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塑造”: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论文

“三个塑造”: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论文

“三个塑造”: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

糜海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思政部,南京 210023)

摘 要: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教育命题和时代主题,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和真理,更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新人”的崇高事业。这“三个塑造”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指明了立德树人的具体目标和路径方法,实质上构成了教师立德树人价值诉求的三个层面。从“三个塑造”切入,阐明和把握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新时代教育发展以及师德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立德树人;价值诉求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教育命题和时代主题,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需要进一步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最为核心的就是其追求的价值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教师和师德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教师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和真理,更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新人”的崇高事业。这“三个塑造”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指明了立德树人的具体目标和路径方法,实质上构成了教师立德树人价值诉求的三个层面。从“三个塑造”切入,阐明和把握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新时代教育发展以及师德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可以分成课前、课中及课后三段,分别对应GTD方法的收集,处理,执行和回顾的步骤,把有限的时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把事项组织化,化成一个个的学习任务;将任务化成学习清单,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一、塑造灵魂: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核

每个人都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灵魂指向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人格,即非物质化的“精神统一体”。因此,塑造灵魂也即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没有精神的人如同失去灵魂的躯壳。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是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信仰确立了个体的价值标准,是人生一切行为之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因此,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核就是要塑造有灵魂之人,即有信仰、有精神追求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其心灵世界就是丰富充实的,而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其精神世界将是空虚孤独的。

立德树人的前提是立德,塑造灵魂关键是塑造学生的科学信仰。科学信仰是基于客观现实,符合客观规律的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因而它是理性的、客观的、现实的。科学信仰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一是,它能为人的精神提供寄托和终极关怀,为人的行为提供确定性。以信仰作为精神支撑,人的心理才有平衡感、安全感和归宿感,人的行为才坚定和踏实。革命导师恩格斯说,人若处于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二是,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撑,信仰能给人以追求,从而转化为主体的内驱力,激发出主体的本质力量和创造欲望。实践昭示我们,一个人的信仰越高尚、越坚定,他内心焕发出的驱动力和热情就越强大、越持久。马克思说,激情和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三是,作为一种精神支柱,科学信仰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不仅对个人追求理想具有强大的内驱力,而且对完成集体事业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聚合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共同的目标会产生认同感。一个民族之所以需要信仰,就是因为需要通过共同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去维系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任何国家都会倡导一种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共同信仰,它犹如“水泥”一般使社会成员团结起来。因此,树立科学信仰,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有信仰的人,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青少年树立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强调:“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坚定理想信念,既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特质和思想境界的体现,也是立德树人最为重要的使命,关系到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习近平指出: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因此,立德树人要塑造有灵魂的人,就是要培养有马克思主义信仰之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之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之人。

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YPF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冈萨雷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将在2022年前每年投入40亿至50亿美元,以大幅度提升油气产量。公司计划每年将油气产量提升5%至7%,其中位于瓦卡姆尔塔的页岩油气区是增产的重点,未来5年将投入36亿美元用于该区域的钻井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计划到2023年完井1700口。冈萨雷斯表示,考虑到原油价格正在提升,未来5年公司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将会成倍增长。

人的生命是自然存在与超自然存在的统一,自然存在标识了人具有一般生物所共有的自然生命,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超越自然存在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所以在完整性上,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体。人的自然生命是其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物质基础,塑造生命首先要具有保护生命的伦理意识,使受教育者身心都健康自由地成长,不可任意地践踏和伤害任何一个生命,这是塑造人之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前提条件。同时,塑造生命的内涵旨在塑造人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即根据生命的类特征,遵循生命生长发展的规律和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构建生命的完整,提升生命的品质,寻求生命的意义。

文献中被广为引用的网络课程定义是教育部2002年2月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中给出的:“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6]。

社会投资者要根据投资能力选择投资规模,确保资金能够满足开展全面工作需要,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适度降低补助门槛,提高补助标准和投资强度,加大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努力降低民间资本投资比例。同时政府应与金融机构积极协商,研究适度提高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贷款发放限额、降低贷款利率的措施和办法,并努力使其得以尽快实施,帮助投资者拓展筹资渠道和来源。

二、塑造生命:立德树人的价值基础

就最终价值指向而言,教育是一项以人为中心,培养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道德事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是有生命的社会存在物,生命的存在、实践及其意义,是人的本质性规定。因此,塑造生命乃是塑造“人”之实质所在,立德树人必须以塑造人的生命作为核心价值取向。

其次,塑造生命是教育的道德责任,体现了教育的伦理特性。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共同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体,而是一个伦理实体。根据黑格尔的观点,教育的本质就是“解放人”,其文化使命就是把人从自然质朴性中解放出来,进而提升生命的社会性、伦理性和精神性特质。教育的伦理特性体现为教育的未来性和引导性,不仅面向现实培养对社会有用之人,而且面向未来去提升人的生命高度。因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展开和动态生长的过程,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未来性,教育的伦理核心就是立足于人的未定性和创造性,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进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丰富人的生命内涵,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使人走向更加完美的人生,在人生实践中争取一种“善”的生活。

首先,以塑造生命为目标取向,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从教育的起源来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人之外,而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本质,教育与生命具有统一性。教育是为了人而存在,是生命唤醒生命、心灵点燃心灵的文化活动。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它表现为对生命的肯定、理解和呵护。教育追求人的发展之实质表现为,教育以丰富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为内在目的,以生命个体在接受良好教育影响后,实现生命本质并能获得幸福人生为价值旨趣。教育的终极意义“并不在于穷尽真理,而在于逼近现实的存在,回归自身。教育是‘生命的运动’‘心智的体操’,以人自身为目的,教育才能走出形而上学,获得单纯的高贵”[5]。因此,立德树人要立足于塑造和完善人的生命,满足受教育者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生命超越,追求人生理想和抱负的需求。这也是教育的本义和旨趣。

最后,立德树人以塑造生命为核心价值取向,也是对教育功利主义的纠偏。就合目的性而言,教育以人的生命为起点,承担着以提升生命意义、生命质量为价值合理性的伦理使命。一种好的善的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当下生活产生影响,而且将对他们整个的人生产生终身的影响。然而在现代工具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作用下,教育出现了过度功利化倾向,以生命伦理为前提的教育,在现实中蜕变为以“技能训练”“产品生产”和“工具锻造”为取向的“工厂”。由于没有给生命教育留下应有的位置,生命不是作为目的而存在,而是成了实现生命以外价值的工具和手段,教育就不再是一个生命发展的“诗意家园”,生命的生活意蕴降低到了生存的边缘。因此,立德树人以塑造人的生命为本位,是教育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复归,是对现实生活中因教育异化而导致人的生命“扁平化”和“单向度”的一种纠偏。

如果生产工艺中对电机降速时间没有要求,可以手动更改电机减速时间参数,在保证不引起超电压的前提条件下,避免出现负载减速太快情况。如果负载减速时间收到生产工艺流程的制约,为预防变频器在减速时间内出现过电压跳停,可降低变频器的频率值,通过降低频率控制降低设备运行速度。

其次,要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之人。信仰社会主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必然。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既是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也是共产主义信念与社会主义信念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后找到的一条正确道路。习近平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梦化理想为现实,才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立德树人就要塑造其“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念,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凝聚共识、统一思想。

一是促进生命的个性发展。立德树人所塑造的人既是全面发展的人,又是个性获得良好发展的人。因为,人的生命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每一个生命都有它的独特性,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需要及其倾向性。生命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存在,而是具体的真实的存在,塑造生命是以承认个性为前提的,也是促进个性发展的过程。尊重每一个个人生命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需求,尊重个人的自由、独立和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差异,尊重并善于发掘每一个人的生命潜能,这是教育立德树人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关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言:“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6]

二是赋予生命以社会内涵。人的生命存在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塑造生命既要促进生命的个性发展,又要赋予生命以社会内涵,体现生命存在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人的生命存在必然落实为社会存在,社会关系对人的生命本质及其人生实践具有规定性和制约性,人只有遵守社会规范才能获得生命自由,只有实现社会价值才能体现自我价值,只有融入社会发展才能实现个体生命发展。塑造人的社会生命,也就是促进个体生命的社会化,通过教育使个体适应社会要求,掌握社会生活的规则和技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最终使个体生命融入到民族、国家和人类的生命之中。因此,立德树人就要确立“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命共同体意义上认识生命教育的精义,这也是教育的社会职责。

三是全面塑造受教育者的精神生命。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是自然生命,而是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人的生物性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社会生命可以通过人际关系的建构获得延续,而精神生命可以通过“立德、立功、立言”获得永恒。因此,塑造受教育者的精神生命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生命作为活的有机体是不断生长的,但精神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自我。因此,塑造学生的精神生命,要思考和追求生命的意义,提升精神生命的境界,体验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生活,这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这种超越可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向度。精神生命的内在超越,就是通过学校的智育、德育和美育,使学生精神世界在真、善、美方面获得丰富、完善和发展,这是生命的内在需求,也是人的本性。精神生命的外在超越,就是通过对象化活动实现生命的本质和价值,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成就,这是生命的最终超越,是精神生命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因此,必须拓展立德树人的途径,在教育实践中使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知、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和和谐相处能力。

首先,要培养有马克思主义信仰之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伟大工具”,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立志成才的精神动力,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然要求,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未来。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立德树人就要使青少年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尤其要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并转化为行动的指南。

最后,要培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之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追求,为中国社会主义成功实践提供了价值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可信性。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其价值取向既关系着自身的健康成长,又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而需要正确引导。价值观自信,既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觉,也是个人道德信仰结构的内核和灵魂。习近平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4]因此,立德树人就要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并自觉地将其内化为德性、外化为行为。

三、塑造新人:立德树人的价值归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先导性作用,教育发展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党运国运,可谓“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必然要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这是教育社会属性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这一重要思想观点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昭示了“塑造时代新人”是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归宿和现实使命。

马克思人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的、凝固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因而是社会的、现实的、具体的、发展的人。因之,时代新人就是打上了一定时代印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价值期待的人。塑造时代新人,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代新人”的内涵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有理想。时代新人首先要有理想、有梦想,要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将自己的个人梦、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国家栋梁之材。要始终把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努力培养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国家栋梁。”[8]二是有本领。从现实此岸到达理想彼岸,要靠奋斗和本领才能实现。时代新人必须不断增强工作本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干事创业的能力,才能在民族复兴大业中有所作为。习近平指出:青年学生要“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强调“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9]8。这就是要将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三是有担当。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10]时代新人作为追梦者、圆梦者,要有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坚持国家、民族和人民至上的信念,才能肩负时代责任,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习近平勉励青年学生:“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11]因此,将塑造时代新人作为立德树人的价值归宿,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追求。

首先,塑造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国梦对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为实现中国梦塑造时代新人,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关照。实现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需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拥有千千万万的爱国者、劳动者和担当者,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为之接力奋斗。习近平鼓励青年学生:“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9]11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又为社会进步、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在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兴国的战略背景下,教育立德树人的社会价值尤为突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就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12]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培养时代新人与人民幸福、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其次,培养时代新人体现了人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相契合的教育规律。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孤立发展”“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发展”和“以个人全面发展和共同社会财富为基础的自由个性”。这一理论表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独特的路径,培养时代新人也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和时代要求,使青少年在道德、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同时,时代新人的担当精神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推动力量。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13]人的成长必须与时代同向同行才有发展空间。因此,培养时代新人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发展规律。

最后,培养时代新人是教育强国战略对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习近平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14]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强国理念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立德树人要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服务,培养具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的时代新人,从而主动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在中国传统德育文化中,从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至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明培养国家有用之才,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之人,是教育的灵魂和精神追求,也是立德树人的价值归宿。从国际视野来看,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的报告中,重申教育要为寻求一个更加公正、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强调要“实现人、社会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追求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增强青少年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15]。日本在教育改革中提出“21世纪把日本建设成为富有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一战略目标,通过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实现“教育强国”和“技术立国”的目标。

(1)PCR扩增LncRNA-GHET1全长后双酶切,同时pcDNA3.1(-)质粒双酶切后,两者经琼脂糖电泳,结果如图1,其中第1泳道为Marker,第2、3泳道为质粒酶切产物,第4~7泳道为PCR酶切产物。(2)构建好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HET1经双酶切验证,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泳道1、2由于未连接目的片段仅有5 427 bp大小的一个片段,鉴定为空质粒;而重组质粒(泳道3、4)经双酶切后可以见到大约1 903 bp和5 427 bp大小的2个片段,片段大小与理论上目的重组质粒酶切后相匹配,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泳道5为Marker。

综上可见,培养“时代新人”,既是教育强国对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立德树人彰显国家和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0.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4]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0.

[5] 吴松.教育与启蒙[J].高等教育研究,2001(2)∶11-14.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8]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N].中国教育报,2018-05-16.

[9]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1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5-05.

[1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6)∶6-9.

[13] 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J].中国共青团,2015(8)∶35.

[14]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

[15] 汤晓蒙,黄静潇.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重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报告解读[J].高教探索,2017 (8)∶49-53+81.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7408( 2019) 05-0067-05

作者简介: 糜海波(1969-),男,南京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思政部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闫生金】

标签:;  ;  ;  ;  ;  ;  

“三个塑造”: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