-04
手机搜索,又称为移动搜索,是利用移动终端(手机)搜索WAP站点,或者用短信搜索引擎系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对接,将包含用户所需信息的互联网中的网页内容转换为移动终端所能接收的信息,并针对移动用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搜索方式。
从2004年10月开始,Google和雅虎等互联网搜索巨头就开始将目光投向手机搜索领域。Google的用户只需要发送一条短信便可以搜索想要查询的信息,可以将搜索结果保存到手机桌面上,也可以通过点击网页上的图标来查看。国内的百度紧随其后,2004年11月1日,百度宣布推出用于智能手机的搜索功能。很快搜狐、新浪都推出了手机版的门户网站,搜索是其主要功能之一。早期的手机搜索业务主要基于短信平台,由于当时移动网络的传输速度慢、短信平台的表现能力差,而且当时的搜索引擎技术不太适合移动领域使用,于是手机搜索业务经历了两年的市场培育期。
随着2006年上半年3G网络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及WAP2.0技术在手机中得到普及,搜索引擎公司对互联网搜索技术的移动化改造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手机搜索业务又一次成为了业界普遍关注的增值业务。
1 新的检索领域
2006年世界各大移动通讯运营商、手机制造终端商、网络信息检索巨头竞相进入手机搜索领域。2006年5月18日,日本第二大电信公司KDDI公司表示已与Google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从7月开始,KDDI公司的“EZweb”将内置Google公司的网络搜索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在EZweb的菜单画面上设置搜索对话框,当搜索某关键词时,同时显示EZweb内容和互联网内容的搜索结果。例如,在电视上听到一首乐曲,立刻用手机搜索曲名并付费下载之类。与面向PC的搜索服务相同,这项服务也将显示与搜索关键词相关的文字广告,这也成为Google的新利润点。两公司分工实施这项服务,Google提供搜索引擎,使用KDDI的服务器显示搜索结果,并将开发名为“Transcoder”的内容转换工具,将适合手机画面尺寸的搜索结果发送给KDDI的服务器。
2006年2月,英国Vodafone与搜索巨头Google签署合作协议,为其3G服务Vodlafone live!开发搜索新功能。
除了移动运营商外,手机厂商也在积极与搜索引擎公司合作。2006年6月1日,NOKIA公司表示进一步扩展了Mobile Search软件的通达力。该软件是NOKIA公司为其N系列多媒体手机和其它基于S60操作系统的手机设计的一款免费下载软件。该软件需要与移动运营商的无线互联网配合使用,该软件的功能相当于将全球各地的本地搜索引擎汇集到一个软件下,然后根据用户的所在地自动选择适用的本地搜索引擎。当用户到达一个新的国家或地区时,打开手机搜索软件,你将发现本地搜索供应商已自动更改为当地著名的搜索引擎。例如,当用户来到中国后,该软件的搜索引擎会自动变成Baidu.com,而用户到了美国后,可供选择的搜索引擎又会变成Yahoo和Google等。使用该软件的NOKIA手机用户还可以查询特殊的移动内容,如墙纸、铃音、图像和移动站点等。此外,也可以直接查找新闻、天气预报、星座、游戏以及大量的其它内容。在2006年第一个季度,NOKIA出售的S60操作系统手机中已经内置了该免费软件,早先的S60操作系统的手机可以到NOKIA的网站上下载该软件并安装到自己的手机当中。
2006年4月继Google手机无线搜索之后,百度也宣布进入手机无线搜索领域,并将与诺基亚合作,在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内的诺基亚手机中植入百度搜索服务。[1]
手机搜索将是一项非常有“钱景”的业务。目前大多数网民都在使用各种搜索网站,有问题上网搜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但是在身边没有电脑和网络,以及电脑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一直开机的手机连接网络进行搜索将是一个更便捷的选择(手机搜索与互联网搜索比较见表1)。
中国的网民数量为1.6亿,而移动用户数量已经达到5亿,加上手机搜索使用的便捷性,手机搜索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尽管手机搜索业务刚刚起步,但是我们可以预见,伴随着手机搜索业务的引入、成长以及成熟,它的市场规模将不逊色于固定互联网的搜索引擎。
2 手机搜索的模式
手机搜索主要有WAP和短信两种主要搜索类型模式。
2.1 WAP搜索站点模式
通过移动终端搜索WAP站点的模式和Internet搜索的盈利模式很相似,毕竟用户主要访问的WAP站点大多是免费的,所以手机搜索引擎一般也是免费的,因此,手机搜索可以和Google、百度一样,以广告及竞价排名等方式盈利。不过,目前的手机搜索市场尚未成熟,WAP站点的数量有限,规模较小,内容也不够丰富。
在用移动终端上网时自然会产生流量费,这对用户端的感受来说,与固定互联是不同的。固网的上网费用对于用户来说影响不大,已经有相当多用户把家中的包月上网费作为一种习惯性支出,而当前移动终端上网的成本还较高,促使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时都很谨慎。
2.2 手机短信搜索引擎模式
手机短信搜索引擎系统的服务商通过每月向用户收取固定使用费的方式来开展业务。手机搜索服务商首先要成为移动运营商的SP,再将搜索服务作为移动通信平台上的一项增值服务来运作才可能推广这项业务,因此,手机搜索的付费与否或者如何收取费用,需要提供搜索业务的SP和运营商共同协商。
3 手机搜索的特点
手机搜索有不少优势,主要表现在:
(1)使用便捷
相对互联网搜索,手机搜索无需上网设备,只需一部随身携带的手机就可以搜索需要的信息,可以满足突发、紧急、特殊查询的需求,能够为用户尤其是商旅人士提供一个快速有用的答案而不是花时间上网去搜索。
(2)目标用户群广泛
移动终端的普及率远远超过电脑,使得手机搜索拥有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小显示屏手机访问网络站点,据调查,中国手机用户中WAP用户已超过1亿。
(3)效率更高
手机搜索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剔除flash、广告、垃圾链接,有效地减少了用户繁琐翻页的麻烦。
(4)为用户量体裁衣
提供个性化服务手机搜索,通过特有的技术(如手机挖宝网使用的网络爬虫和中文模糊搜索技术)将互联网上分散的信息聚合在手机WAP平台,根据用户的性格、地理位置、行为方式、兴趣爱好等提供分类信息搜索服务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并能实现实时在线更新,其搜索的内容和过程具有更强的人性化色彩。
但是,手机搜索业务也存在的一些劣势:
(1)人们对手机搜索还比较陌生,用户消费习惯尚需培养,很多人仅仅把手机当作一种语音通信的工具,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还需要一定过程;
(2)手机搜索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短时间内还将面临着网络速度慢、终端屏幕小、操作不便等实际困难,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对手机搜索的偏好。[2]
4 Google的移动搜索业务
2002年Google开始从事移动搜索开发时,Google的研发人员就发现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很多都是以“孤岛”形式存于不同运营商的各个网关之内,很难实现资源共享。
2004年10月,Google在美国推出了名为“Google SMS”的服务,就是以短信方式实现移动搜索,该业务短时间内就得到了美国六大无线运营商的支持。在这项服务中,通信运营商从每条短信中收取0.05美元到0.10美元不等的金额,而Google不收取任何费用。
Google推出的短信搜索服务主要是以关键词检索方式为主,通过以邮编为途径的本地化搜索方式和每次不超过3条的推荐结果,以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传统关键字搜索过多搜索结果造成的检索不便。
2007年1月4日,Google与中国移动双方联合宣布在移动梦网上正式开通移动搜索服务。Google将利用其自主开发的移动搜索技术为中国移动的WAP门户“移动梦网”提供移动搜索的技术支持服务。由此,中国移动的用户可以方便地搜索移动梦网上的大量内容,包括新闻、铃声、游戏、图片、视频、小说等等,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梦网主页上的搜索链接或者搜索框访问该服务。
双方第一阶段的移动搜索服务已从2006年12月开始部分试运行,并于2007年初全面上线。尽管移动搜索的概念逐渐为手机用户所熟悉,但目前得到应用的多数是短信方式的搜索,其主要原因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搜索在技术和内容上都面临着比想象中更大的挑战。互联网搜索往往得到的是海量信息结果,用户自行选择浏览,而手机搜索最应避免的恰恰是这一点,手机屏幕较小,需要对多余的图片、超级链接、Flash等内容进行过滤,用户使用手机搜索业务希望得到的多数都是与手机业务有关的各类实用信息,而不是如同互联网搜索一样得到成千上万个相关网页。对用户来说,在手机上搜索自己需要的资讯和娱乐信息,比起移动游戏、移动支付等业务来说更容易让用户习惯操作,并且实用。
5 中国手机搜索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手机搜索刚刚起步,困难不少,在中国存在的问题更多。除了检索技术问题外,还主要存在以下难题:
5.1 盈利模式的不成熟
盈利模式问题也是手机搜索市场面临的一道难题。据悉,目前国内各大手机搜索公司还找不到一个科学合理的盈利模式。在当前手机搜索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大部分商家基本都是免费提供服务以培育市场,因此未来手机搜索很可能出现目前互联网搜索同样的收费难题。如果手机搜索通过广告发布及竞价排名等方式获利,但基于目前手机搜索接受度不高的现状,这种沿用传统互联网搜索的盈利模式并不现实。在世界上较成熟的手机搜索市场中,手机搜索服务提供商的收入主要是用户的信息费用和企业广告竞价的费用。在当前中国,由于还处于市场培育期,手机搜索企业对用户一般都采取免费获取信息的策略,用户只需向运营商交制定增值业务的费用。这样就使得手机搜索服务提供商还处于“烧钱”状态。因此,手机搜索的“掘金之旅”很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手机搜索打破了互联网在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对信息查询的需求,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传统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规模已超过70亿美元。但是,手机搜索业务刚刚起步,市场规模非常有限。据艾瑞公司估算,中国2006年市场总收入还不到2亿元。
5.2 手机搜索产业链尚不完善
手机搜索的产业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手持设备制造商、手机搜索服务商、手机搜索内容提供商、搜索技术提供商、手机搜索渠道商以及手机搜索应用机构(付费企业)以及手机搜索用户。目前中国手机搜索正处于市场培育期,手机搜索产业链正在形成,各家企业正纷纷布局,但还需进一步培育,整合上下游资源。
手机搜索用户是整个产业链的归属点,没有了用户这条产业链就失去了生命;手机搜索技术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是手机搜索服务商的坚强支撑;手机搜索服务商是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只有手机搜索服务商提供了让用户认可的服务才能够留住用户;手机搜索渠道商在手机搜索的产业链中扮演运营商与付费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而移动运营商和手持设备制造商起着“传输通道”的作用。只有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协同努力才能打造完善的手机搜索产业链结构。
手机搜索的利润分成上,手机搜索服务提供商显然处于弱势。由于利润分成问题的存在,使得移动服务提供商处于被动地位,不能有效地发挥在产业链中所起到的作用。此外,运营商对于服务提供商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更好地调动服务提供商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腾飞。
5.3 手机搜索产品内容单一,信息量不够
国内WAP站点虽然在数量上不断地增多,但很多WAP站点规模小、内容同质化严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真正的手机搜索是针对用户需求的搜索,由于国内手机搜索刚刚起步,市场上存在的手机搜索服务提供商还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竞争的局面。与互联网相比,手机搜索资源极度匮乏,而且多以下载铃声、图片为主,同时,本地搜索也不发达,用户还不能像互联网一样方便快捷的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5.4 移动终端技术和无线网络宽带技术还不完善
用户在用手机进行搜索时,首先接触就是移动终端——手机,目前手机屏幕的狭小以及智能化的缺乏必然会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有可能降低用户进行手机搜索的积极性。同样,无线网络宽带技术还未普及,没有在用户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对于用户规模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性。
6 手机搜索的发展趋势
尽管存在不少难题,但作为新生事物的手机搜索依然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我们认为目前的手机搜索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6.1 与互联网内容结合起来
WAP内容的丰富程度远远比不上互联网,为了提高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有很多搜索引擎提供商开始尝试搜索互联网内容,再转换为手机上能够显示的格式。我们认为将来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将会融合到一起,因此手机搜索也会与互联网内容结合起来。
6.2 数据分析和行为分析技术将进一步完善
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如Google、Yahoo!、百度等,都在其互联网搜索服务中提供搜索的数据分析和行为分析工具,这样的服务可以使广告主更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我们认为在手机搜索中,也会出现类似的分析系统,并且会逐步完善。
6.3 与手机的应用紧密结合
除了具备互联网搜索功能,手机搜索也会有自己的特色,如呼叫搜索,如搜索到某个餐馆,只需点击即可拨通电话;再比如本地搜索与地图、导航业务结合起来等等。
6.4 更加个性化
移动搜索绝不应该仅仅是互联网搜索的一个简单延伸,而应根据移动用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搜索方式,如提供基于定位的搜索业务。
Google在互联网搜索中推出了iGoogle的服务,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包括个性化搜索、个性化门户等等。这样做可以增加用户粘滞度,从偶然发生的搜索行为到与用户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这样也有利于搜索引擎更加了解用户的特征和行为,是提供个性化广告的基础。我们认为这个趋势会拓展到手机搜索领域。
6.5 垂直搜索日显重要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所关心和关注的事物,而当前的搜索引擎只是提供大一统的搜索结果,于是垂直搜索应运而生,并逐渐显露细分市场的趋势。当前论坛搜索、职业搜索、购物搜索、商品比价搜索、博客搜索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搜索发展模式,而且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细化,垂直搜索一定会在移动搜索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3G时代的来临为手机搜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3G不仅带来高速度,对手机的屏幕、按键都会大有改观。在未来的3G业务中,基于移动搜索的位置搜索和视频搜索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只要在盈利模式上有所突破的话,必将在短期内有很大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7-11-27;
标签:搜索引擎论文; 中国搜索论文; 移动网络论文; 移动搜索论文; 搜索引擎推广论文; 信息检索论文; 手机公司论文; 移动互联网论文; 运营商论文; 移动梦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