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对日本经济的“溢出效应”分析_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对日本经济的“波及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经济论文,效应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外观光旅行的人数与日俱增,以至旅游业日趋活跃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备受各国政府及地区重视。综观战后日本旅游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日本所选择的是一条“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的发展模式。这是日本政府立足本国实情,不同时期重点发展不同旅游的战略:战后初期,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外汇,因而大力发展外国人的入境旅游;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是重点发展国内旅游事业;在国际贸易连续多年出现巨额顺差、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迫于国际压力,转而采取鼓励国民出国旅游的措施以减少贸易黑字。1987年制订了《海外旅游倍增计划》(5年内出国旅游人数达到1000万),以至出境人数猛增(每年达到入境游客人数的3-4倍),从而导致国际旅游收支年年出现巨额赤字(旅游漏损)。进入90年代,日本国内经济日趋衰退。在此形势下,日本政府开始调整旅游发展战略,提出“旅游立国”口号。2000年5月出台《新访日游客倍增计划》,提出2007年要实现接待800万入境游客的奋斗目标;在同年12月提出的《21世纪初期旅游振兴战略——将旅游振兴作为立国之柱》中进而提出到2010年力争使外国游客人数达到1000万。2002年2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其施政方针中也强调要振兴日本旅游事业。

日本政府之所以将旅游放到如此高度,不仅仅因为旅游能够滋生巨额消费,使其国际贸易收支得以改善,更重要的是旅游消费能产生巨大的“波及效应”,刺激本国经济。旅游消费何以拥有如此功效?它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果?对日本经济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探讨此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旅游消费现象的认识,而且对国家制订旅游政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日本旅游消费的总体情况

旅游消费包括国内旅游消费和国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消费。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论述其经济波及效应时主要以2000年的情况为例,而且只涉及日本游客(国内游和出境旅游)国内消费部分以及外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状况。

1.国内旅游方面

近年来,日本国内旅游因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发展迟缓,基本呈现停滞趋势,但其消费量依然较大。以1999-2001年住宿旅游(非“一日游”)情况为例。1999年,“观光”及“兼观光”旅游次数人均1.55次(人数共计1.96亿人),住宿天数为2.63天(共计3.33亿天),人均消费额6.47万日元,全国共计8.2万亿日元;2000年,旅游次数有所下降,为1.52次(总人数约1.93亿人),占住宿旅行总次数的59.1%;住宿人均2.47天(总住宿数量约为3.13亿天),为住宿旅行总量的47.6%;消费额人均约5.75万日元,全国共计7.29万亿日元(减少了10.6%);到2001年,观光旅游次数降至1.42次(总人数约为1.8亿人),住宿天数减为人均2.23天(总住宿量约为2.84亿天),人均消费约5.35万日元,全国共计约6.8万亿日元(减少了6.3%)。

从国内住宿旅游总体情况来看,1999年人均旅游2.58次(全国共计3.26亿次),住宿人均4.97天(全国共计6.29亿天);2000年人均旅行2.56次(全国共计3.25亿次),住宿人均5.18天(全国共计6.57亿天);2001年,人均旅行次数仍达到2.26次(全国合计为2.87亿次),住宿则为4.31天(全国共计5.47亿天)。按上述人均消费数额计算,1999-2001年依次为16.693万亿日元、14.72万亿日元和12.091万亿日元。

2.国际旅游方面

从日本国际旅游情况来看,出境旅游人数大大超过入境游客人数,因而消费总额远远高于入境旅游。不过,入境旅游进展虽然比较缓慢,游客增加不多,但所带来的外汇收入仍较为可观。从1996-2001年的情况来看,入境旅客人数依次为384万(增长率为14.7%)、422万人、411万人、444万人(世界排名第32位)、476万人(世界排名第36位)和477万人,呈逐年增加趋势。从逗留时间来看也有所回升,1997-2001年依次为8.6天、8.8天、8天、8天、8.5天。而消费方面则有所下降。例如,1990年人均每日消费额为3.212万日元,1994年为3.0289万日元,1996年与1999年则分别减少至2.05万日元与1.8346万日元。出境旅游方面,从总人数上看近年来起伏较大,可谓一波三折;从消费情况来看变化不大。1994年出游人数为1357.9万人,1995年增至1529.8万人,1996和1997年分别上升为1669.5万人与1680.3万人。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陷入低谷,出境旅游人数剧减,降至1580.6万人。至1999年,又有所增加,达到1635.8万人,2000年猛增到1781.9万人。到2001年,则降至1621.6万人。从消费情况看,2000年人均每次消费37.1万日元,远远高于国内住宿旅行消费额(人均消费6.132万日元)。

从总体情况来看,日本出境游客数量自1987年之后每年基本上为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3-4倍,消费额方面则高达6-8倍,有的年份甚至接近10倍(2000年和2001年,不含运费),以致日本国际旅游收支方面出现巨额赤字(旅游漏损)。据国际旅游组织1999年对各国国际旅游收支情况所作的统计显示,日本国际旅游支出为328亿美元(不含客运费,居世界第4位),国际旅游收人为34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1位),因而赤字高达294亿美元,仅次于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赤字国[1]。日本这种出境旅游消费(因旅游导致巨额资金流失)的情况显然不利于其经济的发展,而有利于其旅游接待国。

二 旅游消费对日本经济的“波及效应”

1.“波及效应”的涵义及其流程

所谓“波及效应”是指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对旅游部门及其相关行业的影响(辐射作用)。其波及效应流程为:游客用于购买旅游产品的经费(主要是行、游、住、食、娱、购等方面的消费)直接转化成旅行社、住宿等旅游企业的收入(销售额)。其中一部分作为购买原材料的经费,另一部分则为附加价值(工资、报酬、利润和税收等)。前者因旅游企业继续营业而被支付给自己的交易方(即相关零售业、批发商或生产厂家),成为第二次旅游相关产业的销售额,进而第三次、第四次……;后者则作为人事费(工资和津贴等)成为员工们的收入或企业收益,从而为市镇村创造税收,员工用于生活消费的那部分费用则流入各个行业,从而导致它们销售额的增加;随着销售额的增加,它们需要适当增加从业人员,以致就业效应波及多数行业。如此依次地传递下去,在地区经济中循环进而对其产生质和量方面的影响。这个过程被称作等比级数现象,也即旅游消费从游客到旅游企业,又从旅游企业转到其交易方,进而从交易方再到其交易方,其结果不仅引起生产额的增长(“产业关联效应”)和地区收入的增加(“收入效应”),而且能够带来相当大的“就业效应”。因而,“波及效应”有时被称为“乘数效应”。

2.经济“波及效应”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调查推算,2000年日本国内旅游消费总额(扣除了日本出境游客国外消费部分4.6万亿日元)共计22.6万亿日元,产生直接生产效应(直接成为旅游企业的营业收入或称销售额)22.6万亿日元。旅游企业为继续经营拿出其中一部分用于购买所需原材料等,由此诱发相关产业部门的生产(第一次产生波及效应),其效应金额为16.5万亿日元。由于上述效应,旅游及其相关企业所招聘的新员工和在岗职工获得更多收入,得以扩大家庭消费(如多购买商品),由此再次诱发国内生产(“第二次生产波及效应”),其波及效应为14.7万亿日元。如此一来,旅游消费所产生的经济波及效应共计53.8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国内总产值(约931万亿日元,据2000年推算)的5.7%。

从附加值效应(从旅客消费所引发的销售额中扣除购买原材料等的费用)和就业效应方面看,在旅游消费直接带来的生产效应(销售额22.6万亿日元)当中,附加值效应为11.2万亿日元(为当年日本国内生产纯收入约509万亿日元的2.2%),就业效应193.7万人(为日本就业总人数约6700万人的2.9%);通过间接和诱发的生产效应产生附加值16.8万亿日元,全年共计28万亿日元(为国内生产纯收入的5.5%),就业效应为422.2万人(约占国内就业总人数的6.3%)[1]从日本全国看,目前从业人员每15人当中便有1人在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工作[2]。由此可见,旅游消费波及效应之大。

图1 2000年日本旅游消费经济波及效应图

三 日本旅游消费“波及效应”的特征

综观日本旅游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旅游消费往往因情况发生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波及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特征:

1.因地而异

从2000年日本各地情况来看,它们所收到的经济效果悬殊很大。譬如,北海道旅游消费总额为1.2163万亿日元,由此产生生产波及效果1.8773万亿日元(占该道生产额的5.4%),创造就业效果为13.9265万人(占全道就业人数的4.8%);长崎县旅游消费总额仅有2930亿日元,产生生产波及效果4751亿日元(占县生产额的6%),创造就业效果为5.1078万人(占县内就业人数的7.3%);而京都市旅游消费总额达到4761亿日元,生产波及效果为1.1498万亿日元,其中附加值效应为5832亿日元,就业效应9.76万人(占市内就业人数的13.1%)[1]。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同当地旅游地的特性和经济结构及市场情况有很大关系。

2.因时而异

以冲绳县为例,2000年,游客人数达到452万人,旅游消费总额共计5159亿日元(其中本县居民消费为1010亿日元),生产波及效果为7281亿日元,在该县1995年生产额中所占比率为13.5%;就业效果为8.1575万人,占全县就业人数的14.1%[1];而1988年游客人数为240万人,旅游相关销售额仅为1943亿日元,其对原材料的波及效应为1904亿日元,收入波及效应(旅游地区居民收入)共计1523亿日元(相当于该县居民收入的7.5%),就业效应共计3.4011万人(为全县就业人数的8.2%)。其税收效应(政府收入效应)也相当可观,当时直接旅游产业纳税率为2.2%,其中大多来自饮料税,约占其中的2/3。当地政府所得税款共计57亿日元(含原材料波及阶段),相当于该县税收总额的9.6%[3](188-189页)。从1991年日本全国的情况来看,其波及效应也不及现在。当年旅行消费总额为20万亿日元,生产波及效果48.3亿日元,创造就业效果410万人。

3.因行业而异

2000年,旅游消费对日本产业部门的经济波及效应(生产波及效应和就业效应)总体情况如下:旅馆及其他住宿场所4万亿日元与34万人;饮食店2.8万亿日元与43万人;商业5.6万亿日元与77万人;食品3.3万亿日元与15万人;铁路运输1.9万亿日元与8万人;公路运输1.8万亿日元与21万人;航空运输2.2万亿日元与5万人;运输附带服务2.6万亿日元与15万人;其他运输0.8万亿日元与2万人;金融、保险和房地产4.9亿日元与17万人;娱乐服务1.2万亿日元与8万人;通信、广播电视0.8万亿日元与3万人;农林水产业1.3万亿日元与40万人;其他服务6万亿日元与66万人[1]。

由此可见,受益较大的基本上是旅游及其相关行业。其中,生产波及效应和就业效应两方面都较大的有交通运输(航空、铁路和公路等及其附带服务)、商业、餐饮与住宿、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以及食品制造等产业部门。而这些大多属于行、游、住、食、购与娱范畴,与游客们的消费心理及其消费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4.与政府及其旅游部门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有关部门除合理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外,还要开动脑筋,寻求扩大旅游消费的途径。例如缩短工作日,实行“三连休”,使更多的人得以外出旅游,由此带来了“假日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国际赛事与国际会议的申办和成功举行以及国内大型比赛的举办掀起了一股股“旅游热”,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足见其效果。从外国入境旅游人数看,1962为27.82万人(其中观光客为14.27万人),1963年为3035万人(增长10%,观光客15.82万人,增长11%)、1964年为35.28万人(增长15%,观光客18.2万人,增长15%),1965年为36.66万人(增长4%,观光客20.42万人,增长12%)[4](458页)。从其收入看,1962年为4834万美元(增长2%),1963年为5358万美元(增长11%),1964年为6199万美元(增长16%),1965年为7132万美元(增长15%)[4](455页)。由此可见,1964年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幅明显大于前后其他年份。旅游收入比上年度增加841万美元;入境人数则增加了4.73万人(其中观光客增加2.38万人)。而奥运会举办期间所迎来的外国游客数量则高于该数目,共计5.0662万人(其中大会相关人员9199人,观光客2.9569万人)[4](223页)。因此可以说,1964年所增加的外国人数(包括观光客在内)基本上是奥运会所引来的。

与此相比,世博会的效果更为显著。1969年入境人数为60.8744(同比增长21%),其中,观光客35.0603万人(增长24%),业务及其他过夜客16.1295万人(增长16%);1970年入境人数达到85.4419万人(增长40%),其中观光客为56.5346万人(增长61%),业务及其他20.5227万人(增长27%);1971年入境人数减少至66.1万(同比减少23%),其中,观光客39.1万人(减少31%),业务及其他人员为18.2万人(减少11%)。从旅游收入看,1969年为1.48亿美元(其中观光旅游占0.96亿);1970年收入达到2.32亿美元(其中观光旅行1.62亿美元);1971年收人为1.72亿美元(其中观光旅行1.17亿美元)[6](409页)。由此可见,世博会举办年外国入境游客及其所带来的外汇收入都有显著增加。入境人数增加24.57万人,比上年度增长40.4%(其中观光客增加21.47万人,增长61%);收入增加0.84亿美元,为上年度外汇收入的一半以上(56.76%)。从世博会举办期间入场人数来看,共计6421.9万人,其中日本人6251.6万人(占总数的97.3%),外国人170.3万人(2.7%,其中在日外国人52.3万人,境外赴会者118万人)[6](399页)。而从客房利用率看,世博会举办期间(1970年3月至9月间)京都大阪神户地区平均达到93.4%(1969年为85.3%),全国平均为87.1%(1969年为84%)[6](409页)。从1970年全年住宿情况看,使用注册饭店的外国人为506.6万人/日,比上年度增加46.7%,而日本人方面也增长了11.2%(为879.1万人/日),全年共计增长22%[6](408页);使用国营和公营青年旅社的外国人达到4.2838万人(为上年度的247%,其中男性占202%,女性为295%),日本人达到76.2259万人(为上年度的105%)[6](414页)。这种情况表明,世博会的举办对举办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住宿等行业影响很大。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家庭消费中住宿费急剧增加,与上年度相比增长42.6%[3](30页)。由此可见,世博会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上述情况说明,旅游消费所产生的经济波及效应是个非常活跃的变量,它会因时、因地、因涉及对象不同而异,特别是与政府及其旅游相关部门的态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政府支持大,投入多(用于宣传和改善相关设施等),措施得当,工作到位,所吸引的游客数量便有较大增长,旅游消费所产生的效果也更显著;反之,其效果就减弱或不明显。因此,如何使这个变量变成自己最理想的数字理应成为相关部门急需探讨的重大课题。

四 “波及效应”的比较与评析

为了能进行科学决策,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有必要按照世界通行的办法对旅游产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建立卫星账户,以便对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和作出正确的评价。如前所述,日本国内外游客随着旅游行为而衍生出来的消费金额共计22.6万亿日元,它所产生的直接生产效应即为22.6万亿日元,其中附加值效应为11.2万亿日元(占国内生产纯收人GDP约509万亿日元的2.2%),就业效应为193.7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约6700万人的2.9%)。从经济波及效应方面来讲,这些数字完全可以与其他产业相提并论。其中附加值效应方面可与运输机械(汽车、火车等)制造业(12万亿日元,占2.3%)、一般机械(发动机、机床、办公用品等)制造业(10.5万亿日元,占2%)、通信业(电话、信息通信等共10.4万亿日元,占2%)基本等量齐观,若与电器业(9.7万亿日元,占1.9%)和农林水产业(7.6万亿日元,占1.5%)等业相比则略胜一筹;就业效应方面,虽然比金融与保险业(202万人,占3%)、电器与机械(电视机、电脑、重型电机等)制造业(198.1万人,占3%)稍逊一些,但强于食品业(155.4万人,占2.3%)和一般机械业(144.2万人,占2.2%)等[1]。由此可见,其经济效应在各产业中数得上是较高的。

但是,倘若将其放到世界范围内看则处于低水平。世界主要国家观光产业在本国GDP中所占比率分别为:澳大利亚4.5%;智利3.8%;新西兰3.4%;加拿大2.4%;美国2.2%。雇佣就业情况(全国雇佣就业人数中所占比率)则为:澳大利亚5.4%;新西兰4.1%;加拿大3.5%;美国3.5%;智利3.2%。从旅行观光消费的国内旅客观光消费与入境外国旅客观光消费的比率看,日本方面显得异常醒目(日本93.8%与6.2%)。其他主要国家分别为:美国79.1%与20.9%;澳大利亚78%与22%;加拿大70%与30%;法国64.4%与35.6%。再从其国际旅行收入在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1999年)来看,更是相形见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墨西哥和匈牙利都超过60%(中国为59.5%,以下依次为泰、意、捷、澳和奥地利,都在40%以上,法国38.2%、德国21.1%),日本仅为5.7[1]。这些情况表明,外国游客在日本旅游消费中所占的比率过低(国际旅游收入为34.28亿美元,支出为328.08亿美元,收支赤字达293.8亿美元)是导致直接生产效应偏低的原因之一。

不过,从日本国内外旅游状况来看,如果不扣除出境旅行的日本人海外消费部分(为旅游漏损)4.6万亿日元的话,其消费总额(国内出人境旅客合计)则为27.2万亿日元。这个数字比2001年日本服务贸易赢余额8.5209万亿日元则大得多。从诱发经济效应的角度看,其生产效应(旅游消费销售额与其诱发的产值合计)高达53.8万亿日元(为国内生产额约931万亿日元的5.7%;其中附加值为28万亿日元,日本当年国内生产纯收入509万亿日元的5.5%),就业效应合计422.2万人(总就业人数的6.3%)。

总体看来,日本旅游产业的规模(生产总值比)及其就业比率在世界上处于较低的位置。即便在其国内,各地也千差万别。这些差异恰恰表明日本对此开发利用的不足,同时反映出旅游消费潜能的巨大。从旅游市场来看,其规模(以饮食住宿交通和娱乐等服务业为基础)高达3.4万亿美元,是全世界总生产的11.6%(据世界旅行产业会议调查);从创收方面来讲,其效果显著。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部门每增收1元,相关行业就能增收4.3元;从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看,其效应也不小。世界许多地区的经验表明,饭店业每增加一间客房,其他直接相关的旅游企业便可相应增加2.5-3人的就业机会,也即整个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同当地饭店客房数的比例为4.5:1。另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上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从税收效果看,政府可通过旅游企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获得大量利税(作为税收效果,欧美的“宾馆税”便很有名,而日本并没有规定“观光税”)。由此可见发展旅游事业的必要。既然旅游消费和旅游企业具有如此大的经济波及效应,如何使之充分发挥出来?它发挥的程度到底有多大?这无论是对旅游地还是中央政府而言都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世界许多国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五 扩大旅游消费“波及效应”之途径

鉴于旅游消费上述经济波及效应,一些国家已将旅游产业作为本国的支柱产业以期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日本若要实现“旅游立国”的奋斗目标,就要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的经验,还要努力拓宽旅游消费渠道,特别是不能拘泥于旅游业本身。可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积极挖掘国内旅游市场潜力

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使更多的人能够外出旅游和多次或重复旅游,借以扩大国内旅游规模(人数、次数、天数等)。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推算(根据前述旅游消费额及其波及效应数据),如果“全国国民再次进行国内住宿旅行”,那么,由此所增加的旅游消费将产生更加喜人的效果。旅行总消费额即可达到5.8万亿日元,直接效应将为:附加值2.9万亿日元(对GDP比率提高0.57%),雇佣就业50万人;波及效果为:生产波及效果13.7万亿日元(国内生产额增长1.5%),附加值效果7.2万亿日元(GDP增长1.4%),国内雇佣就业109.2万人(增长1.6%)[1]。也即国内生产额和国内总生产(GDP)以及雇佣就业人数三个方面都会有提高的效应。

2.力争减少旅游漏损

旅游方面的漏损主要包括从国外或外地购进物品、出境(异地)旅游、对外投资、外国或外地投资者带走利润以及贷款利息和旅游促销费用等。从日本的情况来看,出境旅游为其漏损的最大通道。出游人数每年都在其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4倍左右,由此导致其国际旅游收支年年出现巨额赤字。因此,采取大幅度地削减签证、限制出境旅游人数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其旅游漏损。然而,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作法很难行得通,也是极不明智的。

3.大力开发入境旅游市场

日本政府方面要针对海外旅游市场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手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放宽入境限制条件使其渠道畅通;为外国游客创造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环境,对入境游客进一步实现“打折”措施,努力降低其滞留开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只有通过各种方式,日本政府才有望实行其入境游客倍增计划(即到2007年达到800万人,到2010年达到1000万人),从而达到赚取大量外汇、刺激国内经济的目的。从日本多年来人境旅游市场发展情况来看,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可谓任重道远(2002年为477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各地则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实施品牌战略,以便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

4.根据实际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供给率

旅游业所需商品(如旅客所需食物和土特产等)大多为原材料或其加工品。因此,当地自给率相对较高(即便人口过少地区也能提供)。如果当地和本区域内的自给率较高,那么,旅游消费对该地区的经济波及效应就相对较大[7]。不过,各地区之所以效果不同,除有上述方面的因素外,与旅游地的特性和当地产业结构也有很大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其经济结构加以调整,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各地要立足本地实情,正确定位,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必要而有效的配套措施;中央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宏观管理力度,进一步推广和扩大“连休”等便民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等在内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发挥经济与旅游的互动作用,从而达到“旅游立国”的目的。

标签:;  ;  ;  ;  ;  ;  ;  ;  ;  

旅游业对日本经济的“溢出效应”分析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