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是一柄双刃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刃剑论文,价格战论文,是一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价格是企业营销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品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着生产经营者盈利的目标的实现,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市场营销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商品的价格问题日益敏感和微妙,要求生产经营者更加重视商品的价格决策问题。科学而艺术地进行商品的价格决策既有利于吸引和保持顾客,扩大市场份额;又能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降价是杀伤力最强的武器
降价一种挑战性行为,任何一次降价都会引起竞争者的关注,并导致竞争者采取相应对策。降价是最直接、最快捷、杀伤力最强的武器,因而成为营销价格策略中最常用的策略,倍受企业经营者的青睐。
降价一般有两种:主动降价和被动降价。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策略是有所不同的。主动降价是指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供求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主动调低原有产品的价格。采用这种降价的主要原因有:1.竞争压力。企业在新加入者增多或面临强有力的价格竞争的压力下,企业的销售量减少,市场占有率下降,利润下滑。例如,在1996年以前,外国品牌彩电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远远超过国产彩电,国产彩电行业处境艰难。在这种情况下,“长虹”于1996年3月26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降价销售。之后不久,“康佳”、“TCL”等国产彩电厂家也宣布降价。 这次降价行动有力地维护了民族彩电行业的利润,树立了国产彩电的良好形象,国产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得到大大提高。2.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需要扩大销售,而又不能通过产品改进和加强销售等措施来扩大销售。例如,前几年的“VCD大战”,由于宏观调控不当, 各地纷纷上马生产VCD机,导致VCD机的生产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量。在VCD 机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企业只有降价才能维持微薄的利润。3.企业的成本比竞争者低。企业希望采用低价渗透方式来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生产和销售,争取在市场上居于支配地位。1.产品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大。在这种情况下降价可以扩大销量,增加收入。5.经济形势。在经济紧缩时期,由于币值上升,价格总水平下降,消费者收入减少,支付能力减弱,企业的产品价格也相应降低。如果企业对价格无动于衷,其市场份额便要下降。
被动降价是指企业为了和竞争者保持均势,在竞争对手率先降价之后,降低本企业的产品价格。采用这种策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认为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而且竞争对手的降价幅度很大,如果不跟着降价,就会丢失太多的市场份额,影响企业以后的市场竞争和生产经营活动,损害企业长远的利益。为了保证作出的反应能符合实际,在实施被动降价之前,必须对竞争者和自身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对竞争者的研究主要包括:1.竞争者变动价格的目的是什么?是想扩大市场份额,是因为成本变化,是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是经营不善,还是希望引起企业的一致行动,以获得有利需求。2.竞争者的价格变动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3.其它竞争者对此会作出什么反应。4.本企业对竞争者的降价反应后,竞争者和其他企业又会采取什么措施?
对本企业情况的研究主要包括:1.本企业的竞争实力,包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市场份额、财力状况等。2.本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需求的价格弹性。3.竞争对手降价对本企业有何影响。
企业被动降价的幅度或极限,要能使销量的增加足以维持企业原有的利润。
降价之前慎思量
降低商品销售价格,无疑会影响到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中间商的利益。因此,企业决定降价前,必须考虑以下各方的反应。
1.顾客对降价的反应。顾客对降价的反应是检验降价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分析顾客的感知因素,是掌握顾客反应的重要依据。顾客对降价的心理感应:①商品质量有问题,卖不出去了;②商品式样要更新换代了;③还会再降价,不如再等一等;④企业经营不善,恐怕维持不下去了,以后的售后服务没有着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强度和需求层次的不同,他们对降价的反应也会变化:对经常购买的产品或价值高的产品的价格比较敏感,降价就增加购买;对比较迫切需要的产品的价格不敏感,不在乎降价。降价一般来说是针对低消费层次的顾客。
2.竞争者对降价的反应。竞争者对企业降价行为有不同的理解:①企业想夺去它的市场;②企业想引起全行业降价,以刺激需求;③企业经营不善,想改进销售状况;④企业可能有替代产品上市。不同的认识导致竞争者不同的对应行为。分析竞争者的反应,需要建立在企业长期对竞争市场及竞争对手的了解上。企业必须了解竞争者目前的财务状况,近年来的生产、销售、顾客的忠实程度和企业目标等情况。
出于竞争者可能比较多而且规模、市场占有率又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先分类再找出同类中有代表性的竞争者进行分析。
3.供应商对降价的反应。企业降价如果引起行业的普遍降价,最后可能会降低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价格。对此,供应商就会考虑供与不供,是少生产还是维持现有产量等。
1.中间商对降价的反应。对价格需求弹性大的商品,降价能增加销售量,中间商就会增加订货量;对价格需求弹性小的商品,降价不能增加销量,中间商追加订货的积极性不高。对于需要中间商推销的企业来说,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中间商的利益,保证对中间商有合理的利润,促使中间商有充分的积极性去推销商品。
价格战难免两败俱伤
如果某一企业率先降价,竞争对手则有两种选择:降价和不降价。若竞争者不采取任何行动,则率先降价企业就会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量;而竞争者就会丢失市场份额,关不管销售量。至于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则看率先降价企业是小企业还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大企业。如果是大企业,降价的结果会使一些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淘汰出局;如果是小企业,则对行业影响不大。
一般来说,价格大战往往是两败俱伤。但对于一些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来说,降价则会淘汰一批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科研开发能力相对较弱、产品质量相对较差的企业,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例如:二次“彩电大战”后,大部分实力弱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形成“长虹”、“康佳”、“TCL”三足鼎立的局面。
降价策略是排斥竞争对手,赢得市场的一种传统竞争策略。它自身存在较多弊病,主要表现在:1.降价是竞争对手容易仿效的一种方式,很容易招致竞争对手的报复,导致两败俱伤。2.以降价为手段,当然可以一时获得成功,但不是长远之计,而且恢复正常价格,往往是很困难的。定价太低,又往往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下降。3.价格竞争主要依靠企业的经济实力,因而不利于企业进行广泛、全面的市场竞争。
经历了多次恶性“价格大战”以后,许多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价格战容易造成两败俱伤,所以悄然地开展非价格竞争。在现代市场营销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充分证明,成功的市场营销有赖于市场营销组合,即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手段和策略的综合运用,而不是单独采用价格竞争或非价格竞争。只是在具体应用时,根据不同竞争环境,有所侧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