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发劲论文

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发劲论文

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发劲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显然,太极拳并不是只要慢不要快,而是该慢则慢,该快则快,否则就做不到“急应”和“缓随”。现在风靡全国的杨式太极拳,以架子轻慢圆柔、中正安舒为主要练习形式,其他各家的太极拳大多也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太极拳多数流派有快速度练习。

有些杨式太极拳传人不承认曾经有杨式太极长拳的存在,但是成书于杨澄甫在世时的《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却有专门章节论述“杨澄甫先生所授太极拳长拳动作名称”。而在陈式太极拳一路里仍保留着发劲的拳式,二路拳中发劲更是拳拳不断,势如鸣鞭燃炮,声声不绝。沈寿先生在《太极拳走架推手问答》一书中,也谈到杨式拳“快太极”的练习方法:“据传杨澄甫先生生前单练野马分鬃式发劲时,两袖生风,噼啪作响。可想见其速度之快和内劲之充盈非同一般。”

凡内家拳都有“气与力合”的练法,当动作、呼吸、力量三者结合为一体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发声的方法“以气催力”,形意拳称这种情况为“雷声”,发声不但能够以声助气,而且能够从心理上震慑对手。太极拳各派发声不大相同,杨式太极拳发声按劲向上、远、下三个不同方向,分别以鼻音的哼、喉音的哈、口音的咳发三种不同的声音。陈式太极拳则根据不同拳势,有呵、哂、嘘、吹等四种不同声音。修炼者不必拘泥于上述种种,根据自己的感觉择善而从即可。

对于表面人工湿地结构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接近水面部分为好氧层,底部部分为厌氧层。考虑到湿地植物对阳光有所遮挡,这样就不会存在藻类大量滋生的可能。可以种植芦苇、水葱、香蒲、灯芯草等挺水植物,凤眼莲、浮萍、睡莲等浮水植物,以及伊乐藻、茨藻、金鱼藻、黑藻等沉水植物。还可以种植慈姑、雨久花、玉蝉花、千屈菜、黄菖蒲、泽泻等水生花卉类的观赏植物,既可以处理污水,也可以美化环境。

练陈式太极拳,一路拳的发劲动作熟练之后,二路炮捶各式动作发劲则唾手可得。陈小旺二路炮捶打得呼呼生风,由此可以窥见前辈太极拳名家“英雄所向无敌”的雄姿。其下肢的发劲动作,如蹬一根、金刚捣碓等,遵循的原则依然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不过蓄劲由双腿变为单腿,形于手变成形于脚罢了。初学者也可以不发劲的方式练习这些动作,待练得掩手肱捶打好之后,再以相同的过程练习下肢的发劲。

通过以上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唐山市5个区的综合灾害风险值处于中等风险的水平,灾害风险的评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典型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唐山市的危险因子较为复杂,暴露性风险较低,脆弱性和应急保障均处在中等风险与较高风险之间。

无论什么样的修炼者都要从不发劲练起,再逐渐练习加劲,盘架子到成千上万遍的时候,自然会达到娴熟。对于已经掌握发劲的修炼者,还要注意安排好发劲在整个盘架子中的运动量,练拳的初级阶段要少发劲,偶然发一下劲有画龙点睛之妙,可以提高练拳的趣味。初学阶段发劲多容易练成硬拳,过快容易一滑而过成滑拳。太极拳发劲由脚、胯、腰、肩、肘、手等,是全身性力量,在短距离内发出以后十分强大。四川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美籍华人陈国灿著《陈式太极拳(老架)》一书说:“有人科学地用仪器计算过,说是太极拳的这种发劲可达两吨之多。”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2吨之多的能量的确是很大的力量。力度大消耗必然也大,如果过多地发劲必然会伤身,违反打养结合原则。

将陈式太极拳中发劲跳跃动作稍作调整,不发劲、不跳跃,同样适用于中老年修炼者。将玉女穿梭的蹿跳改为插步转体,将摆脚跌叉改为摆脚仆步,将左右擦脚改为左右拍膝,将翻身二起脚改为转身拍膝等等,适度地发挥陈式拳快慢相间、松活弹抖、连绵缠绕等特点,对于改善中老年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皆不无裨益。现在杨式太极拳在健身运动中非常普及,但其实许多动作并不大适合中、老年人练习,比如较多的分脚、蹬脚,原地360度的单腿支撑转体,以及摆莲腿、下势等,对于中老年人都算是高难度动作了。如果练习陈式拳先不发劲,待功夫适合的时候发一下劲,震一下脚,抒发一下老骥伏枥的胸中豪气,满足一下心理的需要,对于身心健康大有好处。杨式拳则无此便利,这也是陈式拳受到普遍欢迎的原因。

太极拳修炼主要是以“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式的慢速度练习盘架子,陈式太极拳的发劲也是建筑在这种慢练的功夫之上。只有慢练才能够达到轻、灵、动、变、化的目的,是“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运动基础。不是这样的运劲,即使表面看来很有劲,但并不是太极拳所需要的劲。一些爱好者练的陈式太极拳发劲很笨拙,缺少松活弹抖的气韵,还有的把这种发劲练成所谓外家拳的冲拳,缺乏棉里裹铁的风格,这些都不是正确的陈式太极拳的发劲方法。经过正确方法训练的修炼者,即使还没有经过散手技术训练,也会有一些技击能力,如果再经过散手等全面技术训练,就可以开展伤害性不大、或根本无伤害性的太极拳散手技击游戏。在整个太极拳盘架子修炼过程中,发劲一类动作的运动量既要有所限制,又要适度安排,尤其是现代竞技运动,假如要实现传统散手技击竞技,要保持比较长的竞赛时间,频频发劲更容易消耗体力。过多的无效进攻和发劲并不是太极拳战略攻防观念,也会造成气馁力竭,不能够实现后发制人。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适当安排运动量。年轻人处在生命力旺盛的上升时期,盘架子又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当然可以多练一些发劲。修炼者进入中年之后,就要少发劲,甚至不发劲。季节不同也会影响发劲的运动量,慢速度的盘架子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冬季气温低,肌肉不易拉开,练发劲要等到热身之后才能进行;夏季气温高,修炼中大汗淋漓时,虽然可以多练一些发劲,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春秋季节气温转换时也可以少练一些,尽可能安排好快速度盘架子、发劲与慢速度盘架子、不发劲之间的关系。有的人主张每5天练一次快架子,有的人主张快架子要占每天运动量的1/4到1/3,都是经验之谈,并不是适于每个人的定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情况科学安排。发劲的发声也是如此,偶一为之效果甚好,多则耗气多,耗气多易伤身。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肝癌治疗的患者86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3)与参照组(n=43)。其中,男性肝癌患者61例,女性患者25例。最小年龄35周岁,最大年龄73周岁,中位年龄(51.09±10.36)周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了解本研究内容,主观自愿参与本研究;(2)经病理确诊为肝癌[1]。排除标准:(1)预估存活时间少于3个月;(2)病案资料不全。

(编辑/刘强)

标签:;  ;  ;  ;  ;  ;  

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发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